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白板


一群人想討論事情時最好是使用白板,譬如說要出去旅遊,大家把想去的地點推薦出來,每個景點個別介紹或共同討論,最後再來表決決定。在這個過程中白板是不可或缺的,它讓我們看到共同的資訊,交換意見(塗塗改改)進而形成共識。換個角度想,假如沒有白板,要怎麼進行這個過程呢?每個人皆拉大嗓門抒發己見,但是其實聽不進別人在說些甚麼!

白板有甚麼特色呢?一開始它就是空的,代表沒有主見,十足的客觀。接下來,你怎麼寫它就呈現甚麼,十足的忠誠。再來,塗塗改改完全接受,十足的虛懷若谷。最後當你把它擦乾淨就還原成空白,可以再度使用。

白板有甚麼不方便呢?首先需要把資訊一字一字地寫上去,擦乾淨得費些功夫,有結論了還須把它抄下來才能保存。此外,板面大小也有限制,想多寫一些就須先擦掉一些;現在市面上已有電子白板可以克服這些不方便,或者用一套電腦來模擬白板,資料型態甚至可以多媒體化。

為什麼特別要提到白板呢?其實跟專案管理有關,對專案管理有涉獵的人會發現下列關於白板的用途:

溝通
專案管理首重溝通管理,前面已提到白板對溝通的幫助,各位可以回想一下你所看到、使用過的會議室,有那間是沒有白板的!再回想一下,有那間教室是沒有白板的!道理很簡單明瞭,白板就是會議室、教室的最主要設備,沒有它就不像樣了。那甚麼時候會使用會議室、教室的白板呢?答案也很明白,人越多就越難說的清楚,不管你是多向的討論或單向的傳授,白板永遠是最好用的工具。

計畫
專案管理需要做很多計畫,做計畫就是從無到有、大到小,詳細的把過程推演過一遍。這過程與白板的特色是巧妙吻合的:從無到有、自在發揮、一再修訂、重復使用。試想你要擬個計畫,沒有白板,就像打個草稿連張白紙都找不到,會不會覺得腦筋打結了呢?

跟催
有時候你會發現某些場合掛著白板,但是不在會議室或教室,而那些白板多半劃好表格,不像是用來做討論的,那你已發現白板的跟催用途了。基本上白板的用途還是在溝通,這類白板要溝通的訊息是你已經被釘上了,你必須對表格裡的某一行事情負責,它的到期日(Due_Date)宣告你還有多少日子可以逍遙自在,必要時你還必須在那一行寫下最新情況,好讓你的老闆放心。

以上講的都是實體的白板,而那麼好用的東西自然可以衍生出虛擬的,像是網路會議、MSN等。此外,我覺得承襲白板的特性對個人的經營也很有用處,譬如能傾聽並接受別人的意見;譬如不管前一個案子有多亂、多糟,(心情整理好)把它擦乾淨了,就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行動的決心


老趙很想來一趟單車環島旅行,以表彰自己的行動毅力與赤子之心,大學畢業時本來很有機會,被兵單打斷了;退伍時又有此想,被難得的工作機會打斷了;工作不順心時又動了這個念頭,但是想到時機歹歹,請了長假之後職位會不會有妨礙;乾脆把工作辭了吧,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但是會不會從此便失業了呢;結婚後百廢待舉,怎敢作興此想;到退休了總可以吧,奈何時不我與,好漢已難復當年之勇!

老錢常覺得為五斗米折腰,實非英雄本色,好漢當即起創業以白手起家;但是沒有含金湯匙出世的他,需要籌措第一桶金,而這一桶金著實沉重,足足花了十多年才稍有模樣;但是時局似乎難有昌盛,倒店收山者時有所聞,老錢心思所存者皆辛苦錢,莫要付了流水,再等等吧;但娶妻生子、親友應酬皆須使錢,老錢的那一桶金好似裝在漏斗裡,越來越不稱頭,直到退休只好勉強充作養老金!

老孫性情和順、胸無大志,喜好蒔花植草為樂,偶得一批珍烯品種,心想好種難得當好生摘培之,於是大肆整地並搭建網室以對,因工程浩大總是蹉跎時日,待完工時卻發覺該批種子已腐敗難發。

老李資質平庸、家世尋常,書讀不好又無技藝,找不著工作只好當個小販沿街叫賣;因本錢微薄只能競競業業以免衣食無著,復因心機不深只得誠實經營,卻因此經營出一群老主顧;笨拙的老李事情弄久了總還是有些靈感,便應用在生意上,不順手便一再改善,長此以往竟也玩出名堂成為一方殷實商賈。

話說天使們畏懼的所在,傻瓜一步便衝了過去;想做便去做或許才是成功之道,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成敗


俗話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反過來說如意率只有一至兩成,大牛說:『為什麼這麼低呢?我每天吃飯、睡覺很少事是不成的呀!』,小喵說:『真的呀,我釣魚十次中一次就算很不錯了!』,請問到底誰對呢?

