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無庸置疑

無庸置疑當然就是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意思,可是怎樣的事情才算是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呢?說實在的,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本來是很容易認定的,可是通常還是見仁見智爭論不休;如果人們的想法那麼容易一致的話,大概就不會有所謂的主義或政治事件之爭了。
《周易‧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請問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仁者與智者算是社會的菁英了吧,為甚麼相同的景像與事理卻可以得出不同的故事呢?如果問那愚笨老實些的人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歧見了,誰讓他們是仁者與智者呢?越有腦袋的人當然越有意見呀。
如果整個社會都是頭腦簡單的人,無庸置疑的事就多了,所以《論語·泰伯篇》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比如說周公制禮作樂後,天下於是大治,或許也是相同的理論應用吧,怎麼樣的身分才能行使適格的行為,不然就是逾越了,這不是同你講道理而是講規矩。
自古與人簽了契約就該履行,欠人家錢就該償還,這應是無庸置疑的社會規範。可是現如今好像不見得是這麼回事了,通常執行不順利就有爭執然後興訟,好像法律顧問強的ㄧ方的拳頭自然大些,而不是過問誰的立場比較站得住腳。或許這就是社會的無庸置疑指數,農業社會的無庸置疑指數高而工商社會的無庸置疑指數低。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對手的機會

競爭激烈的年代少不了捉對廝殺的場面,所謂捉對廝殺是甚麼意思呢?就是一對一的比拼而不是打群架的場合。如果競爭還沒到最後關頭,群雄併起應是常態,可是打到最後大概只會剩下兩雄相爭的局面,那就是標準的捉對廝殺了。各種球類、棋類競賽沒法子打群架,也是安排捉對()廝殺的。
如果是捉對廝殺,通常少有外來的機會,也就是說機會大約是互相給的。怎麼說呢?比如棒球比賽的投手是關鍵人物,一個失投球被對方掌握住了敲出了安打,分數就是這麼掉的,更別提投了四壞球請人上壘囉。曾經看過投手的狀況不佳連投了幾個四壞球,壘都佔滿了說。
反過來說,如果投手的狀況佳,對方就是沒有夠甜的球可以打,一揮再揮的都快要三振了。如果球被擊出了大概也是內野滾地或不怎麼夠長的高飛球,而隊友們的守備給力的話,不也是手到擒來的麼。除非對手的能力真的高出一截,不甜的球也能揮出強勁的長打來,那樣子輸了球也應謙卑接受的。
都說天助自助者,可是如果自己偏偏塞給了對手好多機會,老天爺還會賞臉嗎?這樣的事情的結果應是心知肚明的。給對手機會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說自己的品管不夠機警,產品老出問題。再比如說研發團隊不給力,新產品總是慢了半拍。又比如說銷售人員的心態老大,沒有把顧客奉為衣食父母等。總之,就是給了對手機會,還能怪誰呢?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債多不愁

清·翟灝《風俗通·貨財·債多不愁》引李流芳詩:“人言債多人不愁,我為債務終夜憂。”,如果是個神經大條或者臉皮厚的人或許債多不愁,如果是個責任心重的人那就只要有債便愁死人了。也就是說愁與不愁與個人的責任心相關聯。
何謂債多呢?做生意而不融資的,或許被認為不懂財務槓桿的應用,那麼生意人舉債應數家常便飯囉,只要在安全範圍內都不算債多吧。如果是升斗小民而金錢來路有限的,隨便借幾個錢都算債多啦,因為他應該是還不起的。所以債到底多度多應與個人的能力相關聯。
何謂愁呢?李清照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多到怕小船載不了應該算很那個了吧。不好意思,此愁好像非彼愁,李清照雖多愁善感但好像不缺錢。愁的是那些還不出錢來的人,據說陸放翁就比較為柴米油鹽傷腦筋了,還因此與唐琬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傳世。
如果你是位正常的有責任心的受薪者,應該算是個自我能力很清楚的而且有債必愁的人,那麼債多不愁的故事應該與你無關。為了怕陷入債多不愁的窘境,凡事應該量力而為,在有效的控制下行使你的財務槓桿。或者說財務槓桿應該不適合你去應用吧。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拖累

《儒林外史》第五十回:“秦中書聽了這個話,嘆了一口氣,道:'這都是好親家拖累這一場,如今卻也沒法了!'”。中國是個重人情關係的社會,好處是一人得道可以雞犬升天,但壞處卻是經常互相拖累。話說一人得道談何容易,多半是相互拖累的多。
中國社會裡的家族是個重要的構成因素,家族內的份子共存共榮,共同開創局面。也就是說家族成員互相扶持,但遇到事情當然也會互相拖累。如果以保險的概念看,就是家族內互保的意思,冀望以家族的力量共度難關。當然啦,如果捅出的樓子實在太大了也可能造成整個家族的覆亡。
如果家族人丁單薄,甚至是單親家庭,那就成了相依為命了。或許有人認為相依為命應該很危險吧,因為拖累的情形更為嚴重。事實上可能正好相反,因為弱勢的情行顯而易見反而激發了上進心。《孟子.盡心上》孟子曰:「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應該就是指這種境地了。
雪地登山的隊伍為了安全起見,會全隊共同綁上一條長繩,以防個人的疏失。從科學的角度看,這就是相互拖累的標準型式,可是大家依然這麼做,為甚麼呢?如果你依賴著團隊,早晚成為拖累;如果你有決心不想成為團隊的拖累,大概就不太會拖累別人了。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信靠的人有福了

