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神色不驚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靈》卷十:“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神色不動,如今何得恁麼地?”,「恁麼」大概是宋代流行的口語,意思與「怎麼」相同,所以整句就成為「如今何得怎麼地?」;至於如今到底怎麼了此處並未說明白,不過與「神色不動」應該是大相逕庭的啦。

話說「神色不驚」概指神情沒有受到驚動而十分鎮定的樣子,而這正是老僧入定時該有的表現啊;那麼同樣的一位和尚怎麼會有不同的修為表現呢?有人說:「練金鐘罩、鐵布衫、十三太保橫練一類外功的人,身上總會有一兩處功夫練不到的地方,這就是罩門。」,說不定老僧入定也是有罩門的,被戳中了罩門當然就耐不住啦,這好比傳說中蘇東坡的「一屁打過江」也是這樣子的。

和尚也是人,是人就容易有弱點的,對吧。不過兩軍對陣時被人識破了弱點是很那個的;所以啦,就算有弱點也不能輕易顯露的,不然很容易被人算計的喔。如果練就了大半輩子的成名英雄,就因為某個弱點被人拿捏住了,那豈不是晚節不保囉。

據說練功夫啊一開始是比較容易有成就的,可是到後來就越來越難進步了,好比遇上瓶頸一般,可是怎麼會這樣呢?《禮記·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還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你想啊,做學問竟然可以一路做到平天下的,而這其間有許多階段,當然沒有那麼容易的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