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趕場

百度百科對趕場的解釋:「1、趕集;2、須於同一天到不同地方去表演的演員,在一個地方表演完畢之後趕緊到另一個地方去表演。」。如今的趕場有擴大運用的趨勢,只要必須/需要及時出現的場合,都可稱為趕場,那麼對個人而言有甚麼場要趕呢?
從廣義的角度看,上班族天天在趕場,一大早從家裡趕去上班地點,下班後再趕回家。如果不能趕去上班需要請假,否則會被記曠職,通常三天曠職就該回家吃老米飯了;下班不回家或許不必請假,可是不報備的後果可能比曠職還要嚴重,當然也可能事後道歉就沒事了,這與家庭氣氛攸關。
除了正常的上、下班,拜訪客戶的、開會的、參展的、駐地服務的每回皆須趕場。趕場不及的後果可能不下於曠職,重則掉了商機,當然也有打通電話解釋一下就沒事了,這要看雙方的交情是否豐厚而論;不過放人鴿子總是很傷人的,能避免的最好不要發生。
趕場或許沒有耽誤,可是擔任的腳色需要轉換,如果轉換得不夠完整,就會留下不愉快的後果。譬如上班沒能提起精神、下班還帶著脾氣回家、把客戶的稱謂張冠李戴了…,有時候人在而心不在與缺席沒甚麼分別。還有該準備的東西也不能遺漏,譬如該繳的報告、該帶回家的禮物、該給客戶的合約…,那麼就算到了也不行。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計畫與變化

南朝梁·蕭統的《纂要》:“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國小老師也從小訓練我們編寫讀書計畫。政府部門更是一個計劃跟著一個計劃的推行著新政。看來中國人喜歡談計畫,所以計畫復計畫,計畫何其多。可是,計畫訂定了就能照表操課了嗎?
郭台銘曾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上客戶一通電話。」。是的,處於求新求變的時代,不變難以應付萬變;那麼,既如此還有必要繼續訂定計畫了嗎?如果你是個個體戶,一個念頭就是一個計畫,只差沒有寫下來而已;可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專案多、專案成員也多,沒有明定的計畫就不知道誰該聽誰的了。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不知何時的一位聰明人發表了應變計畫(contingency plan)的說法,從此以後應變計畫就滿天飛舞了。意思是說如果你只能寫計畫而不知道還要寫應變計畫,那你就落伍了。那麼,應變計畫是甚麼呢?就是根據自己假想的情境來訂定一個可以應變的計畫,也就是原計畫的變體;可是如果假想情境發生了與實情南轅北轍的情事的話,那就依然落空了。
下圍棋的說有眼殺瞎,有訂定計畫的總比沒有訂定計畫的強。俗話也說八九不離十,就算是發生了變化,離原訂計畫大概也不甚遠,而事情想過了還是有些輪廓的嘛,總比毫無頭緒的好;何況還寫了應變計畫不是,人努力過了心裡便會舒坦些、踏實些,而偶而救救火總是難免的。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過程的意義

