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自圓其說

清·方玉潤《星烈日記》七十:「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實難自圓其說。」。需要自圓其說的,通常是已經被質疑或者自覺有破綻需要解釋的,也就是已然站不住腳才需要加強支撐的。那麼「實難自圓其說」大概是指想要支撐也找不到支點,或者自知圓不了的吧。
通常為了避免被認定為善變的人,個人言行須符合一貫性,也就是避免所謂的「某人言行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萬一偶而發生言行與過往不一致時,好像被往日的自己打臉一般難受,所以才有自圓其說的必要。問題是自圓其說圓得了嗎?如果言行不一致的事實俱在,或許只好找個藉口開脫啦,只是凡是藉口的通常都留有破綻啊。
如果連自己都難以自圓其說,看來就是真有問題了,於是只好撒個謊塘塞一陣子啦;可是,圓一謊須以另一謊圓之,從此惡性循環便開始了,這好比以債養債一般,謊言從此難斷;漸漸地把說謊成了習慣,成為債多不愁的慣犯了;說謊的人通常是難受歡迎的,想必性格也因此變得桀傲偏激。
人性原本應是善良的,至少不願意被人視為惡人,可是因為某次的自圓其說,竟能陷自己於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奉勸諸位別為了面子硬ㄠ,偶而不能自圓其說乾脆就誠懇的認錯了事,相信大家反而不會過於責難一位勇於面對、勇於低頭的人,說不定還會因此讓人覺得心胸坦然而樂於結交呢!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積非成是

維基百科說:「積非成是(two wrongs make a right)或積非不能成是(two wrongs do not make one right)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主張某個錯誤可被另一個錯誤抵銷。」。小學時學會了算術的「負負得正」的原理,可是那是乘法的規則,在加法裡好像是行不通的,除非是被加上了一個負數,就不知道「積非成是」的規則該用上哪條?
拿破崙說:「我的字典裡沒有難字」,反映到他的行動上便是貫徹到底的意思,也就是即使弄錯了,也要把它貫徹成對的。由於這種性格,拿破崙打過無數次勝仗,幾乎驗證了他的邏輯;可是一場對俄國的長征卻粉碎了他的壯志,使得「積非成是」或者「積非不能成是」到底孰是孰非更是莫衷一是。
喜歡查看成語詞典的或許發現到有些成語的原本意思與後來的演變有出入,甚至於意義完全相反了,這是甚麼緣故呢?人類社會在演變,對事物的觀感或者價值觀也在演變,有時候發生思想差異甚或全面推翻都是有可能的;如果人皆固守原來的觀感,那麼社會就難以演進,或者說是這個成語便難以適用於後代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活在當下」成為很多人掛在嘴邊的生活哲學,好像不這麼說、這麼做便落伍了,所以萬事萬物皆應以當下為準,也就是現代掩蓋從前的意思。既然以當下為準,那麼積非成是就不會奇怪了,如果眾人都以為該這麼解釋的,社會便如此風行;管它成語的原意是如何的,只要現代這麼認定就行了,這就無怪乎有關部門一直很忙,忙著修訂很多事。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剪不斷理還亂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是南唐後主李煜投降宋朝以致於被迫離鄉背井之後的作品,詞中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其落寞的離愁當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只要是離鄉背井在外打拼的人,應能理解箇中滋味並深受感動的。
秦觀 《滿庭芳》:“荳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試想從大約十三歲的少女時期種下的情愫與愛恨竟然糾纏了十年之久,未免驚人了些,難怪說屈指堪驚了,所以剪不斷理還亂的除了離愁或許還有感情;現代人平均壽命長達八十歲以上,愛情的風氣開放及對象的寬廣遠非古人可以比擬,層層纏繞的情感糾葛當然倍增了,那麼想理清感情的事恐非尋常人能夠勝任的吧。
《尚書·皋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機。”。上古時代的政務繁忙以「日理萬機」形容,那麼今日的政務該如何形容其繁複難解呢?無怪乎有人稱之為無法治理了,所以剪不斷理還亂的除了離愁或許還有政務吧。事情已然夠多夠亂了,還有諸多利益團體、國會議員們攪局爭利,所以政治永遠凌駕行政之上。
《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成語詞典的釋義:「理絲不找頭緒,結果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反而使問題更加複雜。」。或許把政治歸政治、行政歸行政;親情歸親情、愛情歸愛情;心情歸心情、責任歸責任,那麼或許會比較容易理清些。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物以類聚

