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心境的調適

晉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這句話好像經常縈繞在自認為懷才不遇者的心靈某處,或者被當作這類朋友相互間的問候辭;問題是這五斗米還真是生活所需的,豈能不食煙火而得離群隱遁乎?話說其實陶淵明本來就是個貴族,至少是生活無虞的,所以自然比尋常人等率性的多囉。
為甚麼吶喊著不如歸去,因為覺得自己正在與一群笨蛋共事嗎?笨不笨其實沒有絕對值,記得有句話說:「天下皆呆,以不呆者為呆。」,如果普世價值就是如此能奈之何?所以俗話才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所謂人不轉心轉就是指仍待在原地但心境已自我調適過了的。
譬如說當個老師吧,整天哄著一群調皮的要死的小屁孩,而有些家長的心思竟然跟他的小屁孩還是一掛的,跟著瞎起鬨呢。其實社會上敢拼命去創業的偏偏就是那群成績不怎麼樣的長大後的屁孩,你說不肯讀書的教他些心靈啟發、思想活化的竅門有甚麼不好呢?都說教學相長嘛,說不定你也跟著腦筋開竅了、心胸霍達了呢。
譬如說景氣不佳、百業蕭條吧,這樣的日子的確難過;可是你有沒有聽過天下板蕩時正是群雄爭霸的時機呢?這好比森林失火了,燒出了一大片天空來,而這正是小樹萌芽的絕好時機。景氣壞透了其實就是表示目前正在景氣的谷底,你說接下來會是甚麼呢?
佛家說相由心生,當你心境調適成某類人,你的長相就逐漸演化成該類人應有的樣子了。而物以類聚,這類人的朋友就會相繼露面,成為共同打拼的好夥伴。如果你只是慣於嘮叨,那麼不久就會有一群同樣喜歡嘮叨的伴了,你說憑著嘮叨能弄出個甚麼局面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