有時候會在路上看到「信上帝得永生」的標語,這使我起了疑惑,難道不管任何人(包含犯死罪與行為惡劣的人)只要信了上帝就能得永生嗎?這樣的說法如何解釋得通呢?反過來說,如果品格端正且心地善良的人沒信上帝的話又會怎樣呢?
當然啦,這只是某些宣傳作為,不會是上帝的意思,相信實際上也不是入了教就必然得永生的啦,照樣會有很多考驗等著的。據我所知,在宗教的世界裡信與信靠是有分別的,這是「形式上的附和」與「行為上的奉行」的差別,好比十二年國教實施以後必然有「只是被要求去上學」與「學有所獲」的區別。
台灣每年都有迎媽祖的活動,而且越來越盛大。成千上萬的信眾都是志願跟隨走上幾天幾夜的,這過程當然非常辛苦,但是所有人都覺得得到莫大的庇佑,如果可能的話明年還要來參加。說來神奇,這些隨行的信眾果然身體健康、心地光明,據說連人緣、運氣都變好了。
計得以前年輕求學的時候有所謂的青年十二守則,其內容應是健康而有益身心的,如果服膺奉行的話應該有所裨益,可是被視為教條就沒什麼作用了,雖然集會場和裡常被要求朗誦。這年頭強調養生,如果只是跟著說說是不會有效果的,唯有真心相信且實地遵守的人才有成效。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個生意人家,只見這些之乎者也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語助詞,因此好說文言文的儒生也被戲稱為專講「之乎者也」的人,其中「乎者也」通常只在文詞的尾巴出現,一看就知道只是個語助詞,而之字卻到處出現,顯得神秘莫測。
到底甚麼是語助詞呢?大概就是本身沒有甚麼意思,只是用來加強語氣、順暢句子的念法等的裝飾用字,多看文言文的就能發現它的存在。語助詞和英文的副詞不同,英文的動詞有時候是虛的,而真正的意思表現在副詞上;但語助詞是真正的配角,除了語氣(疑問、驚嘆等)外不會再有額外的意思了。
如果你翻康熙字典找之字的說明,會看到一堆似懂非懂的文言文,覺得學問很大,可是經過仔細參詳,發現幾乎都是當做語助詞,只能說是古文的習慣用法,差不多可以忽略的。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說:宋太祖曾批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不過古文就該是文謅謅的,怎麼少得了這些呼嚨人的玩藝兒呢!
之字除了當語助詞外,偶而也當代詞或動詞。如果當代詞可以是任何對象,管你是上帝、皇帝、王公貴族,抑或是升斗百姓、販夫走卒,甚至是畜生、植物、無生物、虛擬的東西,一概稱「之」,是有史以來最崇尚平等的字。如果當做動詞,差不多就是「適也,往也。」的意思了,翻成白話文就是「到」的意思。
說到此,你還覺得古文的「之」字很神秘莫測嗎?有時候,弄不懂的事情只是被迷惑了而已,所以弄清楚了誰都可以之乎者也一翻了。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無形的羈絆

在古代如果犯了罪會被戴上枷鎖,即使到了現代依然會被戴上手銬或者關入牢籠,可是如果無罪的話你就是個自由的人嗎?其實不然,比如說有人被感情所困,他其實就是個不自由的人。再比如說家裡有需要照顧的人,你就需撥出額外的時間予以照顧,這便是無形的羈絆。
如果你沒有為情所困,也沒有負擔,那麼你便自由了麼?恐怕未必,中國有數千年的文化,其中有些風俗民情照樣是你的負擔,而承襲千年的禮教更有強大的約束力;或許你說思想已經開放了吧,那麼請問你與歐美等西方人士同樣開放嗎?還是總有些格格不入呢?
中國人比較保守,那些西方人士就自由了嗎?其實世界各地照樣有不近人情的風俗習慣,更有千奇百怪的宗教信仰,照樣把人綁得死死的。如此說來,世界各地的前衛人士為何沒有受到羈絆呢?是他們比較沒有家教嗎?還是天生反骨,或者根本是個野人呢?
都說「不自由毋寧死」,可是有這麼多無形的羈絆該如何呀?好像也從來沒有人因此而以死明志的吧,這又該如何解釋呢?有人說溫水煮青蛙警覺性消失了,是的,事情就是這樣的。如果你想掙脫這些無形的羈絆,首先需有意識,再來需有看法,比如有人就是可以把羈絆化為文化底蘊,在上頭長出自己的奇花異果,而重點就在於突破封閉的思維,理出自我的想法來。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靜靜的

