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矯正

現代人注重形像,走在街上偶而會看到戴著牙齒矯正器的年輕人,如果牙齒不夠整齊會影響到個人的自信心,牙齒矯正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現代人幾乎沒有不近視的,需要矯正視力的當然更多,只是角膜塑形片是在睡覺時戴的,平時看不見而已。其實戴眼鏡也是一種矯正,那就滿坑滿谷隨處可見了。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莊子點出「邯鄲學步」的批評,說的不是行為而是心態;其實學會走的漂亮的還真是門學問,不信的話可以嘗試一下模仿模特兒的走法,包準你學得不像;所以想要姿態優雅的,還真需要受些訓練。
外觀的矯正關乎形象,當然有其重要性;只是最需要矯正的應該是習慣,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困擾與損失,通常大於你的想像。譬如身體姿勢不良的可能造成脊椎側彎或者駝背,或許有人說像這種的有矯正手術嘛,可是矯正及復健的痛苦遠超過常人的忍受度。譬如收納習慣不好,家裡難得整潔,還有買不完的用品及清不完的過期品。譬如晚睡晚起,年輕的時候或許不在意,等你老了會跟你算總帳的,屆時會有走樣的身體、始終不振的精神狀態、就寢時數不完的羊群、還有…。
明·馮夢龍《 醒世恆言 》第三十五卷:“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 江山易改,禀性難移 。”。所謂禀性或許有遺傳的成分,不過大部分應是指個人的習性,也就是指習慣啦。有人說多久養成的習慣,就需多久才能改變它;其實這是指不良習慣而言,通常好習慣是很難維持的,而壞習慣卻很難矯正;那麼請問你到底有沒有壞習慣需要矯正的啊?其實這件事你已心知肚明的了,就等著你何時下定決心。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隱憂

《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現代人本來就容易患憂鬱症,容易失眠的也不計其數,聽說安眠藥一直是個暢銷的東西哪;如果心底還有個隱憂,就好比鯁了個魚刺在那裏,當然不舒坦了;而且會叫隱憂的通常不怎麼方便曝光,連找個人訴訴苦都有忌諱。
既然叫做隱憂,應該是早知道有問題了吧,但找不出滿意的對策,所以一直掛在心底難以處理。理性決策理論的代表人物賽蒙(H. A. Simon)說:「人的理性充其量是有限理性。」,既然如此的話或許無魚蝦也好,總比蹉跎時日來的好些;除非不可憶測的變數太多而投鼠忌器,不然養癰遺患將尾大不掉而難以收拾喔。
維基百科說:「煮蛙效應(或溫水煮青蛙)源於一隻青蛙被慢慢煮死的故事。其論述為如果將一隻青蛙放進沸水中,它會跳出來,但如果將它放進冷水中慢慢加熱,將會察覺不到危險而被煮死,這個故事經常被用來比喻人們不能或不願注意逐漸產生的威脅或對此作出反應。」。靈長類的萬物之靈如果被人比喻成兩棲類,應該是很沒面子的,失眠之餘應多想想這個道理。
有人說:「改變很痛苦,但不改變會過得更辛苦!」。還有人說:「放棄安樂窩才能坦然接受改變的衝擊」。想排除隱憂而不思改變應像緣木求魚難以如願的,必先建立勇於改變的心理建設,第一步踏出去了,後面就順理成章了。還有,改變不是莽撞,謀定而後動仍是聰明人的行為準則。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文化

維基百科說『對「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這好比每個人都擁有家庭生活,可以相互學習與影響,更可以傳承家風。據說個人的人格有一大部分是在家庭裡塑造的,而另一部分在學校、團體裡補足。
對當地人來說,文化是一種共同的習性、大眾熟悉的樣子,所以逢年過節會有類似的慶祝活動。譬如元宵節必辦賞花燈的盛會,中秋節必有烤肉的活動,下班了逛逛夜市打打牙祭的才像個華人;可惜啊現在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對外地人來說,文化是一種印象,成為該地的代名詞。譬如巴西的嘉年華、西班牙的鬥牛、法國的時裝等。有時候特殊食物也成為一種印象,如韓國的泡菜、日本的沙西米。
看起來文化好像與人際的生活與互動脫離不了關係的,可是如果與大眾生活脫離的是否就代表沒有文化了呢?其實文化可以不是通俗的,譬如用毛筆寫字的書法是眾所周知的中華文化,可是現代人早已經不使用毛筆寫字了,並不會降低書法的文化價值。還有如果讓大眾覺得陌生的是否代表沒有文化了呢?其實文化也可以不是時尚的,譬如說古玩字畫、金文雕刻等都是一些老東西,據說老酒是越陳越香的,不知您相信否?
其實文化應是跨越空間的,就算沒有就近得到當地民眾的積極回應,依然可以在遠處引起迴響。譬如說大隱隱於市吧,市場裡龍蛇混雜的,不見得有很多同好存在;幸好網路是暢通的,只要能引起共鳴,可以不分國籍、性別、年齡、宗教,一樣可以一起唱著同樣的歌、作著同樣的夢、訴說著同樣的故事。
其實文化應是跨越時間的,有些創作在創作者在世的時候沒沒無聞,死後才開始大行其道。例如孔子的儒學沒有立即得到當世的認同,一直到了漢代才終於發揚光大;例如印象派的畫風在當代是被排擠的,而死後多年的身價越來越高;這意思是說有價值的東西在等待識貨的人,有時後思想太先進的,需要隔個幾代才能讓人有所體會。

