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情境轉移

相關圖片
工作時很辛苦,能度個假就輕鬆了,那麼輕鬆的因素是甚麼呢?其實放開工作去度假的那幾天裡天氣型態是一樣的(除非出國了),結伴旅行的人也是熟悉的(除非不是家人),度假時不斷的走路其運動負荷更勝於工作時,而度假時的花錢如流水其實心眼也是揪著的,唯一不同的是眼界開了、心情跟著開朗了。
該過的日子依舊是那樣的日子,可能風和日麗、也可能淒風苦雨,可是從事不同的事情卻有迥異的心情。譬如說下雨天與情人共用一把傘在雨中漫步,好像還是挺不錯的;譬如說清風明月的好時光,偏偏正在加班趕活,怎樣都難有好興致。兩相對照之下,發覺其中的差異只在心境而已。
據說修練者有一種情境轉移的工夫,明明是在面壁參禪,卻能神遊太虛。凡人難有仙骨,神遊太虛的修為是無法一蹴可及的,可是事在人為,境遇不好時想像一下自己其實還算幸福的總可以吧,比上不足比下仍有餘嘛。記得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個流浪漢天天在公園長櫈上夢想著窩在舒服的大床裡,有一天一個富翁給了他一筆錢,從此他便與那富翁一樣天天失眠了。
俗語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山不轉路轉是造路人給大夥營造的福祉,人人皆因而有路可循;路不轉人轉是個人的權變適應,只有想通的人才有路可走;那麼人不轉心轉算甚麼呢?那是連權變適應的機會也困難時的自救之道,一種心態上的自我釋懷,即看開了則人生便豁然通達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