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云:[ 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小時候讀到這一段時感觸很深。孟子的言論明顯而易懂,不似孔子的言論需要豐富的人生體驗才能了然。正因為是這樣,道理雖明顯仍需要進一步認識;掘井九仞已經夠辛苦,放棄了當然可惜,但是掘井十八仞而不及泉時,該怎麼辦!
通常,你的最後關頭或許也是競爭者的最後關頭,而倖存者將收割稻穗;問題是假如大家都筋疲力竭了卻出現了第三勢力會怎樣?做事要有毅力是從小就被灌輸的觀念,歷史上不乏正面教育的例子,
連愚公移山都是小學的教材;想一想在競爭的工商社會裡做得了像愚公移山這般堅持嗎?我看過最現代化、最科技的人定勝天的工程,也不過是遇山開個洞罷了!
我相信堅持是成功的基本,但也只是基本,你仍需具備對事情的判斷力,風險的評估力,講白點光靠蠻力是不夠的。工作有很多類型,有做就有收穫的不妨堅持下去,但這類多半是勞力工作。通常利潤越高的風險越大,方向錯了時越堅持就死的越難看。開井的人不會隨便找塊地就挖,一面挖還要繼續觀察挖出的土是否濕潤度增加,遠離常態的不見濕潤還是要放棄的,所以說不做無謂的堅持,可堅持者須先有兆。
怎樣才算有兆呢?這關係到專業知識,譬如說投資某行業,初期的資金投進去了多半不會立即賺錢,那請問到底要奮鬥多久呢?假如還需要增資時跟不跟呢?這些都需要專業知識來判斷,而不是憑借堅持的毅力,因為打拼的是資金而不是力氣或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