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人比人氣死人

小學時期的功課很容易拿到前三名,因為都只是些街坊鄰居的小孩,競爭不太激烈。國中時期想拿到前三名比較難了,因為小學曾經拿過前三名的同學還不算少,有點拼。高中呢?學區更廣了,更難一些了吧。那麼大學呢?如果你是在頂尖的學校,將面對全國菁英學生的集合,很難出頭的啦。如果地球村的概念是成立的,就業以後將會是面對全球性的競爭,那該怎麼出頭的啊!
競爭越來越難,資質沒有別人聰慧當然比不過人也就算了;但是有更氣人的,村子後面的阿牛功課明明沒我好,可是聽說近來混得很不錯,憑甚麼啊;還有前村那個功課經常吊車尾的阿狗,聽說也挺風光的,是不是他媽到處求神拜佛保佑來的呀;那我媽呢?有幫忙在拜嗎?還有我爸有在幫忙拉關係安排嗎?
中國人向來注重人品,也就是血統、家族淵源那些。如果你是姓劉的,會說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如果是姓李的,當然說是李世民的後裔啦;就算不是李世民那一掛的,也會是跟李白、李耳、李斯或者是跟李克強、李嘉誠扯上些干係吧,反正是人品貴重的啦;那麼先生,請問您貴姓啊?別說我是有眼無珠,認不得大賢您。
話說比較與忌妒是人的天性,就這麼比來比去,肚子裡總是一陣酸、一陣苦的。如果多比較可以得到安慰,不妨多比些;可是往上比總是比不過的,而往下比卻不怎麼光彩,拿不出檯面來。有時候人還是需要靠抬舉的,譬如說顏回吧,要不是孔夫子出了大聖名,就憑ㄧ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也能風光嗎?如果你信,不妨當上一回顏夫子試試。
《漢書·董仲書傳》:“臨淵羡魚,不如退而結網。”。看來人比人除了氣死人以外,找不出好味道來的,還是聽取董先生的退而結網的故事吧。結網的技巧高下當然有的,如何下網也是一門學問,還好勤於結網捕魚總是有收穫的,剛開始或許漁獲不多,慢慢會變精明的;就算一時捕不到魚,無魚蝦也好不是嗎!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首當其衝

成語詞典:「《漢書·五行志下》:“鄭當其沖,不能修德。”。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這樣的說明還算清楚,可是問題出在誰才是最先的,如果不能理清優先順序,終究是不管用的。譬如各種毛毛蟲皆有專門的食草,如果沒有弄清楚是哪一種毛毛蟲,就不知道哪種植物將要遭殃。
有句俗諺:榔頭專打凸出來的釘子,如果不是那凸出來的釘子就不用擔心挨那榔頭打了。譬如最近流行的陳抗吧,那些帶頭的份子才是警察們首要處理的目標,要不然那麼一大群跟隨著的群眾就算全部逮捕了該往哪兒送呢?還有,就算逮完了這一群然後造成民情激憤,後面還有好幾好幾群哪。
現代的戰爭是先打眼睛而不是比誰的拳頭硬,所以電影裡坦克大決戰的場景可能難以重現了,失去空中掩護的坦克只是直升機的靶子而已;那麼直升機算是扛壩子了嗎?如果對方的防空網還健在的話,少不了防空飛彈的熱情招呼;那麼防空飛彈的罩門在哪裡呢?那就是矗立在各山頭的雷達系統囉,這才是戰鬥、轟炸機群首要對付的目標;對了,還有對方應該還有殘存的戰鬥機呀!那麼機場的跑道怎麼可以讓它保留著呢?
首當其衝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是懂的,所以精明者應是在盤算著如何保存實力,以便能夠發動後續的反擊,那麼甚麼樣的神通才能躲過首當其衝的重擊呢?答案是深藏著的潛艦,那個平時沒有浮出頭來的釘子;那麼潛艦該如何防範呢,聲納應是最基本的,可是先進的潛艦已具備絕氣推進及靜音的能力,所以更先進的偵蒐設備正在研發著;總之,見光死仍是戰場上的鐵律。

誘惑

當行為已經沒有風險上的顧慮,僅剩道德的自我拘束時,如果心裡仍然有隱約想做的事或可稱為誘惑了。個人的行為在風險不同的情況下應有相當大的差異,譬如在無人商店裡行竊易如反掌,那麼順手牽羊的自然變多了;反過來說,店員多過顧客的時候,行為便有所顧忌。
站在防範的立場,降低對別人的誘惑度,或者增加有心人犯案的風險度,都是減少失竊的良方。譬如說打扮入時、濃妝豔抹的總是令人目眩神移,那麼臨時起意的便多了起來;所以聰明人應是增加氣質而不是姿色。再譬如說車子上大鎖,或者停在光亮處,是為了拉長行竊者犯案所需的時間,以及升高行竊曝光的風險,使之卻步。
站在經營的立場,抗拒誘惑才能專心於致力經營的領域,一個人擁有的資源有限,無論哪種誘惑勢必分散其精力,使優勢消彌於無形。譬如說不能抗拒賭博的誘惑吧,不論是真正上了賭場,或者是看到其他行業興盛而眼紅而不務正業的,歷史上多的是晚節不保的教訓。譬如說戮力之暇喜歡來點新鮮的解解悶,東窗事發後身敗名裂的也常聽聞。
《大學》: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如果因為風險高而不犯者,只是忌憚於法治的約束,或者屈服於社會的道德壓力,並不是真正服膺道德的人。誘惑當然是存在的,所以儒家提倡君子慎獨,就是為了打從心底自我約束,講求養心為上而不是假意的營造形象而已。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幸福要自己找