宋‧文天祥《沁園春‧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年輕氣盛的人應該最喜歡轟轟烈烈的做為了,所謂轟轟烈烈一般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可是社會向來喜歡安定,有那麼多轟轟烈烈的事情可做嗎?沒有轟轟烈烈就不怎麼了麼?
俗諺形容嬰兒的成長是一瞑大一吋,請問為甚麼說的是晚上而不是白天呢?據醫學界說嬰兒的睡眠十分重要,嬰兒的確是在靜靜的睡眠中快速成長的,如果嬰兒的睡眠品質不佳,還真的會影響發育呢?反觀萬物的成長,差不多也是靜靜的,從來未聞轟轟烈烈的成長。試想,你的學識、人格是否也是靜靜的滋長呢?
秋天到了,落葉植物開始落葉;晚年到了,人開始凋零,請問有轟轟烈烈的嗎?應該也都是靜靜的衰弱吧,所以生如此老死亦如此,都是靜靜的。再來看社會的發展、個人的發展差不多也是靜靜的發展;你說那轟轟烈烈的會是些甚麼呢?那叫動盪,偶而才發生一回,不然日子怎麼過呀。
佛家形容事件的發生為一剎那,而轟轟烈烈的事件就只在那一剎那,其遺的時間大概都是靜靜的,所以做人不能只期盼那轟轟烈烈的事,必須學會怎麼看見、看待靜靜發展的事。也就是說須在靜靜的發展尋找契機,找著了才能幹那轟轟烈烈的事。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無奈

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三記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做無麵湯餅乎?』」,據說這是諺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出處。是的,沒米怎麼煮餐呢?或許有人說沒米可以下麵啊,但這和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既為人,必有諸般無奈,有時候縱然有「為無米之炊」的驚人能力,卻可能引來功高震主之類的疑慮,更別提庸碌的ㄧ般人了。俗話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何運用那難得的ㄧ二如意事以創造出人生奇蹟,可就嚴格考驗人生的智慧了;不然的話,你須練就度過那不如意事的本事,以期待那偶而出現的如意事。
一樣米養百樣人,有的人可以把諸般無奈累積成智慧,但一般人卻只能累積成深深的怨恨,其關鍵何在呀?我覺得關建在消化能力,這好比你每天吃飯,有人消化得宜可以長肉,有人卻只能化成一肚子的那個到處排遺。那麼怎樣才有消化能力呢?或將因人而異,比如說有人考量著如何減輕傷害,而有人思考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如果你有消化無奈的能力,應當終將成就,因為別的資源或許難以取得,而無奈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要有那麼丁點消化能力的話就能慢慢累積你的勝利基礎了。或許你天天巴望著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這樣的禮物天天掉落著也用不著擔憂有心人來搶。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磨擦

磨擦是指物體之間的表面上的物理性衝突,比如交通事故的車子輕微擦撞,但人際社會多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的爭執或衝突。人與人相處的關係錯綜複雜,必然有磨擦發生。善意的磨
擦或許還能增進彼此的了解,但通常造成相處的嫌隙,進而累積成不良關係甚且是敵意了。
如果只是因為生活習慣、行事步調的不同,造成工作上、相處上的磨擦,日子久了熟悉了便可相互容忍。最怕的是因為處世理念的不同而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那麼被強迫者的反應會是如何呢?《禮記·儒行》:「儒者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 可殺而不可辱也。」,如果你以儒者自居,想必很清楚是怎麼回事了。
磨差的嚴重程度與雙方的距離有關,所以想減低磨差最好是保留接觸空間。好比噸位大的船舶通常是碰不得的,所以必然需要保持著距離。人的噸位雖然不算大,但是心氣很高,這就是為甚麼與人交談有距離上的限制的原因了,尤其是對陌生人與長輩,更需要嚴守分際。
不論是夫妻或親人,造成磨擦總是有傷害的;可是人與人相處怎能沒有磨擦呢?有傷害就需保養,靠保養來緩和關係的老化。比如說,三不五時給對方關懷,讓對方覺得她就是你的最愛。如果只是一般的同事或朋友,相互關懷還是很有用的,可以感受到夥伴間應有的氛圍。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淋漓盡致

淋漓盡致是個成語,語出自 明‧李清《三垣筆記‧崇禎補遺》:「(劉若愚)著《酌中志略》敘次大內規制井井,而所紀客氏、魏忠賢驕橫狀,亦淋漓盡致,其為史家必采無疑。」。依教育部成語的解釋:淋漓,溼透的樣子。「淋漓盡致」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
寫文章最好能淋漓盡致,那麼做事呢?應該也希望是淋漓盡致的吧。可是做事淋漓盡致該做何解呢?重點在於透徹,有些人做事差不多是依樣畫葫蘆,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當然談不上有任何改進啦。如果所做之事不盡人情,恐怕也難有所修正,只能當個頑固的工作者。
做事最好能淋漓盡致,那麼做人呢?應該也希望是淋漓盡致的吧。可是做人淋漓盡致該做何解呢?重點還是在於透徹,有些人做人我行我素,不管有沒有礙著旁人,既如此樹敵必然眾多啦。如果能夠想想旁人的立場,所做的事就不會那麼莽撞;就算是立場確實難同,多少也能多些妥協的遺地,如此一來做人就圓融多了。
做事或做人多半是為了別人,那麼為了自己又該如何呢?或許還是希望淋漓盡致的吧。如果炎炎夏日來瓶清涼的啤酒,佐以可口小菜,再與知己把酒言歡,或許人生暫得淋漓盡致的舒暢呦。還有,把事業按照自己的理想發揮一番,也會有意氣淋漓盡致的感覺吧。記得,無論如何都須看對氣候,不然在隆冬裡還要淋漓盡致的話,恐怕要感冒了呀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剛剛好

