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離題

從小讀書到考大學必然考過很多次作文,都知道作文如果離題了只有同情分數,是不被允許的。現今的作文題目都有一篇導讀,用來提醒同學應該寫作的方向,這在從前是沒有提供的;可是既然都有導讀了為何總是還有人會離題呢?是一時閃神了還是想太多了?
現在的中學裡已設置了輔導處(從前當然沒有),用來匡正同學的人生規劃;可是行為出現問題的好像沒有減少,就像作文縱有導讀仍然有人離題一般。人生離題了會怎樣?該怎麼辦呢?人生離題與作文離題一樣,當然有很多負面影響,幸好人生考場沒有特定的答題時間,離題的人仍有重新作答的可能。
晚唐詩人李商隱以無題詩著名,像是「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歷來總是膾炙人口的,那麼人生可不可以是無題的呢?人生看似有題其實是無題的,父母給了題目兒女未必遵從,自己給的志向也常自我推翻;這些都不要緊只要結果自己滿意就好了。
講到結果,常人總是在意旁人的觀感,其實人生應是自我負責的。唐朝的武則天死時立了一個無字碑,是要留給後人評斷嗎?依照武則天的獨斷個性,怎容後人評斷呢?應是覺得經歷了不可思議的一生,難以文字形容吧。每個人的一生對他人或許沒甚麼意義,但對自己是絕對深刻的,其結果也只能自我體會;為了不枉此生,還是充實一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