《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飯當然是每餐都要吃的,但飯要自己吃才有滋味;不信的話儘可以試試看,感受一下被人餵食時的那種彆扭。穿衣服、解方便等日常生活也是一樣的,杵在那裏等著別人料理的話,活著就像行屍走肉一樣,有說不出的難受的。
人的皮膚很是奇怪,經常無端發癢,需要三不五時的抓上一抓才會痛快。你有沒有察覺到別人或許樂意幫你抓癢,但通常抓不著養處。要在哪個部位用多大的力氣抓上多久,自己很容易感受,卻很難跟人說個明白,因為抓癢是要一路抓過去並時時自行調整的,未抓之前你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怎麼向人表達呢?
從醫學的角度看,過勞容易短命,但不努力運作的器官同樣容易老化。這好比買了一輛新車後因太過珍惜而少開,結果比正常使用的更短命。人有錢當然可以支使別人提供各種服務,但是將造成四肢不勤的嚴重後遺症,所以聰明的有錢人凡事還是喜歡自己動手,這就叫做養生。
《尚書·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意思是說環境不好的都還有努力的空間,但是自己糟蹋的就無法寬恕了。有時候環境是自己打造的,譬如說尋個伴侶、覓個行業,你說有誰能知根知底的幫你安排呢?其實很多事情跟抓癢類似,只有自己去闖了才知道何時該如何修正,所以幸福還是要自己找的。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自我感覺良好

維基百科說:「扣帽子,又名貼標籤、咒罵法、鬥臭法、井裡下毒(英語:Poisoning the Well),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政治宣傳與修辭手法,也是一種典型的人身攻擊。」。最近常看到、聽到「自我感覺良好」這個說辭,感覺上是一頂特別有效果的帽子,被戴上的很難摘得下來,即便摘下來了別人(甚至自己)還是留著深刻的印象,算是一種很惡毒的咒語吧。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老一輩的人常勸後進要有自知之明,才不至於招人白眼而自取其辱;那麼如果淪落到自我感覺良好的地步,是否表示喪失了自知之明的能力了呢?如果帽子是被人戴的,腦袋瓜應該還是自己的呀。可是有些人自從被戴了帽子以後好像連腦袋瓜都不靈光了呢。
依據心理學的觀點,自我感覺良好是一種行為的合理化過程,讓自己感覺舒服點或者建立心理免疫系統。譬如說被老闆關照了,有些人會深自警惕避免再犯,有些人卻覺得老闆總算看到我了,雖然有些微詞,但應該還是關心我的呀。話說日子難熬,自我復原的能力自然是重要的,才能把日子過得下去;可是危機意識還是不能少吧。
如果自己都不捧場,別人還會在意嗎?或許自我感覺良好也算是建立自信心的起步;可是成功的人士總是進步不怠的,如果習慣於自我感覺良好便會忽略缺失的存在。西諺有言「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如果看不見缺失了是否意味著難再進步了呢?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在霧與霾之間

維基百科說:「霧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維基百科說:「霾(英語:Smog,又稱灰霾 、 煙霧或霧霾,香港稱為煙霞、毒霧 )是一種由固體顆粒形成的空氣污染 ,其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 , 氣象學上稱為氣膠顆粒。」。同樣是懸浮的物質,請問你(除了上中央氣象局查詢外,還)分得清誰是誰嗎?
通常有心人士是不會把心底事寫在臉上的(除非他已肆無忌憚),當大家都把公理與正義掛在嘴上時,請問你分得清誰是誰非了嗎?或許有一種辦法可以分辨是非,那就是探討利歸何處,那些滿嘴正義卻滿懷利益的傢伙應該不是你想支持的對象吧;可是近來專出些損人又不利己的,就不知道該如何歸類了。
柳亞子《題<太平天國>戰史》詩:“成王敗寇漫相呼,直筆何人縱董狐。”。您或許正想問誰是董狐啊?維基百科說:「董狐,姒姓,董氏,名狐,春秋時期晉國曲沃(今山西聞喜縣)人。周大夫辛有的後裔,世襲太史之職,亦稱「史狐」。」。董狐曾寫「趙盾弒其君」,事實上,趙盾非實際弒君者,弒君者乃趙穿也。可是身為國家重臣的趙盾,非但不思討賊,反而另立公子黑臀為君。因此,董狐才會將弒君一事歸咎於趙盾。這是根據其政治責任而書之於史的。
當權者應被課責的叫做政治責任,那麼無權者卻仍思力挽狂瀾的該叫甚麼呢?百度百科說:「氣節是指堅持正義,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 朝聞道,夕死可矣 ”,揭示的是氣節的源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歸納的是氣節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卻是壯遊時”,抽象的是氣節的昇華。」。您覺得政治責任與氣節應以何者為重呢?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寓禁於征

教育百科說:「寓禁於征是加重捐稅,迫使自動停止經營,以達到禁止的目的。」。加重捐稅可以豐厚國庫,又可以迫使不提倡的行為自動停止,天底下怎麼有這麼好康的事情呢?加重捐稅必然招致民怨,除非被加重捐稅的這群人的行為惹了眾怒,遭到大眾的唾棄,否則難以成立。
譬如說提高菸酒的稅捐以降低菸酒消費吧,由於抽菸喝酒都不是善良的風俗,沒有人喜歡二手菸,更不能忍受酒駕的傷害,所以大眾是贊成的;至於那些嗜好菸酒的人得不到大眾的同情,只好摸摸鼻子認了,且為了節省開銷只好降低消費量啦
譬如說提高健保自付比率以侷限民眾看診次數及降低國家負擔吧,沒有人喜歡生病看診的,而老人家看病更是家常便飯,誰人家裡沒有老人需要照顧呢?就算現在還年輕將來也會慢慢變老的,不是嗎?所以這樣的政策必然招致民怨,不可輕易嘗試的。
《尚書.太誓》上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又說:“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這裡所指的天或許不是一般所謂的上天,而是指承天意旨統轄百姓的天子而言。天子(現代改叫政府)善體民意是必然的,唯有民心可用才能長保政權,那麼民心怎麼樣才可用呢?那是因為你能體察人民的需要與訴求,所以贏得萬民的擁戴。
《宋史·嶽飛傳》:“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謂存乎一心可能是智,也可能是仁。以戰術言,智的比重多些;以戰略言,仁反而是最重要的了。也可以說智取是資本主義的手段,而仁政是社會主義的本質,那麼到底哪些政策可以寓禁於征呢?將考驗為政者的存心了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時機

