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幸福的所在

小時候看到過的童話故事的結局,好像差不多是說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麼到底甚麼才是幸福快樂的日子呢?還有,為什麼這種結局都是給王子與公主的,其他的愛情故事呢?難道一般老百姓無權享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幸福快樂的定義何在呀?

維基百科說:「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心理狀態的情緒。快樂與幸福的區別在於,快樂常指個人的、短時間的情緒感受;幸福則涉及到與他人、家庭的長期正面的交互過程,以及對事業、生活發展的積極的體驗。」。這意思好像是說快樂比較容易些,比如說享受一頓美食通常就會快樂啦;可是能夠維持長期快樂才是一種幸福啦。

比如有些人常說的為善最樂,有餘力幫助別人是一種展現自我能力的行為,所以才得意的嘛;可是想為善通常是需要花銀子的,你有本事一直為善的嗎?時局好像一直不怎麼樣,勉強過日子已然吃力了,真的是行有餘力嗎?還是說想要為善最樂的需先把自己變成有錢人呢?這很難耶!

還有,有錢了以後真的就會快樂嗎?為甚麼電視劇裡總是演些豪門恩怨呢?整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日子真的好受嗎?看來未必的吧!除非你的腸子本來就是那種彎彎繞繞然後九轉腸迴的,難怪富人們總是一副腦滿腸肥的樣子了。有錢的總是不怎麼快樂,難道說沒錢的反而容易快樂了嗎?

有人說滿足的人最是幸福了,那麼該怎麼樣才能滿足呢?佛家、道家好像是說無欲、寡欲就容易滿足了。嗯,沒錢的人好像只能是這樣子過囉,似乎有些意思啦;那麼反過來說,慾壑難填的將會如何呢?《國語·晉語八》說:「叔魚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哇,怎麼沒一句好話呀,還是寡欲些好了。

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文言文比較不好懂,那麼孟子到底在說什麼呢?有人解釋啦:「不孝的事情有很多種,沒有後嗣啊那是最嚴重的了。舜娶了妻子,卻沒有事先徵得父母的同意,那是因為考慮到會沒有後嗣的重大問題啊,所以君子們認為這麼做是無妨的啦。」。

都已經甚麼年代了,為什麼還要說這些有的沒有的呢?據說現如今的社會已然出現了人口萎縮的危機了,再不想點辦法的話,事情就大條了。君不見鄰近的韓國好像已經發生人口負成長的現象了,韓國政府也已經把它視為重大的國家危機,然後想盡辦法看怎麼來克服了;不然的話,據說若干年後韓國就會那個啦。

有人說啦,韓國的事情是韓國人的事,緊張什麼呢?問題出在很多國家好像漸漸地出現了同樣的趨勢了,再不在意前車之鑑的話,難道想發生同樣的故事麼!比如說鄰近的日本已是超高齡社會,無論是65歲還是7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都是全球最高的,那麼會不會也出現人口負成長呢?看來也是亟需要憂慮的呀;那麼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又如何呢?是不是也是逐年下降的呢?

又有人說啦,想增加人口還不簡單,只要開放移民就可以啦。是的,開放移民當然能夠增加人口,那麼請問想對誰開放呢?如果是個謀生能力不怎麼樣的阿貓阿狗,那豈不是找來稀釋社會福利的麼!可是如果是個謀生能力頗為強悍的,你不擔心搶走你我的飯碗嗎?而且外來人口恐怕還會滋生新的社會問題。斟酌利害的話,還是算了吧。

《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列傳》:「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潰癰雖痛,勝於內食。」。也就是說想克服人口負成長唯有鼓勵結婚並及早生育而已矣,這才是正本清源的辦法。當然啦,鼓勵結婚並及早生育談何容易的呀,君不聞社會風氣已變,不想結婚者眾,而已婚者則考慮到謀生不易養小孩更難,乾脆就不生啦。近來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就是這麼造成的。

通常在問題發生初期還比較容易控制些,到了晚期才要去力挽狂瀾的話,大概只能成為先烈的故事題材了。因此有些社會福利豐厚的國家提倡新生人口的養育及教育是國家的責任,可是如此一來社會負擔太大了,不是想做就能做得了的。競選期間有人提倡六歲以前由國家養,或許是個折衷的辦法。還有人說讀大學的學費需減免等,再加上目前已有的中小學義務教育好像也差強人意了。

所謂謀生不易養小孩更難,其實就是經濟問題造成的。如果人人能賺大錢的話,國家的稅收自然豐厚,那麼新生人口的養育及教育由國家負擔又有何難呢?所以啦,新任總統只要搞好經濟就能萬事俱備了,天佑中華民國,天佑中華民國人民,天佑世民,幸甚,甚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