一棵大樹是由一粒不起眼種子萌發的,而等到大樹死了之後只剩一叢枯木,若要論起此樹如何的茂盛壯大、繁花似錦、果實甜美等都只能存在於它還活著的歲月中,除非它是名貴的建材、藥材,否則它的開始與結束其實都不是很有價值的。
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其成長過程大致上是固定的。譬如俗話常說的種瓠瓜長出菜瓜(絲瓜),其實只是揶揄某人的運氣太差,事實上種瓠瓜只能長出瓠瓜的吧,不會有任何意外的;可是貴為人類的我們就不太一樣了,就算是同胞兄弟也可能有天差地別的成長、發展過程,所以俗諺才說「一樣米養百樣人」。
《汪洙神童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說明了個人發展的無限潛力,而一朝翻紅是可以期待的;可是翻紅的本錢是甚麼呢?不會只是運氣吧!所以如何增進個人的能力、魅力、財力、人脈等將是人生過程中需要修鍊的課題,若再配合些許運氣或能達成一朝翻紅的大願。
佛家說人身只是一具臭皮囊,死了大概就沒有啥意義了,除非你有特殊的歷史定位,很快會被遺忘的,所以活著的過程正是人生奮鬥的所在。一個人如果在整個人生過程中沒有任何波瀾(也就是高潮與低潮),那不就是表示庸庸碌碌地過了一輩子了嗎!那也太過無趣了吧。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最後的堅持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各種國際體育盛會檢驗著各國長期培育體育人才的成果。除非優劣懸殊,各項比賽前三名的實力總在伯仲之間,鹿死誰手尚難預料,而勝負的分野實繫於選手最後的堅持才得以勝出,這些勝利者是如何辦到的呢?
首先想到的是必勝的信念,也就是精神力量;但是,各國對冠軍的期待至為殷切,冠亞軍所代表的榮耀與待遇天差地別,選手們必然皆已具備必勝的信念是可以想像的,所以必定還有更特殊的特質主宰這結果,您認為呢?所以探討其勝利的特質是很有意思的。
身處國際級的賽事,臨場的錯誤是犯不得的,但是我們還是看得到,尤其是在那最後的關頭,何以致之呢?答案應是訓練的是否精實,嘗聞中國大陸的訓練是全心全意、心無旁鶩的,所以臨場的表現已成為反射動作而無需思索,其全神貫注的修養也是一貫的,所以極難犯錯。
據說,人腦的使用度僅及容量的一小部分,可見得個人潛能是確實存在的。而有一種人能化臨場的壓力成為潛力催發的動力,所以常有臨場的爆發,即所謂的人來瘋(如林書豪)。這樣的特質有賴教練們具備慧眼識英雄的用才功力,才得以保全人來瘋者的爆發力(以免淪為板凳球員)
有些項目是團隊競賽,團隊的默契與士氣就非常重要。譬如排球、籃球、雙人網球等項目,前面的人無從看見後面人的位置,他只管製造有利的機會,如何掌握這機會則有賴後面人的默契;團隊賽也最重士氣,一鼓作氣最好用來致勝了;不論是默契抑或士氣皆有賴平時長期的培養,那烏合之眾是無從發揮的。
記得在職場時,每回面對財經風暴總有大批企業被淘汰了下來,但是那些倖存者也總是一些熟面孔;可見得最後的堅持是存在的,而構成最後堅持的特質也是存在的,譬如卓越的領導、完善的制度、堅實的財務、合作無間的團隊等,所以這些熟面孔們才得以每回皆勝出,您覺得呢?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打好基礎

一般說來樹有多大根就有多深,好像地平面是一面鏡子,樹幹往上長多大,根就要跟著長多粗。基於此,老師教導我們基礎有多重要,如果基礎不穩就長不成大樹了;可是這裡有一層迷失,基礎當然重要,但是基礎應在何時準備好呢?是一開始嗎?
或許有些老師會以蓋大樓來說明基礎的重要性,可是大樓的基礎要先完全蓋好才能往上加蓋,所以建築物必須一次蓋好,不能夠繼續加蓋的;但是有機體的成長就不是這樣了,小時候我們的骨骼都是纖細的,慢慢長大時骨骼就慢慢跟著變粗了,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就是要剛剛好,否則就是有病的。
由於基礎是時時生長的,所以大學的基礎不會是在小學時就打好了的,最多只能在高中時形成,也就是說揠苗助長是不可行的,甚麼「不能輸在起跑點」的只是補教界的廣告詞。有時候你甚至會發現,太早建立的所謂的基礎,反而影響了學習興趣,成為後來成長上的障礙,所以才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
由於我們是有機體,因此基礎也不會是抄來的,而是養來的。遺傳學告訴我們種瓜只會得瓜,是長不成豆子的;只是那是指物種的基因,不管是瓜還是豆子,都必須從種子到苗到植株到開花到結果到成熟,都是按階段演變成長而來,所以沒有人能保證得到好種子就必然有好結果的,而是各個階段都會是下個階段的基礎吧。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處世的態度

當有人看你不順眼的時候,便質疑你這是甚麼態度,那麼所謂的態度應是甚麼呢?維基百科說:「態度,一指人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採取的行動;一指人的舉止神情。前者明確而易於判斷,後者曖昧不明而難於捉摸。」。維基百科說的雖然已有方向可循,但還是不夠淺顯,或許我們可以從做事、做人及處世的態度來探討。
就業以後大家都在做事,那麼做事的態度應該是甚麼呢?我覺得做事應該是專業的,也就是從事該行業應該秉持的表現。譬如近來服務業盛行,每年一堆畢業生進入了服務業,可是她們準備好了嗎?通常服務業可能沒有太高的門檻,卻是較難從事的,既然該行業崇尚顧客至上,那麼有沒有做到服務到家讓顧客覺得賓至如歸呢?所以服務業的專業態度就是把顧客的事當作自家的事,讓顧客覺得有如自家人在照料一般。
從懂事以後,每個人就已經在做人了,可是做人的態度應該是甚麼呢?我覺得做人應該是誠懇的,也就是明明白白的做人,沒有矯情也不應該有權謀。有些人難相處就是因為太過矯情或權謀,試問有誰喜歡與這樣的人做朋友呢!所以做人的態度應該是誠懇的,讓人喜歡與你相處而不是躲著你,這樣的日子過得才會舒坦,而遇到事情時別人才肯出手相助。
至於處世的態度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它是因人而易的,而我覺得處世的態度應是淡然的。宋人方岳的詩:“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為甚麼會那麼不如意呢?因為世事無法操之在我;如果處世的態度總是處心積慮的,那麼失望是必然的,將整日活在失意裡;可如果是淡然的,那麼偶然的得意反而成為難得的愉快經驗了。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熟能生巧