「時機歹歹」是河洛人常用的口頭禪,意指景氣很差。時機歹歹已經很多年了,應該做些甚麼以便安度呢?有說應省吃儉用的,有說應從事副業的,也有說該移民了,早年的河洛人不就是這麼渡海來台的呀;個人覺得時機歹歹應是共體時艱的時候了,孤掌難鳴的話,眾志或可成城。
其實時機不應只有歹歹這一個面向而已,任何時期都有成功與失敗的人,端看你下手的時機是否正確。譬如俗話說「強摘的瓜不甜」,好不容易把瓜苗養大了,開始結果了;可是如果瓜還未成熟就被強摘下來的話是很難下嚥的,還是耐心的等候適當的出手時機吧。
譬如俗話也說「打鐵趁熱」,常溫下的鐵是打不動的,努力煽火加溫後也只有維持火紅的那一小段時間裏才打得動;如果沒有把握住時機的話,就需添炭煽火再加熱一回囉。趁熱施作的活其實還有很多,例如糖果、玻璃、料理、民意、選舉、…。
都說多下圍棋能長智慧,棋理裏確實可以找到啟示:圍棋的規則是每次只能輪流下一手,可是想下手的地方很多,你的重點應也是對手的重點,那麼該以何處為先呢?答案是以適合處理的裏頭利益最大的為先。大部分人或許覺得利益最大應最優先才是,其實利益雖大但時機不對的話縱然下手也是無益的,很可能把你困住裏頭反而積重難返了。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心無旁騖

朱子在論〈小戴禮·祭義〉裡批評道家說:「今之道家,只是馳騖於外,安識所謂『載魄守一,能勿離乎』!」。儒家提倡禮教,而《禮記》者《禮經》之記也,所以歷代大儒對《禮記》頗多傳注;道家講求抱元守一,與儒家的《大學之道》等修身養性的方法本來是旨趣相通的,可是傳到宋代以後大概漸行漸遠了,所以朱子才會有馳騖於外的批評吧。
別人的批評或許只是別人的看法,那麼道家對於馳騖的見解又是如何呢?《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駕青龍以馳騖兮,班衍衍之冥冥。”。看來道家比儒家瀟灑多了,除了抱元守一的基本修持外,還可以靈魂出竅、神遊太虛哪。如果真理只能有一種,那麼這個對「馳騖」的爭議孰是孰非呢?
如果依照理則學的觀點,這是收斂法與擴散法之爭。假設雙方站在同一個觀點出發,一個往內收斂、一個往外擴散,看來是難有交集的了。如果依照科學的觀點,這是歸納法與演繹法之辯。根據經驗,兩者各有運用之妙處,也各有斬獲,好像不太需要硬行分出誰優誰劣的呀。
幸好學術是自由的,所以我們可以樂當個自由人。也就是說需要心無旁騖時,當記取《大學之道》的種種修身養性方法;而需要自由冥想時,當然就駕青龍以馳騖兮,班衍衍之冥冥啦。還有,佛家還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網路依賴

網路的便利性不是前人可以想像的,所以滿街都是滑著手機的人們。手機可以呼朋引伴,可以預訂餐飲娛樂,可以隨時找人打屁,還有看不完的影片、玩不盡的電玩。可是如果網路突然不通了,有人因看不到新聞而發呆,有人因找不著資訊而苦惱,有人因連絡不上友人而跳腳,最重要的是有人竟然找不到娛樂的方法了。
網路突然不通的後遺症很多,其中最嚴重的當屬無聊了,無聊得搓搓手、搓搓腳。無聊當然是很難過的,彷彿度日如年;其實無聊是一種驅動力,為了稍微有聊些就必須動動手、動動腦。人類的手與腦是很奇怪的器官,當你開始用它時便顯得逐漸靈活,不似從前的愚鈍了,而且越用會越來勁的。
俗話說山中無歲月,那是因為山中無網路,甚至連電視也看不著(電話好像也是時通時不通的);那個本來終日滑著手機的忙得不可開交的人,突然無端的多岀不勝數的時間來,真是無聊透頂了;可是很奇怪,這般無聊的人為了打發時間,開始做起本來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做著做著卻把時間給忘了,但好歹完成了平地裡始終完成不了的事
話說神仙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也就是不受文明的麻痺。網路當然是文明的產物,而且是那成癮最深的,當你用上它後只會越來越愛,無法自拔的;那麼無網路的生活會是一種沉澱,讓你的心靈從深沉的麻痺中解脫,再次回到單純的快樂、滿足與自信。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預備動作

有沒有注意到小鳥起飛時須先稍微蹲下身子,然後躍起並展翅飛翔(如果不那麼蹲一下可能飛不起來)。還有跳高選手等需要急促加速的,起跑前也會出現慣有的預備動作。甚至於有些人吃東西時還會先把舌頭伸出來,好像要迎接食物一般;或許這是一種演化的遺跡,譬如爬蟲類獵食時是以舌頭當觸手,率先纏住獵物的。
《精忠岳傳.第三七回》:「三軍未發,糧草先行;目今交兵之際,糧草要緊。」。古時候打仗都是這樣子的,飢餓的兵士就沒有力氣打仗。例如著名的官渡之戰,當曹軍放火燒了袁紹屯在烏巢的糧倉時,便已注定了此戰的結果。還有孔明七出祁山伐曹魏,也是上演了很多齣關於糧草的戰事。
即便時至今日,世界首強的美國發動一場戰爭還是需要花費數月集結各種資源及人力,才能一鼓作氣打敗敵人。就拿年前中印對峙洞朗邊界的事件來看,中方動員的預備動作明顯優於印方,擺明著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進行這場局部戰事了,事實證明印度後來果然撤軍了。
預備動作事關重大,可是預備動作也可能洩漏軍機,大量動員資源及人力是很容易被察覺的,只是無法判斷何時真正爆發,說不定只是擺出樣子來以便於外交上決勝。商場如戰場,通常從主要廠商與協力廠商間的互動(預備動作),就能猜測出未來產品的發展方向了。

