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功課

還記得小學時唱過的一首歌:「功課完畢要回家去,老師、同學大家暫分手。」,歌名好像是放學歌,不知道你是否聽過?其實呀,放學了以後功課才沒完哪,媽媽必然吩咐要把功課做完了才能出去玩。現代的小孩放學了還要上安親班,上完了安親班已經晚上八、九點了,差不多準備睡覺了;在安親班裡多半也是在做功課,所以小孩子對功課的印象多半很那個的啊。

從小有忙不完的功課,那麼功課的效用在哪呢?有人說功課是學習的過程,那是專對學生說的,至於家長嘛,功課是用來督促孩子的東西,如果沒有那些功課,拿什麼督促孩子呢?所以啊,功課成了老師讓家長放心,也讓孩子安心的那種東西了;你說,功課都仔細做了,學業還能不好麼?

小孩子念書有功課要做,那麼長大成人了就沒功課了嗎?比如說有人把這一次專題的功課做足了,所以進行得頗為順利,你想啊說這話的人可能已經在職場上了。再比如說有人把人生比喻為一種功課,怎麼教育小孩是門功課,怎麼經營家庭也是一門功課,這麼說來功課是無所不在的呀。

佛家常說功德圓滿,功課做足了似乎還是不夠,須把德性也跟著修練了才叫功德圓滿。報上偶而報導某博士生發生了偏差的行為,或者某知名人士東窗事發晚節不保等,這些都是功課做足了但德性卻修練差了的例子。人活在世上本須努力不懈,所以功課永遠做不完,德性的修練也一樣。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率性

《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句話據說是中庸的精髓,中庸為四書之一,而四書是宋朝以來科考的標的以及儒家的最重要經典。有人解釋這句話說:『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簡單的說,率性就是依循天性的所感而行。

《紅樓夢》第一五回:「太太因大小事見奶奶妥貼,率性都推給奶奶了。」。這裡的率性不是依循天性,而是索性、乾脆的意思。無獨有偶,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六.黃觀福》:「或食柏葉,飲水自給,不嗜五穀。父母憐之,聽其率性任意。」。這裡的率性與上一段差不多,是隨著本性,放任而行的意思。同樣叫做率性,中庸裡說的怎麼跟其他的言論差了這麼多呢?

索性、放任的一般說法就是任性,可是順著本性與任性好像只有一線之隔,但評價卻兩極,那麼這中間的區別在哪裡呢?說到本性,自古有兩派說法爭持不下,具代表性的嘛,孟子主張性善而旬子主張性惡。此二者皆是可稱子稱聖的人物,自然不是那麼胡謅杜撰的,而且以言之有物看來都不像是假的,那麼會不會是本性裡果真住著性善與性惡兩位呢?

現代遺傳學常有顯性與隱性之分說,通常顯性者衝動外露而隱性者含蓄內斂。如果本性裡果真住著性善與性惡兩位,或許那性惡的便是顯性而性善的便是隱性了。這意思或許是說如果不假思索的話,顯露出來的會是性惡的一面,即俗稱的任性;如果深思熟慮的話,顯露出來的就會是性善的一面,中庸裡稱道的那位了。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釋懷

有人說:「心存美好,則無可惱之事;心存善良,則無可恨之人;心若是簡單,世間紛擾皆成空。」。這大概是佛家的心懷吧,能做到如此豁達固然很好,但凡夫俗子可能相當難為吧。可是如果有人就是那麼死心眼,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要糾結個好幾天,甚至好幾年,那該怎麼辦呢?

也有人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意思是不要死用一種辦法,要變通。」。如果你還知道變通,那或許就有得救了;就怕是橫柴入灶、螳臂擋車啊甚麼的,那就真的要吊死在一棵樹上了。如果那是一棵名貴的樹,或許還有點意思;如果這樹普通的很,值得你如此掛懷嗎?

這年頭最多有錢人了,有人說能用錢解決的事就用錢解決吧。是的,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或許離那無所不能還不太遠,能解決就解決吧,反正老子有的是錢。可是世上沒錢的人更多吧,既無錢只好出力囉,有時候靠勞力還是能解決很多問題的。就這樣,有的出錢有的出力,總比老把事情抱在懷裡牽腸掛肚的要強多了。

可是,如果你的事光靠出錢出力也解決不了呢?比如說感情的事,或者是什麼壯志難酬之類的呢?有人說時間就是釋懷的良方,比如說感情方面的事糾結了那麼多年,好像始終難以忘懷;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年紀漸漸大了,煩惱漸漸多了,竟然在不知不覺中淡忘了這陳年舊帳了呀。

總之,不管你變通也好,出錢出力也罷,淡忘了更好,就是不能真的要吊死在這麼一棵樹上的啦。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熙熙攘攘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來人性沒有多大改變,從漢朝到現代在本質上大致是一樣的,那興許是唯利是圖了。這麼說或許你不服氣,可是俗話常說的不要跟錢過不去,你是不是也常為五斗米而折腰呢?如果不是的,就當我沒說。