《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成語詞典的釋義:「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指壞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結在一起。」。本來在易經上的物以類聚只是形容群聚的現象,沒有所謂善惡的意味,可是成語辭典的解釋已經與「沆瀣一氣」差不多的處境了,怎麼會這樣呢?
《漢書.卷六六.楊敞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意思是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其實貉就是指貍,為食肉目犬科,本來就是靠群獵維生的;故意把人擬獸化是指人的行為已與禽獸沒有甚麼分別罷了。
維基百科:「群聚效應 (Critical mass)是一個社會動力學的名詞,用來描述在一個社會系統裡,某件事情的存在已達至一個足夠的動量,使它能夠自我維持,並為往後的成長提供動力。」。一丘之貉靠群獵維生其實反映出它們的社會性強烈,得以發揮群聚的效應;君不見台灣的科技產業也是靠群聚效應提升戰力的。
物以類聚的效果在於能量的聚集,至於如何應用可能涉及道德、法律問題;能量本身沒有是非對錯的因素存在,端視主事者的心態及肚量決定之。譬如政黨政治當然是某種集會結社的行為,政黨要使壞如納粹的法西斯主義與行徑,其破壞性堪稱震古鑠今;可是政黨政治仍是當下盛行的治理之道,其正面意義也是不容否認的。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說:如果能常常複習以往學過的課業,而能從中領悟出新的道理,這樣就可以為人師表了。這樣的推論植基於道理的共通性與合理性,而這樣的道理存在於為人、為學的領域中;可是適用於其他的領域嗎?
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班固是一位史學家,其著名的事蹟即是撰寫了《漢書》,其時代與孔子的年代雖相差無幾,卻有了溫故知新已難的感嘆;可見得社會變遷已然顯著,想從舊道理悟出新思維已有困難了,更何況兩千年後的今日。
科技昌明的現代,想藉溫故而創新者如緣木求魚般難得;可是藉由整合既有的科技於新倡導的需求上而成功者仍時有所聞;這不代表溫故知新仍然有效,而是有了新思維之後只要是適用的仍可引用舊有的科技以節省開發時間;那麼新思維應由何處得來呢?
能成功引領新思維者,其實皆領受了完整的教育,不是無中生有的;也就是說吸收既有的學識是必要的,但需佐以創新的能量;那麼如何找到創新的能量呢?人類的發展是演進的,所以新的需求當然也是演進的,如何發現最新演進的需求其實就是領受這創新能量的方法;所以關鍵在於突破,絕非是溫故而知新的。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離題

從小讀書到考大學必然考過很多次作文,都知道作文如果離題了只有同情分數,是不被允許的。現今的作文題目都有一篇導讀,用來提醒同學應該寫作的方向,這在從前是沒有提供的;可是既然都有導讀了為何總是還有人會離題呢?是一時閃神了還是想太多了?
現在的中學裡已設置了輔導處(從前當然沒有),用來匡正同學的人生規劃;可是行為出現問題的好像沒有減少,就像作文縱有導讀仍然有人離題一般。人生離題了會怎樣?該怎麼辦呢?人生離題與作文離題一樣,當然有很多負面影響,幸好人生考場沒有特定的答題時間,離題的人仍有重新作答的可能。
晚唐詩人李商隱以無題詩著名,像是「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歷來總是膾炙人口的,那麼人生可不可以是無題的呢?人生看似有題其實是無題的,父母給了題目兒女未必遵從,自己給的志向也常自我推翻;這些都不要緊只要結果自己滿意就好了。
講到結果,常人總是在意旁人的觀感,其實人生應是自我負責的。唐朝的武則天死時立了一個無字碑,是要留給後人評斷嗎?依照武則天的獨斷個性,怎容後人評斷呢?應是覺得經歷了不可思議的一生,難以文字形容吧。每個人的一生對他人或許沒甚麼意義,但對自己是絕對深刻的,其結果也只能自我體會;為了不枉此生,還是充實一番吧。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無可奉告