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有病當醫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這樣的說法或許太過嚴厲,可是現代人常患「寡人有疾,諱疾忌醫。」的卻是不爭的事實,為甚麼會這樣呢?或許是生了不體面的病、或許是忙到忘了、或許是成藥方便買、又或許是覺得身強體壯小病無妨吧,總之就是不怎麼愛看病。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博善化之虛名;潰敗決裂乃至此;養癰貽患;我之謂也夫!”。小病養成大病看來也是古來就有的行為,或許剛開始時感覺不出來這是會要命的,所以不怎麼在乎,可是等到病入膏肓,想醫治恐怕來不及了。古今多少名人就是這樣斷送掉了的,殊痛惜哉。
身體有病或許比較容易察覺,很多時候患的是心理疾病不痛不癢的,可是傷害程度比起生理疾病有過之而無不及。譬如很多患憂鬱症的,都是要到很嚴重了才被親友發現,才去就醫。值此工作壓力日沉的當下,實在有必要培養些警覺心,用來發現自己是否生病了。
按說人類是高等有機體,必須依循高等有機體的養護模式,那就是必須依靠平時的保養,所以有病即當醫。據說壁虎的尾巴掉了,還可以再長出來;螃蟹的腳斷了,也是長得出來的;鯊魚的牙齒掉了,也可以源源不斷的補上;人類的身體最是差勁了,甚麼都不行的,要不是醫學發達怎麼能長壽,所以如果有病不醫,那是活得不耐煩了。

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三折其肱

成語詞典說:「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歷多,自能造詣精深。」。或許古時候的醫術不甚要求,竟然說三折肱知為良醫?依我看,三折肱知為好病人還差不多,要不然就再多折肱幾回吧,然後只限於醫治折肱的病人。
或許古時候的感染還不太嚴重吧(那時的細菌還不夠厲害),要不然就是古時候的人比較耐命,被感染的還能靠自己的免疫力痊癒起來,否則以古時候的衛生習慣應很難避免傷口感染的,你說是不是呢?。記得小時候還可以看到很多拳頭師傅開的專治跌打損傷的店,隨著時代的進展,只能治治(推拿)落枕之類的肌肉拉傷了。
人本來就很容易犯自以為是的毛病,如果三折肱知為良醫的話,多選幾回總統的說不定都可以出來選總統了。通常為人服務、治療、建造的不會(也沒空)告訴你營生的竅門,這好比經常拜訪醫生治感冒,從沒聽過因此能成為醫生的;可是有些人就認為學著認識些藥物,就可以自行到藥房買藥去了。
《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三折肱知為良醫這類的成語故事或許就是很好的例子,用來說明自我判斷的重要性。小時候還聽說過武俠小說看多了,竟然有人因此想上山拜師學藝的;或許你會說沒有人那麼笨的啦,那麼媒體偶而刊登某某知識份子被詐騙身家的消息又從何而來的呢?

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大言不慚

《論語·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宋·朱熹注:“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踐其言,其不難哉!”。如果大言而不慚的,依朱熹的解釋為無必為之志;可是當事人慚與不慚該如何判斷?或者說當事人的理念為何有機會解釋清楚嗎?那麼是不是講大話的都可以批評為大言不慚呢?
在輿論界,被稱為大言不慚的早已司空見慣,只要懷疑你做不成所說的那件事,就可以套上這個帽子了。而那個被說是大言不慚的,可能真的是自知無能力實踐,存心唬弄人而不愧疚的;但也可能是滿懷理想,能力雖不足卻心嚮往之,希望號召同志一起打拼的呢?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這個意思是說當時的孔氏雖有心提倡仁道(王道),卻不被重視短期利益的為政者所重視,所以被一般人(門吏)視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那一群人;那麼孔氏族群雖倡大言,自己卻不會覺得慚愧,反而是孟子所謂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了。
當初在君權仍盛行的年代裡提倡民權的,若依朱熹的解釋看起來好像變得有些說不通:他們想做的事情是真的很難成功,卻不是無必為之志,而先烈們雖犧牲了,可是跟隨者卻大有人在,到最後還是成功了。所以倡大言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或許應依言者的理想及聽者的認同度來判斷了。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捉襟見肘

《莊子·讓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捉襟見肘的意思是說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來。形容衣著已不足以完整遮蔽身體。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十年的時間不算短,古時候的衣料又沒有號稱百年不爛的化纖,該壞的早就壞掉了,以至於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看問題需命中核心,提到衣服只是一種比方,所以應該是指經濟拮据,無法應付日常所需的情況;十年代表這種情形已經經歷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也就是說可以騰挪應用的也早就被吃乾抹淨了,僅剩一副空架子擺擺樣子而已,再下去連恐怕連場面都要穿幫了。
話說經濟不佳應該早就有感覺了,只是找不著人才、提不出妙方才會延宕著。人才也不見得完全沒有,只是青黃不接或者擺不對位置,發揮不了作用而已。最怕的是教育政策從根敗壞,學與用串不到一塊兒,導致人才供需嚴重失衡,才會缺的找不著,不缺的卻剩下一堆。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于期;否終則泰。”。中國人很聰明但似乎也很健忘,歷史教訓不見得管用,只有壞到底了才會記取教訓。也就是說捉襟見肘還是有衣穿的,直到真正沒得衣穿了才會徹底醒悟而重新振作起來。若從古今歷史來看,故事好像都是這麼演的。