說到熙熙攘攘,最常見的就是一窩蜂的行為了。過年時百貨公司出個福袋啊什麼的必有人搶著排隊,還有到媽祖廟搶頭香你是否曾動念呢?還是你已身體力行了呀。搶個好運道都要搶了,如果是直接搶錢呢?那當然更不能錯過囉,所以社會上常見一窩蜂搶推同類的熱門商品了,比如曾經發生過的蛋塔、甜甜圈、拉麵、

還記得股市發生過多少回創高峰及崩盤嗎?每創高峰必有人搶進,而每遇崩盤也必有人斷頭殺出;不是說逢高要賣出、逢低要買進嗎?老師說的話都沒有在聽喔,難怪要倒大楣了。《論語. 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你雖不及顏回甚多,總不能三過、四過的一路犯下去吧。

如果唯利是圖確實是人類的本性,那是無從改變的,已經在你我的血液裡流淌著了;可是偏偏有人可以混得很好,而有人總是灰頭土臉呢?根本在於不要利令智昏的跟著一窩蜂搶錢去,也就是說最好只做本業內的有把握的事啦。俗話說:「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湊熱鬧。」,你說湊熱鬧的還真能搶到錢,這話你信嗎?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英雄氣短

說到英雄的形象,最繪聲繪影的大概就屬豪氣干雲吧,雲層的高度通常在一千公尺以上,算是很高的了;可是《尚友錄.卷三》卻敘述宋代蘇丕年少時應試禮部不中,因說:「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氣。」拂袖而去(據說這就是「英雄氣短」成語的出處);既然英雄之氣高到可以干雲,何以言其短呢?

都說項羽是蓋世的英雄,也就是說他是震古鑠今的空前絕後的大英雄,那麼這樣的英雄也會氣短嗎?《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楚漢相爭,項羽被漢軍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後項王帶領騎士衝殺,退到烏江西岸。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回到江東,據地為王。項羽笑曰:「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而死。』。這段歷史告訴我們,當時的項羽應該就是氣短的吧。

項羽為韓信所敗,那麼韓信應該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吧。可是《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卻說漢淮陰侯韓信於微賤時,曾受淮陰無賴少年的侮辱,迫他由胯下爬出。也就是說韓信處於潛龍勿用的微賤時期時即已英雄氣短過,而且忍了人之所不能忍,或許韓信的英雄氣概就是從那跨下之辱激發出來的哦。

《楚辭.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或許那英雄氣概雖是天生的,但時運卻不是一直暢旺的。《說唐》第五回有「秦叔寶窮途賣駿馬」的故事,那時的秦瓊應該就是氣短的了,但是自從跟隨了李世民之後,那氣便越來越長了(後來被封為門神)。所以啊,當你被老闆(顧客)數了幾句之後仍需振作,通常所謂英雄氣短只是暫時的;除非你根本就不是個英雄,不適用於這個格局。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落花水面皆文章

宋代文人翁森〈四時讀書樂〉讚頌春天讀書之樂的詩:「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其中〝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兩句是大家熟悉且琅琅上口的,好鳥枝頭當然吸引人們樂於親近,可是落花水面為何能夠皆文章呢?

中國人喜歡營造庭園,而出色的庭園是少不了水景的,我們假設這樣的場景正好是庭園裡的水池畔吧。話說最新鮮的花應是蓓蕾,而落花應是那最不新鮮的花了;通常落花只會引起黛玉之輩的傷懷,除非是落英繽紛或許還能引起一陣騷動,比如三月裡的櫻花或者五月裡的油桐花;可是就算是殘花的那麼一抹殘紅飄落水面,映著水影的一池碧綠,還有那似有若無的漣漪,或許還有水中好奇探頭的池魚,說不定還因此引來一隻饞貓,你看啊這畫面便出色了。所以啊,關鍵在水啦。

說到水,少不得要提到中國人篤信的風水了,所謂的藏風聚水。可是風怎麼能藏呢?看得懂的需要一些慧根吧,但是聚水就容易明白了,俗話說水為財,所以要在財位弄些水缸養點魚;如果環境許可的話,最好弄個水池啊什麼的,風水家說什麼明堂聚水能發大財啊什麼的,聽了能不令人心頭癢癢的麼。

記得老師說過:「陽光、空氣、水是生命的三要素。」,陽光與空氣差不多無所不在,水就不一樣了,如果氣候缺水的話,求神祈雨或許都不管用了。科學家說如果某個不遠處的星球存在水氣的話,大概能發現外星生命了,如果條件許可的話,甚至還能移民呢。所以啊,當你嘩啦嘩啦的暢快使用著自來水時,該想想水源的珍貴了。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報償

 


《禮記·曲禮上》:“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中國式社會是所謂的禮教社會,這樣的觀念經歷了千年以上,可說是根深而蒂固的;近代西風東漸,這樣的傳統因而改變了嗎?還是西方世界一樣是禮尚往來的呢?