朱自清《不知道》:“這個不知道其實是‘無可奉告’,比‘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語氣略覺輕些。”。眾所周知‘無可奉告’是個外交辭令,是比較禮貌的拒絕告知的意思;可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裡,‘無可奉告’其實代表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威權時代的‘無可奉告’是你不該知道的意思,在那個百姓無故失蹤的日子裡,保密防諜是時代的氛圍,如果已經委婉告知‘無可奉告’了,還不曉得韜光養諱的話,就可能成為匪諜的候選人了;換個角度看,‘無可奉告’成為一種政治的溫度計,反應肅殺的涼意的。
民主初期的‘無可奉告’暫時回復到維持外交辭令的模式,就是不想公開的意思。既然別人不想公開,那麼公眾應該禮貌性地迴避一下吧;好歹做做樣子嘛,外交官們不都是這樣的;至於你心底如何猜測,只能暗自思量或者找個好友咬一下耳朵,只要不公開行動的話,從來是心照不宣的。
民意高張的現代的‘無可奉告’已淪為八卦的溫床,講‘無可奉告’就好比講「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樣,公告眾人此地有隱情可以挖掘,或者你即將看到滿天蒼蠅飛舞的景象。想要徹底解決問題的,最好想個可以被接受的詞語,才能避免被人凌遲。套句法律用詞,無意答辯的可以理解為默認的意思,通常對被告是很不利的。
自稱光明磊落的人有著無不可奉告的情結,其實很多心底話確實是不方便掏出來講的,容易引起諸多不必要的事故,所以佛才曰「不可說」嘛。維基百科說:「良心或良知,是人類辨別對與錯的能力。由於良心的影響,當人類所作的與價值觀不合時,會感到自責。」,這意思是說你有良心懂得自責,就算是個光明磊落的人了,不必凡事對人講吧。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哇哩咧

維基百科說:「哇哩咧」一詞是在台灣社會所創始的流行語言,意指一種驚訝或驚奇、奇特的事情發生時所脫口而出的俚語、表示語氣的字囊。個人覺得「哇哩咧」的「哇」似乎是指「我」,而「哩咧」才是表示語氣的字囊,意即我受到驚訝或驚奇啊甚麼的,所不由自主發出的驚嘆語。
譬如老子在《道德經》裡開宗章明義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凡夫俗子如我一時無法意會也難以言傳,故而驚呼『我哩咧』,意思是說實在太神奇了。當然有心人也可以接著說「『我哩咧』可『我哩咧』,非常『我哩咧』」,反正『我哩咧』本是一種無法確切表達的驚嘆詞。
再譬如說政府硬推出一堆新政讓老白姓措手不及的話,當然也會脫口而出的呀這是甚麼世道啊。反在只要是應對不暇的、無所適從的情況下,『我哩咧』便脫口而出了;這是一種無奈的語氣,好像吶喊了一下才能理順那一口氣,否則快要憋不住了。
更譬如說有些人蠻不講理的,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常令人不知道說甚麼才好,在無言以對的情況底下,那麼『我哩咧』便湧上了喉頭。如果此人不只不講理,還非常狂暴而使人害怕的,那麼湧上了喉頭的『我哩咧』只好隨著苦水嚥下了;可是『我哩咧』當然是不消化的,可能使你輾轉反側而徹夜難眠。
如果別人整日『我哩咧』來『我哩咧』去的,你好像也只能『我哩咧』地搖搖頭了,因為『我哩咧』既適切而不違和,實在太好用了以至於找不到其他話語可以匹敵的;他不只是表達某種語氣而已,可以是心情、心態,甚至是內在意識,也就是哲學家所說的形而上的那種內涵,反正『我哩咧』是無從形容的。