真知灼見

「莊子」的圖片搜尋結果
傳說中的聖人除了耶穌、達摩等少數聽說過曾經施行聖蹟外,表面看起來好像就是個平凡人,沒有體力過人或者法力過人的特徵,那麼這些聖人究竟有甚麼不同於凡人的特性呢?我覺得或許是超越常人的觀察力與影響力吧,也就是說能看出歷千年而不朽的價值觀,堅苦卓絕的使命感或者非凡的號召力。
譬如說孔夫子好了,都說儒家思想是中華思想、文化的代表作,即便兩千年後仍有諸多政治家、企業家奉為圭臬,可見其深遠的歷久彌新的價值觀了。可是歷史上記載孔子因眼見()國內不能行正道,只得周遊列國倡導其儒學時相當的不順遂,還曾困於陳蔡差點餓死呢。如果孔夫子不能深刻的影響其弟子,所謂儒學早已絕跡了吧。
再譬如說孔夫子景仰的老子好了,所著的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其實老子也只有一部道德經被留傳下來,可是深讀過此經的人窮其一生大概只能領略其中的一部分,便已受用無窮了。真的很懷疑這樣的曠世經典竟然只是出自一人所為,實在弄不明白老子是如何思考而得的(更難想像這會是出於何方神聖的教導)
大家都知道孔夫子百年之後儒學出了一位繼聖孟子,也知道老子後來傳道於莊子;可是他們並非處於同一個年代,根本是碰不著面的(連師承傳授的機會都沒有),那麼其學說是如何傳承的呢?所以孟子、莊子應是個識貨的人,或者說是有慧根的,看得出這是難得的學說,還知道如何消化、如何發揚它。
有時候理念領先當代太多了,便不能得到當代的認同,所以真知灼見的意義在於提倡而非立即能實行。如果所倡之說沒有足夠的價值,當代都沒人理了,遑論傳諸於後世呢。所以像儒家、道家學說這般能行隔代傳承的,當然是貨真價實的真知灼見了。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膽小鬼博弈


維基百科說:「膽小鬼博弈係指兩名車手驅車對撞,誰先害怕而轉彎的就被恥笑為『膽小鬼』,但如果兩人都拒絕轉彎,任由兩車相撞,最終誰都無法受益。」。這樣的博弈其實有點像俄羅斯輪盤,都是在賭命的,可是就有人覺得當膽小鬼竟然比死還要難受,寧可一頭撞死算了。
俗話說:「斷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就無人做了。」。若以此推論則「膽小鬼博弈」算是既斷頭又賠本的生意,這就很難理解為何會流行了。勉強歸納的話,這應是面子/排行之爭,贏的人可以當這個圈子的老大,如果不幸全掛了就安排下一場,直到產生了老大;果如此則這個圈子的折損率未免高了些,你必須考量是否還留在這個圈子,以免小命不保。
如果不是排行之爭,那麼只能算是意氣用事了。譬如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最好面子了,再被有心人那麼一激,自然就上鉤了;所以必須小心那位有心人,或者說是陰謀份子,他正在安排一個可以操控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的局,好遂行他的企圖;此時最好的謀略是設法拆穿他的陰謀。
已經知道是陷阱還要掉進去的,如果不叫笨就不知道要叫做甚麼了。膽小鬼博弈或許有著不盡相同的長相(通常陷阱周邊會有偽裝以免遭人識破),但是損人不利己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稍具知識就應該看得出來;如果自己看不出來,經人告誡仍一意孤行的就不只是笨可以形容的了,應當叫做強驢。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心境的調適

晉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這句話好像經常縈繞在自認為懷才不遇者的心靈某處,或者被當作這類朋友相互間的問候辭;問題是這五斗米還真是生活所需的,豈能不食煙火而得離群隱遁乎?話說其實陶淵明本來就是個貴族,至少是生活無虞的,所以自然比尋常人等率性的多囉。
為甚麼吶喊著不如歸去,因為覺得自己正在與一群笨蛋共事嗎?笨不笨其實沒有絕對值,記得有句話說:「天下皆呆,以不呆者為呆。」,如果普世價值就是如此能奈之何?所以俗話才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所謂人不轉心轉就是指仍待在原地但心境已自我調適過了的。
譬如說當個老師吧,整天哄著一群調皮的要死的小屁孩,而有些家長的心思竟然跟他的小屁孩還是一掛的,跟著瞎起鬨呢。其實社會上敢拼命去創業的偏偏就是那群成績不怎麼樣的長大後的屁孩,你說不肯讀書的教他些心靈啟發、思想活化的竅門有甚麼不好呢?都說教學相長嘛,說不定你也跟著腦筋開竅了、心胸霍達了呢。
譬如說景氣不佳、百業蕭條吧,這樣的日子的確難過;可是你有沒有聽過天下板蕩時正是群雄爭霸的時機呢?這好比森林失火了,燒出了一大片天空來,而這正是小樹萌芽的絕好時機。景氣壞透了其實就是表示目前正在景氣的谷底,你說接下來會是甚麼呢?
佛家說相由心生,當你心境調適成某類人,你的長相就逐漸演化成該類人應有的樣子了。而物以類聚,這類人的朋友就會相繼露面,成為共同打拼的好夥伴。如果你只是慣於嘮叨,那麼不久就會有一群同樣喜歡嘮叨的伴了,你說憑著嘮叨能弄出個甚麼局面來呢?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夜色為幔地作床,數著星星入夢鄉。