這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叫做「剛剛好」的歌:"我們的愛情到這剛剛好,剩不多也不少,還能忘掉;我應該可以把自己照顧好。"。這首歌表達愛情在某個時間點的狀況正好適合分手。也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從「兩個孩子恰恰好,1個不嫌少」到「兩個孩子很幸福,3個孩子更熱鬧」,隨著台灣人口課題的更迭變化,家庭計畫的口號亦在逐漸轉變中。』。同樣的,時間依然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除了時間的影響,空間的影響也是重要關鍵。比如說八年抗戰就是著名的例子,如果不是適時遷都重慶,大概就沒有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偉大戰略了,那麼別說八年可能連八個月也無從支撐了。所以到底能不能剛剛好呢?需要看時空因素來決定,而所謂的先知或導師只是比常人懂得掌握時空因素而已。
外在因素當然影響至鉅,有時候自我的感受也居於關鍵地位。比如說有人常把吃苦當成吃補,那麼每天加班也只是剛剛好而已,只要有錢賺都是再好不過了。有些人天生不能苦耐勞,再好的營生條件也難伺候,只能說是不求長進,就算是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也能錯過的。
余華《活著》“賭場無贏家,我是見好就收,免得日後也落到你這種地步。”,如果能抱著這樣的心態,剛剛好的機會就很大;如若不然,好了之後還有更好,直到把好運氣用光了再來懊悔,恐怕難有剛剛好的了。都說商場如戰場,其實也像賭場,能不能剛剛好端看自己的心態了。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拉風

年輕世代經常是流行用語的創造者,比如說拉風吧,百度百科說:「形容詞的“拉風”當然是用得最多的,有“酷、時尚、出色、前衛、性感……”等意思,可以形容一個的外表、表情、心情等,或一個有所表現出來的綜合氣質。」。是的,話說年輕世代怎能不拉風呢?比如說少年郎一騎上機車就開始拉風了。
如果騎上機車拉風是青年人的權利,那麼壯年人能怎麼辦呢?偷偷地跟你說,壯年人只要有機會贏過別人就會覺得拉風了。比如說與人拼酒,總是能贏上那麼一點點,心情當然很不一樣啦。如果連考績啊獎金啊甚麼的也可以贏過別人,或者比別人早些升遷,那箇中滋味絕對是很拉風的啦。
壯年人也可以拉風,那麼中年人呢?其實能贏過別人還是覺得很拉風的,只是出賽的對象已經改為後輩了,比如說小孩考上比別人的小孩更好的學校、成績比別人的小孩更優秀,甚至於小孩長得比一般人高、英俊、聰明,都是很好的比拼項目,不論是公開場合的比拼或私底下的較量,都讓父母增色不少,或者暗自得意一翻了。
老年的我好像已經管不著拉不拉風這回事了,蓋因人老體衰已經經不住激烈的衝擊啦。雖然私底下還是很在意,但為了表示風度與涵養,通常都嘛表現得像謙謙君子了呀。尤其是須為後輩表率,怎麼能讓人看出斤斤計較的心思,與心頭激盪的沉不住的氣候呢?對了,越老越怕臉上掛不住了的是吧,那種爭風鬥氣的事還是敬謝不敏的囉。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有朋自遠方來

《論語.學而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篇應該是學習論語的人最早接觸到的ㄧ篇,而有朋自遠方來更是琅琅上口眾所皆知的吧,通常用來形容好友來訪時的心情;其實孔夫子是個有學問的長者,他講的應該是求學過程中的各種時期的體驗。
求學者當然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了,當個初學者如果正好學到喜歡的東西是不是很想試試看呢?比如說學做菜吧,如果前幾個月都是要你幫忙洗菜挑菜的,請問你還幹不幹呢?如果師傅說看了這麼久了今天讓你來試試看吧,會不會興奮得好像中了獎一般呢?所以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囉。
如果你已經學會了某種本事,可是悶在某個角落裡無從交流,是不是覺得很無趣呢?也不知道自己的道行在一般的水準裡能排第幾位了,是不是已經夠厲害了呀?此時如果有位同行中人到訪,正好可以切磋較量一番,你說能有多爽就有多爽了。所以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了。
如果你已經是一方泰斗,深知自己的斤兩所在,大概不太需要再找人較量了。可是人們都是健忘的,或許已經忘了你這號人物了;如果你真的已經融會貫通,更看透了世態的炎涼,或許你的心情會是篤定的,不再與人計較了。所以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啦。通常真英雄應是會享受寂寞的,好比那家常便飯一般。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到味