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

瞻前顧後

戰國楚·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成語詞典的解釋:形容做事之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記得曾經聽過教訓人的言詞,指人做事不知瞻前顧後;可是知道瞻前顧後真的就萬無一失了嗎?會不會有其他的後遺症呢?
現今有一句流行語叫做把握當下,如果只知瞻前顧後的話,就犯了不能把握當下的錯。如果要做的事既無前例可循,也可能留下後顧之憂,可是如果當下不立即解決的話,也許就要出人命了,那麼你還會瞻前顧後嗎?如果是的話,大概犯了不知事急從權的原則問題。
若從空間的概念看,瞻前顧後則犯了不顧上下左右的缺失。身處繁忙的、分工的工商社會,很難不與人合作的;既與人合作而不顧上下左右的關係當然是危險的;君不見埋頭苦幹的人的下場嗎?有人說做人比做事還難,應該就是指這樣子的事情吧。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成語詞典的解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也就是說有些事情是不能瞻前顧後的,當你瞻前顧後時就失去了當仁不讓的道德勇氣;也有人說「做大事不能計小節」,或許也是不能瞻前顧後的吧。
《 史記. 卷九二. 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世事難料,多瞻前顧後一些或許是對的,但是不可能萬無一失,所以必須預留犯錯的空間,也須有容人犯錯的雅量。禍福難斷,覺得該做才對得住良心的事就去做吧,不必過度在意旁人的觀感。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全人教育

教育百科:全人教育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人,重點在人,意義在人而非在識。也就是在本質上重「靈性」勝過重「物質性」。工商社會難免競爭激烈,為了生存而講求就業技能是難免的,也就是說專注於「物質性」的技能培養與生活追求,依此看來與全人教育的理想相去甚遠。
在我受教育的年代根本還沒有全人教育的觀點,學校教育以智育為主,雖美其名為德智體群,其實還是在培養就業能力。就業後甚至覺得學校教育與實際職涯脫節,沒能幫上大忙。如今回想,整個人生是在「物質性」滿足後仍有餘力才有心投注於「靈性」生活的,說穿了這代表人生竟是工作的奴隸,忙累了難免苦想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講到「靈性」,其實早在晉朝時已出現所謂的清流思想,而空明的禪宗也是從南北朝時期便發達了,所以中國人向來是不缺乏「靈性」慧根的,那麼現代的中國人為何染上「靈性」枯竭的病呢?問題在於人皆是「物質性」滿足後仍有餘力時才有心投注於「靈性」生活,如果肯有些許改變則結果或許將截然不同。
現代人的生活苦悶,常有苦尋人生意義無著而失落的人,只得探訪身心科尋求暫時的解脫,其實「靈性」才是忙碌人生的調劑妙方;都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那麼追求「靈性」應是那休息時的必要功課,講明白點唯有得到「靈性」的才能夠真休息,否則只是肉體休息而已。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英國諺語"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被翻譯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應是大夥熟知的俗話。我們早晨有可能是被鳥吵醒的,而且都很早,約莫是天露魚肚白的時候,可見得鳥類真的都是早起的。早起當然接著就是覓食啦,蟲類為躲天敵通常有夜間活動的習性,天露魚肚白時的過渡時光裡要亮不亮的,或許就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原由吧。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那麼當然是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囉;其實蟲兒不一定是早起,說不定是晚睡的(晝伏夜行),反正就是被吃了啦。鳥兒吃蟲或者蟲兒被鳥吃應是天經地義的,好像說是食物鏈啊甚麼的,可是當我們這麼說時通常是把人比喻為鳥或蟲的,你就這麼甘心化做被鳥吃的蟲嗎?
其實早起的鳥兒也可能被猛禽吃了,或者被獵人盯上了,也就是說獵食者同時也是更強獵食者的獵物,至於你是哪一種就要看當時的處境了。反正工商社會是個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環境,吃與被吃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人人皆需注意何處有覓食的機會,更應提防被吃的危險。
人皆有屬性,依獵食的觀點看,應判明個人的鳥性較強抑或蟲性較明顯。蟲性較明顯的多半是所謂的素食主義者,不與人爭的個性,既如此就不該太早起的(或者說該晝伏了),免得引起旁人的覬覦。鳥性較強的當然應該早起啦,這本是鳥的天性,勤能補拙嘛;可是更應記取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古訓,獵與被獵只是機率問題而已。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地位