據說文明世界的失眠人數已達人口的三分之一,光是台灣壹地的安眠藥年消耗量竟數以億計。那麼多人夜夜數著綿羊,數到旁人的是非,再數到國仇家恨,越數越是煩惱身體怎麼吃得消呢?據說春秋時候的宋國曾有野人獻曝的故事,失眠既是文明世界的通病,說不定當個野人或可根治之呢。
現代人想當回野人或許已很困難,露個營總可以吧。露營當然需要打野食,一般人總是烤個肉啊甚麼的,離不開文明世界的路數,其實採些野菜燉鍋湯才是野人應有的行徑。別以為神農嘗百草是很容易的,如果事先沒有瞭解何謂野菜,極可能食物中毒的,而山野間想叫部救護車可能會有些困難;還有現代人離不開肉食的,別忘了帶些肉好下鍋,如果肉不方便帶的話,帶些小魚乾也行(如果你會打獵,現捕的當然更新鮮了)
折騰半天好不容易天色漸黑,天晚了其實才是野營的重頭戲,難得遠離文明世界的你怎麼可以不數星星呢?數星星也是有學問的,否則分不清河漢與斗指多麼掃興啊;外行的買份星座圖也可以,一回生二回熟嘛。都說好眠應夢周公,今夜偏不造訪孔、孟等大聖賢,只盼織女與牛郎來閒聊,述說些浪漫點的故事。
你有沒有覺得那些一同露營的,好像變得比較親切有禮些。是不是文明世界裡太多算計了,總須戴個面具比較能防暗算,而現在大家都把面具忘在家裡(反正互相沒啥利害關係),好像變得比較好相處了呢?其實常戴的那個面具,你自己好像也不甚喜歡的不是嗎?那麼孔夫子説的「禮失求諸野」會是指這個意思嗎?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君子惡居下流

《論語·子張》:“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這個課文小時候必然學過,可是還不曉得含意是甚麼,只是背一背以便應付考試罷了;長大了、成熟了,回頭再來看看這個論點,歷經時空演變之後還有意義嗎?百業的最下游應該就是指服務業了,確實承受著所謂天下之惡的百般挑惕,可是裡面真的沒有君子人等嗎?
在古時候,士農工商之首當然是士了,那麼「士」指的甚麼?學術界抑或政府部門呢?那時的下流是指商人嗎?封建時代唯有讀書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現今已是工商業鼎盛的時代,工商鉅子主宰著大部份的社會資源,早已成為讀書人跟隨的對象了,好像一點也不覺得惡啊。
更有甚者,報端偶而發表某某教授、大官轉任某大企業要職,如果切合實際的話還會傳為美談,而真正發揮功效的還被奉為經典呢!可見得工商業早就不是下流惡地了,能攀得上的還真不簡單哪。
再說政府部門最直接面對民眾的是基層公務人員,他們任勞任怨任謗,政府鼓勵還來不及,怎忍心說是君子惡居的下流呢?假如有人立志要到基層服務以淬鍊身心,是不是符合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呢?這樣算不算得上是個君子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所謂的價值觀是會隨著時代轉變的,孔子所說的君子惡居下流或許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但是到底適不適合當代的價值觀還是需深入思考的;所謂的讀死書才是食古不化的呀,所以有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此之謂也。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回家的感覺

近來有一回夢到找不著回家的路,而且竟然想不起來家究竟在哪裡,正在我急著到處尋找時,鬧鐘突然響起來了。還好那只是個夢,那種感覺很是不安,說不出的失落感;那麼家到底代表甚麼意義呢?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安歇處,一個熟悉的所在,還是那不能失落的
需要回家的就表示你是在外打拼的人,忙了一整天,累了,無論如何也要趕回家去充電一下,不然明天該怎麼辦!或許有人說可以住旅館啊,出差時不都這樣;可是你的身體好像會認床,你的情緒可能無法放鬆,還有少了家人才能給予的溫馨…。
家當然是溫馨的,可是有些人偏偏不想或不敢回家,難道說是家裡出了甚麼妖怪?家的溫馨其實是培養出來的,一棟精心布置的房子不會自動長出溫情來,只能說是幫助醞釀氣氛;如果家裡的祥和氣息沒人重視,常把在外頭受的氣帶回家來,才會累積成妖怪的,而這樣的妖怪如何化解其實你應已心知肚明。
如果現在的家不在家鄉裡,表示家鄉那邊還有一個老家,一個充滿兒時回憶的地方。人有一種特質,年紀越大越會想起老家的種種故事,越是充滿落葉歸根的懷想;可是老家也是需要(三不五時回去)經營的,否則當你老到已無力做事,想回到老家重溫舊夢時,才驚覺那兒已是一片荒蕪。

喝了這水的還要再渴

耶穌在<約翰福音>裡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對於這段經文我始終有些疑問,如果喝了耶穌所賜的水然後疏於參加禮拜,是否還是永遠不渴呢?如果不是的話,那麼與喝了這水的有甚麼兩樣;如果是的話,那麼喝了耶穌所賜的水就不用再經常參加禮拜了嗎?(反正已經不渴了嘛。)
信奉宗教自然有其一番道理;先不談宗教的,我們日常所經歷的事其實都是「喝了這水的還要再渴的」。譬如三餐、譬如睡眠、譬如狂歡、譬如感傷,都是一再進行的,好像沒有一樣是永遠有效的;等等,這些好像都是現實層面的,如果換成真理層面呢?譬如說「信耶穌得永生」,好像就比較沒問題了,因為你必須永遠信奉耶穌才能永遠得永生。
或許就是這樣,人們喜歡追求真理層面,追求永恆的價值。可是所謂的真理真的存在嗎?維基百科說:「真理通常被定義為與事實或實在相一致。然而,並沒有任何一個真理的定義被學者普遍接受。」。意思就是說所謂的真理其實沒有絕對的,信者恆信而不信者恆不信。如果有一天你信的真理被推翻了,你可能會很失落,所以當哥白尼推翻了地球中心說時,被教會人士狠狠的修理了一頓。
其實站在科學的立場,你必須暫時放棄宗教的立場,因為所謂的真裡經常被推翻,而你必須相信新證實的理論,即便這些理論與你信奉的信仰相違背。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人類發現的真理只屬於宇宙的真理的一小部分(可能還包含一些假象),而某宗教的真理只是人類真理的一小部分(當然也包含了一些假象)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散佈與固著