現代人不乏看電影、電視劇的機會,可是還是經常有找不到好戲看的嘆息,那是因為胃口被養刁了嗎?還是好戲真的難求呢?好戲當然需要一堆好演員來演,那麼好演員的特質是甚麼呢?應該是好演員一演就能到味吧。有人說好演員可以把心目中的人物演活,好像某人重生了,因為他們散發著一樣的味道。
現代人生活富裕,不比古時候的人逢年過節才能一飽口福,可是你有沒有覺得越來越吃不到好料裡了呢?或許是現代人越來越不具備好廚師的特質了,那麼好廚師的特質是甚麼呢?應該是好廚師能發揮食物的原味吧。有人說好廚師可以把食材的味道提出來,而不是找一堆雷同的調味料來陪襯,不然的話所有的食材都有類似的味道了。
有人說現代人毒舌的功夫一流,卻說不出引人肺腑的話來,是學問變差了嗎,還是為人處世的心思薄弱了呢?恐怕是兩者皆是的吧。古人興味盎然的曠世巨作如李太白的神來之筆、蘇東坡的風流倜儻、李清照的絕妙好詞、文天祥的浩然正氣、…,近來好像都見不著了。
或許有人想問我一直提到味,應該是到位才對吧,追求品管的好像都在說到位耶。你沒弄錯,我的確是在說到味而不是到位,因為到位只是樣子做到了而精神卻不相通。比如說有些人花功夫把素食弄的很像海鮮、肉類,甚至連口感都有些像,但是老饕們會把味道弄混了嗎?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扭曲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 》:“有善意的誤解,無知的嘲諷、惡意的誹謗,熱情的支持,都可以使得這個人扭曲、變形、砸爛或擴張放大。”。最簡單的解釋,扭曲就是故意曲解別人的意思,而「故意」是判斷扭曲的主要依據,蓋因扭曲差不多是人為故意造成的。
扭曲差不多是人為故意造成的,但扭曲不完全是惡意的,甚至是為了加強其韌性,或者延長其長度以資利用。維基百科說:「在紡織工業,「紗線」是指「紗」和「線」的統稱:「紗」是將許多短纖維或長絲排列成近似平行狀態,並沿軸向旋轉加捻,組成具有一定強力和線密度的細長物體;而「線」是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單紗捻合而成的股線。」。
或許你說天然的纖維太短太弱,才需要旋轉加捻以組成具有一定強力和線密度的細長物體,那麼先天強韌且長度夠的鋼線呢?其實把鋼線製成鋼纜依然需要加捻,不信的話去找實際的鋼纜觀察一下吧;好像唯有加捻才能把一束鋼線製成鋼纜,才肯紮紮實實的被綑在一起。
俗話會說「橫柴入灶」,用以取笑不知變通的人,那麼直柴便能入灶了嗎?請問你在自然界裡有看到長得像薪柴的植物嗎?應該不會有吧!其實所有的天然的木材都已經被斧斤修理過了,成了符合實用的薪柴的樣子,不然通常幾米長的樹幹好像也是不怎麼方便入灶的;那麼被斧斤修理過的算不算是另一種扭曲呢?
好像人類社會裡少有不被扭曲的事物,沒辦法,這樣才好達成既定的利益。問題出在這利益到底是為誰出發的,如果為了公益也許只好犧牲啦,只有為了私利的才會引起不平,是吧。比如說軍中必講軍紀,守規矩好像是應該的,而守規矩當然不怎麼好受啦;可是如果卑躬屈膝是為了逢迎,那些不想逢迎的就會覺得世道被扭曲了。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煞風景

如果你在某個名勝風景區,看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怡人景色而露出陶醉的表情時,突然看到一處格格不入的人工裝置或者色調造型皆不搭的建築物、請問你的感觸是甚麼呢?有時候,人工裝置、建物的色調造型沒有甚麼不對,只是站錯位置擋住了該有的視野,或許你就會有不爽的感覺了!
維基百科說:「恐龍法官為台灣社會產生的名詞,意指司法界「活在恐龍時代」的法官,取材自遠古的草食性恐龍對現實反應緩慢的刻板印象。」。話說那法官應是最懂法律的人,不太可能做出不合法的判決,但卻可能做出群情激憤的判決,為甚麼呢?或許是不合情理或者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吧。
如果議事已近尾聲,眾人皆有倦意時,突然出現了個意猶未盡的發言人;你心底或許咕噥著:有個完美的ending不好嗎?怎麼有這麼不識趣的人。是的,專家說表達應重效果,不識趣的發言談得上效果嗎?效果或許還是有的,但應是反效果吧。
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不知道古時候的樂譜是否有休止符,用來表達應有的凝絕,若依《琵琶行》的描寫看來或許應該是有的,不然怎麼表達「此時無聲勝有聲」呢?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齒輪