都說人生在世追求財富與地位,財富很容易懂,可以滿足物質慾望;可是地位有何意義,為何要刻意追求呢?《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原來地位與眼界攸關,有錢而沒有地位的人遇到地位比他高的總是覺得矮人一截,於是無論如何也要弄個像樣些的地位。
唐代杜牧曾詠赤壁之戰“春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話說那曹操貴為丞相,其實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見了他還矮了一大截低聲下氣的,何必費心築那銅雀臺呢?殊不知那銅雀臺正是曹氏功高震古鑠今的象徵作為,如果沒有以此臺傳世猶如衣錦夜行般渾身皆不舒暢;有了之後在此接受眾人的歌功頌德,真是快意平生啊。
再說那當上總統的,已然坐上大位,再也沒有更隆崇的啦,那麼還要爭甚麼地位呢?答案是歷史定位,如果沒有崇高的歷史定位,可能只是歷任總統中的一任而已,也許是聊備一格的,是昏庸的;所以我們看到連任成功的總統的想法頓然改觀了,無論如何也要弄出些名堂,好名留青史。
大人物的視界離我們太遙遠了,那麼市井的升斗小民該圖些甚麼地位呢?都說父母是兒女的表率,所以父母該爭兒女的嚴父慈母的心目中地位;都說兒女是父母的希望,所以也該爭家道中興的地位;或說長官如父母、下轄如子女,那麼又該爭取何等地位呢?心中有地位的概念,就該有相對應的正確言行,才好讓人景仰啊。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語助詞

我們的標點符號是民國初年由一群知名的現代文學家所提倡的,雖然據說古代也有類似的東西但並不流行(因為不是很需要),那麼古人是如何斷句的呢?你是否注意到論語裡出現很多語助詞呢?其實這就是古時候用來斷句的工具。這就像英國人講英文不必在意文法(早已習慣成自然了),而文法是給外國人學習用的一般,所以古人當然不必依靠甚麼符號來斷句,用語助詞及詞韻就夠了。
自從提倡白話文以來,語言流通變容易了,可是深度卻變淺了,在文言文裡可以分辨清楚的語意韻味,使用起白話文就模糊掉了;這好比南管裡的古詩須用河洛語來吟唱,若改成普通話便失去該有的味道了;可是為了普及化,改用白話文是時代趨勢,能怎麼辦呢?所以標點符號便應運而生了(意即沒了標點符號那麼白話文就不夠生動)
當初推行標點符號時,特別以一個鮮明的例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來彰顯標點符號的必要性其實「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不是古人慣用的文言文,那已是清末白話文興起時的新作品,即看似文言文的白話文,如果不使用標點符號就語意模糊了。如果換成文言文,應像「天雨兮留客乎天留兮我不留」,其意思是不會混淆的。
再比如說,京劇的演員表情、唱腔、身段皆豐富而有內涵,劇中的對白就不必很多:換成話劇就不一樣了,必須借助誇張的動作及台詞來助興,才能牽動觀眾的情緒。換個說法,功課不好的人越需要補習,不補就完蛋了;而具慧根的課堂上認真學習就夠了,上補習班反而耗費了寶貴的時間。