近來旅遊風氣盛行,出國旅遊已是司空見慣,對外國人的習尚有更多接觸的機會。歐美人士雖然強調各自付費,但是服務要給小費的習慣卻比國內更為徹底,可見得服務需要報償的觀念比我們更深;其實各自付費亦彰顯天下鮮少白吃的晚餐,西方人的權利義務觀念比我們還要現實;此外,歐美的禮儀好像也不比我們的少,只是表面功夫的多寡有別而已。

近來也流行當義工,那麼當義工就不需要報償了嗎?或許當義工真的是沒有金錢報酬的,可是想當義工的人終究有他們行為的目的,譬如學生是為了賺取服務的時數,有些人是為了吸取工作經驗,也有人想滿足幫助人的善念,也有需要打發時間的,如果徵招義工的部門無法滿足他們的目的,這樣的組合是難持久的。

話說國防科技越發達,武器的造價越可觀,弱國就越難健全其國防,必須仰賴強國的奧援。那麼強國會好心幫助這些弱國了嗎?答案當然是沒有那麼多好心的,所以弄到最後就好像百姓向豪強繳交保護費一般,只是這保護費不限於金錢,可能是外交上的附庸、外貿上的讓步或者文化上的認同。

維基百科說:「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那麼如果做不到同工同酬呢?就會招致相對的後果吧,譬如引起員工的不平之鳴、怠惰,也可能引起政府的干涉、處罰等,總之沒有相對應的報償就是難行的。

我們從心理方面來看,如果沒有合理互惠的報償,那麼相互的合作就不能長久了。有些人可能礙於情面暫時的委屈忍受著,一旦情勢翻轉哪有不趁勢擺脫的。所以為了常久之計,實行公平互惠的原則當然是必要的,否則夜長必然夢多的啦。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榮譽

維基百科說:「名譽或榮譽 ( 英語:Honour )指的是一個人在社會上所獲得的評價,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信譽、信用,在傳統社會上,名譽可以用來評斷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是否能夠反映誠實、尊重、正直、公正的價值觀。」。有人說:「西洋人很重視榮譽;他們把榮譽看得此生命還更重要。假如你說某人無榮譽,他一定認為這是對於他最大的侮辱。為了榮譽問題而實行決鬥,也是常見的事。」。

榮譽觀是從西洋傳過來的,中國原本沒有這樣的稱謂,而相關的概念或許是指氣節吧;只是氣節是自我的要求,與別人的評價無關,而榮譽則是在社會上所獲得的評價。所以氣節是主觀的,而榮譽是客觀的,氣節是經歷儒家思想薰陶後的自然結果,與必須維護的社會評價不太一樣;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東、西方的價值差異。

榮譽其實是種信用的概念,你必須先維護自己的榮譽,別人因著你維護榮譽的決心而相信了你;如果你沒有榮譽心,怎麼要求別人相信你的榮譽呢?那麼要怎麼知道你有沒有榮譽心呢?這就好比信用交易紀錄一般,先有記錄才創造了信用,才相信你有決心維護個人的榮譽。

社會價值是被累積出來的,如果人人講求榮譽那麼榮譽是可信的,社會即多了一種價值資產;反之,則榮譽是不可信的,社會價值因而薄弱了。別小看了社會價值的意義,當今的繁盛有一大部分還是靠著社會價值建立的,為了幸福的將來,還是別只看重金錢;只論金錢的世界應該是既現實又無聊的,找不著人性的光輝。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最後關頭

19377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委員長蔣中正在江西廬山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地無分東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至此表明了對日軍挑釁的退讓底線。盧溝橋事變對當時的中國政府來說是極為嚴酷的,故以最後關頭名之,用以表明政府的態度與決心。而事實證明,果然於八年艱苦抗戰後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民國以盧溝橋事變為最後關頭,那麼對事業而言甚麼算是最後關頭呢?首先是喪失了生產力,生產不出產品的事業應該快要沒有明天了;再來是喪失了顧客,這比喪失生產力還要命,因為產出了也沒人要。一個面臨最後關頭的事業必須趕快設法改變前述的現象才能突破難關,脫離倒閉的威脅。

對個人而言甚麼算是最後關頭呢?《莊子·田子方》說:“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都說比死了還要嚴重,那當然是最後關頭了,那麼心死是如何發生的呢?可能是理想破滅了,也可能是覺得自己的能力無從回天吧,那又能怎麼辦呢?同樣的,必須找到新理想及找回自信心才有藥救。

其實我們好像也很容易拿最後關頭當口頭禪,那麼最後關頭有甚麼意義呢?我想或許是認清了事實同時也表明了決心。話說認清事實是解決事情的第一步,既已認清了事實,又表明了決心去克服它,那就戮力以赴吧,別讓人家說是天橋把式,光說而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