維基百科說:「在數位電路理論中,序向邏輯電路是指電路任何時刻的穩態輸出不僅取決於當前的輸入,還與前一時刻輸入形成的狀態有關。這跟組合邏輯電路相反,組合邏輯的輸出只會跟目前的輸入成一種函數關係。」。科技的東西不好理解,簡單的說法是組合的邏輯是死的,其結果永遠相同,而序向邏輯與時間序有關,時間不同結果大概就不同。世上的邏輯大部分是與時序有關的序向邏輯。
既然與時序有關,同步時序電路中所有存儲元件都在時鐘脈衝的統一控制下,也就是說統一的時鐘脈衝是同步時序電路的心臟。這好比人類社會的時間概念,我們各自擁有手表、時鐘等計時器,雖然稍有差異但都以標準時間為調整對象,而所有的社會活動幾乎與時間關連著。那麼人類以外的動植物怎麼辦呢?它們以太陽為時鐘統一著生活步調。
在沒有數位邏輯電路以前,我們就不能有共同的時序以產生繁複的設計了嗎?其實不然,聰明的人們早已使用齒輪做為時序的控制器了,比如早期的機械式鐘錶,或者機械式設備都是這麼幹的。更有甚者,數位邏輯電路只能控制訊號,想化為孔武有力的機械動作必然少不了齒輪的機轉的。
有人說,人們像一顆螺絲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著。我覺得這樣的比喻不夠好,充滿螺絲釘的社會應是死寂的,不如比喻為一顆齒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著,在繁複的社會裡驅動別人也被別人被驅動著。如果你夠警覺,也許開始好奇最源頭的那統一的驅動力來自何方呢?我們究竟被誰統一的控制著的?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矢口否認

「矢口否認」還算是個常聽到的成語,意思也明白,可是這「矢口」究竟是何意思呢?成語故事說:"矢口是信口、隨口的意思。",我覺得不合理,與堅決不承認的語意不合。百度百科說:「“矢口否認”是一句成語。 矢:解釋為發誓。 這句成語的意思是:一口咬定,死不承認。」。這樣的解釋還是覺得有些牽強,會不會是「死口否認」的變形呢?音有些像的。
會怎麼否認只是手段,堅決地「否認」才是目的,而且否認的對象很重要,這才是矢口否認的原始用意,那麼甚麼事情會讓人矢口否認的呢?大概是壞事吧,做壞事需負責任,而負責任可能要負刑責、可能要負責賠償,所以大家都退避三舍囉。
除了壞事,如果壞心眼被人識破,從此被貼上標籤應也是很糟糕的。比如說為人苛薄、滿肚子壞水啊甚麼的,這種人最怕曝光了,不然將很難找得著下一位受害者的。還有,說過的話、做過的承諾如果被人擠兌也是很不舒服的吧,當然也要矢口否認的啦。
好像沒有甚麼好事會被人矢口否認的了,好像反而會有冒名頂替者。世道就是這樣,是非不見得重視而利益必爭、災害必躲,趨吉避凶嘛。《論語.顏淵》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可是儒家的禮教已流行了兩千年,為甚麼世風依然日下呢?是風太小還是草太長了呢?抑或是風稍停草便不偃了呢?

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諱莫如深

「諱莫如深」語出《穀梁傳.莊公三十二年》:「諱莫如深,深則隱,苟有所見,莫如深也。」,這句話有些拗口不好懂,有人斷句為「諱,莫如深也。」,這樣大概就懂了,而這「深」字是指深藏的意思,希望深藏起來以後大概就會被人淡忘了。可是事與願違,故事主人的這點心思還是被人給發現了,所以才有這個成語流傳後世。(後世比喻隱瞞的非常嚴密,不為外人所知)
如果可以隱瞞而沒有甚麼副作用的話,那就好好隱瞞得了;可事故事往往不是這樣發展的。比如說諱疾忌醫吧,本意也是希望能隱瞞,只因寡人有疾而不好為外人道也,可是偏偏身體作對,最後只好把實情跟醫生坦白啦;醫生說這病被養大了只能動手術,而諸親友好像因此也都知道了耶。
如果把東西深藏在地裡,還真的是久了就被淡忘了;可是社會是個有機體,埋著的不會出問題嗎?《後漢書‧馮衍傳》李賢注引馮衍《與婦弟任武達書》:「養癰長疽,自生禍殃。」,癰是一種發生在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沒發作時就是深埋著的不能自行排解的病因,而這癰往往只會被養大的呦。
通常想深藏的大都是不可告人的事,那麼為何當初沒有覺悟到不該做呢?《歧路燈.第二三回》:「看來許多舉人、進士做了官,往往因幾十兩銀子的賄,弄一個身敗名裂。」。是的,很多事情事後看來絕對是得不償失,可是事先怎麼就想不明白呢?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冠冕堂皇