現在大家都說白話文好像很是流利,其實文學修養全變差了,古文裡言簡意賅的流暢度與貼切度已不復見。不信的話試著翻譯一下文言文便清楚了,用白話文翻譯可能辭不達意用文言文解釋文言文,那麼味道就對味了。我不是鼓勵大家回頭改用文言文,反正這已是時代的流行趨勢;好比從動物機能的角度看,現代人類的體能種種其實是退化的;如果多了解文言文裡語助詞的作用,那麼你就不會那麼排斥賞讀文言文了。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都是為你好

這是一句長輩告誡後輩時常用的一句話,代表長輩的人生閱歷比你豐富,看法比你正確,也就是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意思。是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派得上用場的話,老一倍的智慧與歷練確實管用,可是有些事情卻是不合使用的,尤其是人生方向的抉擇。
說是為人好就須站在他的立場想,試想一位老人與一位年輕人的立場會一樣嗎?譬如說年輕人好奇想嘗試毒品,那麼老人依照他的體認告誡年輕人絕對要避開毒品的誘惑,他們的立場應是一致的。譬如說年輕人想走上政治舞台,而老人告誡他政治界是黑暗的,那只能說老人是以自己的立場與經驗在想像,無法判斷對錯。
或許每個老人的當年應是輝煌的,有過驚濤駭浪、有過甜美溫馨;這些都不好置疑,可是過往的經驗未必能用於未知的未來,尤其是在科技爆發的現代;你說年輕人看到的新科技多,還是那老人看得較多呢?既然老人的科技經驗比不上年輕人,那麼老人實在不宜告誡年輕人在科技時代應如何自處。
家中長輩告誡年輕人的動機無需懷疑,必然真的是為他好,可是可能抹煞了年輕人的創意與衝勁。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少年人的衝動不見得都是對的,但可以累積他自己的人生智慧,你不也是如此走過來的嗎!如果還是不信的話,讓我來告訴你一個關於跳蚤的故事;話說有個很會跳的跳蚤被關在一個透明的盒子裡,它每跳一次就會撞一次頭,後來成為最不敢跳的跳蚤。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情境轉移

相關圖片
工作時很辛苦,能度個假就輕鬆了,那麼輕鬆的因素是甚麼呢?其實放開工作去度假的那幾天裡天氣型態是一樣的(除非出國了),結伴旅行的人也是熟悉的(除非不是家人),度假時不斷的走路其運動負荷更勝於工作時,而度假時的花錢如流水其實心眼也是揪著的,唯一不同的是眼界開了、心情跟著開朗了。
該過的日子依舊是那樣的日子,可能風和日麗、也可能淒風苦雨,可是從事不同的事情卻有迥異的心情。譬如說下雨天與情人共用一把傘在雨中漫步,好像還是挺不錯的;譬如說清風明月的好時光,偏偏正在加班趕活,怎樣都難有好興致。兩相對照之下,發覺其中的差異只在心境而已。
據說修練者有一種情境轉移的工夫,明明是在面壁參禪,卻能神遊太虛。凡人難有仙骨,神遊太虛的修為是無法一蹴可及的,可是事在人為,境遇不好時想像一下自己其實還算幸福的總可以吧,比上不足比下仍有餘嘛。記得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個流浪漢天天在公園長櫈上夢想著窩在舒服的大床裡,有一天一個富翁給了他一筆錢,從此他便與那富翁一樣天天失眠了。
俗語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山不轉路轉是造路人給大夥營造的福祉,人人皆因而有路可循;路不轉人轉是個人的權變適應,只有想通的人才有路可走;那麼人不轉心轉算甚麼呢?那是連權變適應的機會也困難時的自救之道,一種心態上的自我釋懷,即看開了則人生便豁然通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