維基百科說:「沉積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將其他岩石的風化產物和一些火山噴發物,經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沉積、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維基百科還說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積岩,也就是說風化、侵蝕、搬運等散佈作用與沉積、成岩等固著作用竟左右了地球地表的形成與樣貌。
成岩作用需要很長的時間,通常以千萬年起算;或許你會說那樣的事情太久遠了應與我沒有太大的關係,可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子嗎?《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那麼約定俗成的風俗與你應有些影響的吧;其實風俗或多或少約束了你我的生活,而這些風俗依然是靠著散佈與固著作用逐漸形成的。
不談眾人久遠的故事,談談自己本身的經驗好了,你有沒有受到流行音樂、服飾、風氣的影響而改變了你的習性呢?這些事情又是怎麼造成的?都說網路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其實網路就是最有效的散佈工具,當你日夜浸淫網路時,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潛移默化了,或者說很多觀念已在你的意識裡固著了。
同樣是散佈與固著的作用,有時可以形成寶石,但絕大部分只是生成無甚價值的普通砂石,這好比同樣受教育卻有人才與尋常人等的差別一樣。你聽說過水晶與瑪瑙的分別吧,它們的成分其實是相同的,只是成長過程裡有無結晶的差別而已(可是價格卻差很多)。或許人們也可以練就一種選擇性的固著,讓自己的氣度純淨化,接受該要的而排除不該要的,就像水晶那樣。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學習始末

現代人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小孩,所以幼稚園差不多是托兒所的延伸。上幼稚園的幼兒通常以哭鬧著黏著媽媽不肯入園為起點,老師們也以哄小孩的手法著稱。幼稚園其實不教甚麼學問,主要是訓練幼兒遵守團體秩序及簡單的自我照顧。幼小的心靈應是純潔的,像一張白紙,就因為太過空白了所以問的問題特別的多,老師們窮於應付多半不假思索的便回答了,反正遲早會忘記了的。
小學的教育就不同了,這是個重要的啟蒙階段,正在學著辨別是非與邏輯的時期;可能是判斷能力還不足的緣故,老師的話全成了權威的聖旨一般,竟比爸媽的言論管用多了;而心靈的那一張白紙就這麼一筆一畫的被填補了起來,據說人格就是這麼被塑造出來的;重點在於其中有一大部分是被老師們捉著小手畫上了的。
中學的教育似乎是最灰暗的一段了,為了搶個好學校讀,家長聯合老師們逼迫著學生填鴨,小小的腦袋瓜被塞滿了一缸子不太能消化的物事;據說能夠塞得越快而於考試時倒出來越完整的便是最優秀的學生了;那麼你說心靈裡的那一張紙會被塗描成何模樣呢?
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了,教授們好像是比較喜歡出些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考試時還有open book的呢,好像不是這樣的話就會被認為學問不夠高明的呀。學生不再被填鴨,一時可能會覺得不太習慣,可是不一會兒就覺得舒服多了;閒著也是閒著,學生才會開始思考到底該要學些甚麼呢?或者學著甚麼才是有意義的?於是心靈裡的那一張紙開始自行抹去一些自己不甚喜歡的,添些喜歡的。
時光飛逝,很快就畢業然後就業了(如果沒有甚麼意外的話)。此時如果你的老闆很忙,是不可能給你太多指示的,你會覺得沒人給你出題目該怎麼寫答案呢?可是業績目標又訂得那麼高,天啊,頓時覺得滿天捉瞎無所適從。其實就業以後就是要自己找問題,自己給答案,然後評估到底解決解決了沒?沒有的話又該怎麼辦?那麼你說心靈裡的那一張紙經過無數次塗塗改改的又是成何模樣了呢?
學校終有畢業的日子,就業當然也有退休的一天,退休後的人如果無處發洩的話就容易話多,或許是為了刷存在感吧;可是,昔日的豐功偉業真的還有人讚賞嗎?熟悉的人事物好像只會日漸凋零吧。如果歲月的洗禮夠練達,處世的智慧夠昇華,那應該像潑墨山水般只能是寫意的,那麼心靈裡的那一張紙將會褪色成黑白漸層的,整個人也會放空至不再嘮叨擾人為止。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路怎麼是彎的

現代人除非宅在家,否則必然是要出門在外辦事的,您是否發覺到想要前往的目的地通常都是七彎八拐才能到達的呢?這是否表示路很少是平直的,這到底為甚麼呢?舉例來說,就算是完美規劃的圓環型、八卦型城市,路還是彎的;看來只有棋盤狀城市才有筆直的道路,可是真的有這種城市出現過嗎?恐怕只能有其中的一部分是棋盤狀的吧。
除非我住在路頭,而要去的地方就在路尾,否則就算是在典型的棋盤狀城市,拐幾個彎也是在所難免的。路不是為個人開的,所以沒有辦法符合每個人的心願,不是嗎?還有路線的規劃必然受限於既有的地形、地物(私人財產),只能是彎的;更有甚者,某些城市為了改善交通,設定了一堆單行道,讓那些本來可以直達的,須改為繞個圈才能到。
城市裡需要拐彎,那麼城鎮間呢?除非能把相近的城鎮串成一直線,否則應是星狀排列的,也就是說城鎮間的路當然也是彎的。還有,除非在平原上,而且沒有河流的阻隔,城鎮間的路依然受限於地形、地物的干擾,所以只能路隨山轉、隨水迴了。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所以高速公路通常是採取高架的,高來高去的跨越所有障礙;話雖如此,高速公路仍然是微微彎曲的。
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幸好人是最能適應環境的了,有需要時自然知道要轉彎。有形的路都難弄直了,無形的人際間溝通的路更是難直,甚至於本來沒有溝通管道的還需要自己想辦法找路溝通。七彎八拐的路或許有些作用,要嘛忍受它鍊練個人心性,要嘛想通了設法改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