有人說冠冕堂皇是形容表面莊嚴體面、高貴氣派的樣子,或者是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樣子。如果冠冕堂皇只用來說明表面的樣子,那麼裡面的意思會是甚麼呢?還是說能看到的通常只有表面的樣子,至於裡面是甚麼就不好深究了。《莊子.山木》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請問這跟表面的樣子與裡面的意思有沒有甚麼關聯呢?
還有人說冠冕堂皇是指不夠真誠的意思,比如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便該合我家瑣屑,無所不談,怎麼倒一副冠冕堂皇?”。可是我不太懂那不夠真誠的怎麼還能弄成冠冕堂皇的樣子呢?是不是說那冠冕的料子其實是西貝貨,所以雖然看起來堂皇卻是不夠真誠的。
似乎還有人說冠冕堂皇其實是用來唬人的,那是因為內裡空需著怕不好看,或者怕旁人窺視後認為可欺,所以故意裝出來的。這有點像打腫臉充胖子的那種,只是這麼一再自我打臉的話,不知道會不會留下甚麼後遺症來。《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一再自殘的恐怕也有不孝的嫌疑吧。
說了半天,這冠冕堂皇難道就沒有好的那一方面的意思了嗎?比如說那為政者應當要有相當的威儀,所以只好冠冕堂皇囉。其實那為政者也是個善體民意、共體時艱的好人,就這麼冠冕堂皇著其實也是渾身不自在的,只是身在其位只好勉為其難了。

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出路

還記得電影「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裡的一句名言嗎?「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這句話簡潔有力也頗富哲理,可是生命會找到出路的動力是甚麼呢?難道是上帝的意旨嗎?還是物競天擇的必然結果呢?
世界上滲透力最突出的應該是水吧,滴水可以穿石、曲流甚至可以穿山,也就是說水應是最會找尋出路的了,那麼這背後的動力會是甚麼呢?俗話說水往低處流,那是應對地球重力的表現,或許水善於尋找出路的原因就是因為那地球的重力了。
還記得冬日裡的冷冽寒風吧,可以透牆穿戶並鑽入脖子讓人打起冷顫的那種,這麼說來氣流也是很會找尋出路的,可是這又為甚麼呢?氣象專家說等壓線越多條越密集表示高壓越強烈風力越強氣溫越低,這麼說來氣流善找出路應是高壓造成的囉。物理學家也說:「同樣的迴路,電壓越強的電流就會越大。」,也就是說電流是靠電壓找到出路的。
水靠重力、氣流靠氣壓、電流靠電壓找到出路,那麼萬物之靈的人類靠甚麼找到出路呢?俗話也說人往高處走,會不會往高處走就是人找出路的動力原委呢?問題在於甚麼才是高處?如果你重私慾,或許欲望就是你找尋出路的動力;而如果你有理想,或許意志力就是你找尋出路的動力了。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質地

《潛確類書》:「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卒業。」。時序拉到唐朝,據說少年李白遇到了一件從此改變命運的故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個故事很受教育界的喜愛,好像是小學教育必讀的;只是長大的我心中充滿著疑惑,就算耐著性子不計得失地把鐵杵磨成了針,請問繡花針的原料與鐵杵的原料真的是一樣的嗎?是不是只要是鐵就行了呢?
時序拉回今日,如果你想蓋個木屋,是不是找得著的木頭都用得上,還是大有計較的呢?我們經常看到傢俱的木料是拼湊黏貼而成的,但是這樣的合成木能當棟樑嗎?還有,台灣的氣候潮濕、白蟻盛行,隨便的木頭就能耐得住嗎?更別提木頭的質地有軟硬賤貴之別,而人有喜好之分了。
為人父母常有期待子女完成其心願者,比如說自己當不了醫生希望兒女能當醫生、自己念不成博士希望兒女能讀博士、自己得不了冠軍希望兒女能得冠軍,卻不考量兒女的資質能強過自己幾何,於是揠苗助長的情形便發生了。更有甚者,做甚麼還須是那個料,不然想把一袋麵粉做成麻糬,那可是連神仙都難為的。
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宰予晝寢與朽木是否可以畫成等號或許見仁見智,但「朽木不可雕也」應該有共識吧。我們做點傢俱DIY尚且需要找尋合適的材料,可是談到教育卻怎麼總是認為多努力點就行了呢?

2019年10月4日 星期五

心有餘悸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餘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莊稼全毀了……。’”。心有餘悸通常形容危險不安的事情雖然過去,但回想起來心裡仍感到緊張、害怕。人對天災沒有太大的抵抗力,顯得格外地卑微,多半只能靠宗教安撫,那麼心有餘悸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如果是可以努力的事,就不該只以心有餘悸回應了。
心有餘悸應是災後的正常反應,以排遣積壓於內心的恐懼。其實心有餘悸還是有其他作用的,比如時時警惕著提防災害再度發生,應該是很正面的吧。台語說「知道驚的好過打罵他」,打罵是外加的,而害怕是自發的。打罵需要花費力氣,如果是親人或許勉力為之,但久了也會懈怠;如果自己知道害怕,就不需要旁人提點了。
自我警惕自然是好的,可是如果害怕到喪了膽呢?《莊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亦次之。”,這意思是說如果害怕到心死了會比喪了命還要可悲。身死了的埋一埋大家就淡忘了,而心死了的依然杵在那裡,該說甚麼好呢?害那些還活著的跟著沒了志氣呀。
《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當然啦,中庸是最好啦,如若不然的話,過頭的好像還不如那不及的。比如說憨膽好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或許還有機會,那怕死了的連機會都不會有。