小時候練習作文一定寫過『失敗為成功之母』,大概離不了國父革命十次才獲得成功,愛迪生歷經無數次實驗才發明電燈泡的故事,也都明白失敗可以累積經驗的道理;但有些事情做錯了會得到原諒與鼓勵,有些事一旦做錯就會被修理個滿頭包,何以故?吃飯、睡覺等每天必做的活怎麼容得下失誤,只有那攻城掠地、開疆闢土等新突破才有多方嘗試的空間。

俗話常說:「吃燒餅那有不掉芝麻的。」,芝麻確實容易掉,卻是無傷大雅,假使連燒餅也會掉就有些傷神了。失敗雖可以累積經驗但失敗的成本仍需面對,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屢見不鮮,所以說成功之前仍需要有面對失敗的風險管理;如果做任何事都要押上全部身家性命的話,大概好事過不了三回!

諸葛武侯在《便宜十六策》教令篇有云:『不教而戰,是謂棄之。』,教場上的失敗可能受點責罰、可能有些鼓勵,卻是累積經驗之道;然戰場上的失敗輕則致殘、重則喪命,縱然可累積經驗已無大用處,所以失敗為成功之母仍須看場合,平時若不把握機會勤加演練,待上戰場時命都沒了,再寶貴的經驗僅供後人參考而已。

歷史上有很多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典故,例如項羽、孔明、關雲長等。英雄事跡固然值得崇拜,但並非當事人的意圖,在失敗當時只有刻骨銘心的痛苦,歷史將如何評斷實非當事人所能預見,只能作為鼓勵後世奮發向前、明知不可為而為的道德勇氣。活在當下的我們仍應以失敗為鏡、成功為目標。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溝通


天地萬物凡是活著的基本上是通透流暢的,空氣不能通則生瘴氣,水不能通則成死水,道不能通則貨不能流,人不能通則猜忌生,理法不能通則社會敗壞,氣血不通就要大病一場了。

要如何才能通呢,對水而言先有溝才能通,對空氣而言先有洞才能通,對交通而言先有路才能通,對道路而言先有橋、隧道才能通。基本上通是目的,溝、橋等皆是手段。

溝通為專案管理中最繁重、最緊要的工作,溝通不良則所有的團隊合作,主客互動都出問題,所有的專案管理作為皆遇阻礙,這個專案就做不下去了。人際間能互動溝通,凡事總還有得商量;若不能溝通,輕則敵視重則交兵。

要溝通,先通語言,再通文化,終通協定。語言不通則雞同鴨講,文化不通則非我族類,協定不通則生意難做。現今的地球村已具備了溝通的基本條件:語言方面英語幾成了共通語言,文化方面總有地球村概念與文明共識,協定方面在WTO推動下亦由各國互簽貿易協定。

通是通了,但是暢通程度仍然有別,譬如說海峽兩岸同文同種,通暢的華語勝過不甚流利的英語,根深蒂固的中華文化勝過地球村共識,再加上ECFA已順利簽訂,暢通程度非其他國家可比,這絕對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溝通優勢。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堅持


孟子云:[ 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小時候讀到這一段時感觸很深。孟子的言論明顯而易懂,不似孔子的言論需要豐富的人生體驗才能了然。正因為是這樣,道理雖明顯仍需要進一步認識;掘井九仞已經夠辛苦,放棄了當然可惜,但是掘井十八仞而不及泉時,該怎麼辦!

通常,你的最後關頭或許也是競爭者的最後關頭,而倖存者將收割稻穗;問題是假如大家都筋疲力竭了卻出現了第三勢力會怎樣?做事要有毅力是從小就被灌輸的觀念,歷史上不乏正面教育的例子,
連愚公移山都是小學的教材;想一想在競爭的工商社會裡做得了像愚公移山這般堅持嗎?我看過最現代化、最科技的人定勝天的工程,也不過是遇山開個洞罷了!

我相信堅持是成功的基本,但也只是基本,你仍需具備對事情的判斷力,風險的評估力,講白點光靠蠻力是不夠的。工作有很多類型,有做就有收穫的不妨堅持下去,但這類多半是勞力工作。通常利潤越高的風險越大,方向錯了時越堅持就死的越難看。開井的人不會隨便找塊地就挖,一面挖還要繼續觀察挖出的土是否濕潤度增加,遠離常態的不見濕潤還是要放棄的,所以說不做無謂的堅持,可堅持者須先有兆。

怎樣才算有兆呢?這關係到專業知識,譬如說投資某行業,初期的資金投進去了多半不會立即賺錢,那請問到底要奮鬥多久呢?假如還需要增資時跟不跟呢?這些都需要專業知識來判斷,而不是憑借堅持的毅力,因為打拼的是資金而不是力氣或決心!

在這世界上充滿著因堅持而成功的例子,也充滿著因固執而失敗的例子,這其間的分野在那裡?我認為堅持與固執僅一線之隔,那就是理性,經由理性的判斷才能有所堅持,否則可能只是剛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