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齒德俱尊

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爵位是封建時代的產物,以今日的價值觀之似乎已不具意義;有人說今日成語所謂的齒德俱尊係指年紀大、修養高,而且德業有成,值得人們尊敬的人。可是我有一個疑問,年紀大有意義嗎?以前的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可是如今七十歲的人大概還可以再活個十幾二十年的吧,好像沒有甚麼了不起的啦。
教育百科說:「齒德俱尊用於一般壽誕者的祝壽賀辭。對年高且有德望者的美稱。」。這麼說就比較明白了,祝賀當然是撿好聽的講啦,是否名符其實似乎不那麼重要了;再怎麼說也沒有人針對祝壽賀辭考究的,不然「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又該如何解釋呢?
還有,年齡與道德似乎也沒有多大關聯,比如說孔融讓梨的故事吧,孔融從小就懂得讓梨的意義了。如果心胸狹窄的就算活到七老八十依然是心胸狹窄,不會因為世道看多了而變得成熟些的。我甚至覺得本性與教育無關,不是說「牛就是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嗎?教育只是喚起固有的德性而已。
《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孔夫子難得有說話說得如此露骨的,這意思是說那些死性不改的人,從小就本性不良,就算活到七老八十依然只是個不值得稱讚的廢物,再不死的話就是個浪費食物的賊人了。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沒規矩

《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如果你是位木匠,應能體會甚麼是"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了,木匠們的規矩(圓規與矩尺)必然是要隨身攜帶的,不然真的成不了方圓了。我們從小便被師長教誨著做人要守規矩,彷彿沒守規矩的就是沒受教育,就是不受歡迎的人物了。
如果你只是個放羊的孩子,你的規矩很簡單只有兩樣:羊要餵飽、還要顧好。如果你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那麼規矩多不勝數了,做人要懂禮貌、做事要懂規矩,還要能舉一反三,凡是想得到的都能化做必須遵守的規矩了。及至成人,規矩更多了,各行各業都有數不盡的行規,而且越重要的行業規矩越多。
通常守規矩的才能生存得很好,可是有些人偏不信邪。維基百科:「印象派是指於1860年代法國開展的一種藝術運動或一種畫風。印象派的命名源自於莫內於1874年的畫作《印象·日出》,遭到學院派的攻擊,並被評論家路易·樂華挖苦是「印象派」(起源)。」。對學院派而言,莫內就是那沒規矩的傢伙,可是很不幸的,學院派的老規矩竟然被顛覆了。
也不知道是怎麼搞的,自從有人開始顛覆老規矩,便有人學起樣來。舉凡天文界、醫學界、物理界、化學界,甚至政治界都生出了一批又一批顛覆老規矩的傢伙來,真是太沒規矩了。到如今,顛覆老規矩成了風氣,如果沒能顛覆老規矩的就代表你根本不是個咖,是上不了檯面的墨守成規的傢伙了。
論沒規矩,有人說最厲害的當數資訊業了,以前十來年翻一個世代,現在兩三年就是一個世代,往後可能每年都是一個新世代了。其實資訊業還不是那最沒規矩的,終極版的還有紅火到不可一世的AI人工智慧。據說這AI是要吃人的,凡被祂顛覆的都要丟了頭路,你說該怎麼辦呢?不知道是誰說過的:「打不過就加入吧。」,要嘛加入AI大軍,要嘛你也是個沒規矩的,讓AI無從滲透你。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千江有水千江月

宋代詩人雷庵正受的《嘉泰普燈錄》卷十八:「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這首詩應該有點熟悉吧,把千里共嬋娟更進一步推展成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不是更有感覺呢?或許詩仙李太白認為水中月更有詩意些,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之一》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是例證。
古來尊月亮為太陰,以與太陽對應,如果月亮真有靈性,那麼水中月同樣有靈性嗎?聰明如你當然知道水中月只是個影子而已,可是如果你夠虔誠,月老應在你心深處,而水中月就是把月老喚醒的法子了;如果你只是個遊客,只會覺得月影唯美,待入睡夢中就把祂當作禮物送與周公了。
世界上的很多宗教都信奉上帝,認為上帝是唯一的神,那麼會不會是信奉著同一位世上唯一的上帝呢?果如此,上帝就如月亮般化身為眾宗教的唯一的神了,這與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道理是否相通呢?而這水就像基督教、回教、道教、的各個支派了。
水中月是月亮的影子,那麼水月(自在)觀音又是甚麼呢?水中月是自然的投影,而水月觀音只是匠人的作品罷了。同樣的,如果你夠虔誠,水月觀音或許也可以在你心深處,只是好像又比水中月遠了一層。在信眾眼裡,千寺有()像千寺佛,所以佛是無所不在的,只是分身如此地眾多還能有多少法力呢?不如追尋源頭的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