剛學開車時總覺得方向盤的設計不理想,為什麼不能像機車的把手一樣可以直接對準行進的方向呢?轉個彎非要轉個兩圈才能到底,然後再反轉兩圈才能回直,讓人永遠搞不清楚前進的方向到底在哪裡;開車多年以後已經忘了方向盤的不理想,好像車隨心轉般已沒有什麼困難了,這大慨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吧。
講到熟能生巧,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小孩表演心算,只見小孩們凌空撥弄著小指頭便能把答案寫出來,好像智商很高似的。但是這些智商好像很高的小孩長大後卻未必會比那些沒學心算的厲害啊,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他們只是熟悉心算的本事罷了,其他的本領未必精通,也就是說他們的熟能生巧的本事只限於心算而已。
如果說熟能生巧的功夫能夠觸類旁通的話那就太好了,可是事實上天底下沒有那麼如意的算盤;譬如學心算的只是精通一些算數的技巧,沒有辦法把這種經驗移植到邏輯推演上,所以會心算的小孩的數學能力未必也會很好;相反的,會心算的小孩反而多了一種挫折感,因為他受挫於複製熟能生巧的經驗。
人的一生的時間有限,即使有心也無法嘗試著把每件技藝都弄到熟能生巧,所以最好是在小時候就能理清楚需要熟悉哪些熟能生巧的事項;可是年紀輕輕的如何能夠知道哪些技藝將來必有大用呢?這或許就是人生中學習方面的矛盾吧,即使人生能夠重來,也未必能夠理清楚需要熟悉哪些熟能生巧的事項吧!
人各有性,在有限理性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儘早想清楚自我的性向,再從中挑選適合的事項投入寶貴的青春去熟能生巧。或許沒有辦法全部命中將來的需要,至少也會八九不離十吧,至不濟挑選的事項也能適切個人的性向而樂於學習、樂在生活的。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若有似無

有人說:「搞曖昧的意思是喜歡你,卻又不敢靠近,靠近了卻又會不好意思,想近一步卻無法開口,怎麼辦?這是最難交往的交往了。」。荳蔻年華應是充滿遐想的日子,他注意到我了、他跟我講話了都可能造成大大的漣漪;那麼我心盼明月,怎奈明月照溝渠又該怎麼說呢?
宋僧志南的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至少有兩種面貌:春寒料峭與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是寒冬的尾巴,只有春光明媚才是人們企盼的;可是春天後母面卻是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那種善變的、捉摸不定的天候,這樣的故事大概傷風的人最能懂了。
《莊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甘若醴不都是大家喜歡的嗎?為甚麼會弄到絕了去呢?因為這通常是以利益交換為基礎的社交生活,而利益終有用盡的時候,可能是利益衝突了、可能是利益枯竭了,反正是看不到利益時自然就猢猻散了;沒有目的的交往只能是意氣相投、相知與相惜,既然是意氣相投,一切可以盡在無言中。
明·洪應明《菜根譚·閑適》:“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好東西向來是低調的,只有識者才能看清、才能體會;如果你正是那識貨的人,才能從一堆舊物裡發現寶貝;如果你是那霍達的人,才能雲淡風輕;如果你是那悔悟的人,才能明道歸真。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民意如流水

身處民意高漲的民粹主義盛行年代,都說民意如流水很難掌握;既然說是如流水的,那麼從流水的特性與適應方式來考量,或許會是不錯的主意吧。人其實不方便在流水裡討生活,因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滅了頂,那要如何因應呢?
講到與水有關的事情,衝浪應是最瀟灑的,只見玩家趁勢騎上浪頭,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驚世氣概;可是浪頭一歇,人便倒栽蔥似地入水了。看來如衝浪般的駕馭民意只能取得短暫的歡呼,博君一采罷了,無法長此以往的。
要避開浪頭還有一個辦法,那便是潛水了,不管水面的風浪有多兇險,水下依然是平靜的。這好像鴕鳥遇到事情會把頭埋起來,來個不理不睬一般;這也好比外面吵翻了天,卻能在家中充耳不聞;可是人畢竟不是水中的生物,潛水也只能偶而為之(充耳不聞久了可能會成為聾子)
幸好人是萬物之靈,懂得運用工具,那就來個水上泛舟吧。民意如果是流水,那麼媒體就好比那水面的輕舟,反正是個工具嘛,不會直接傷到舟中的為政者。這就像一般政客作事慣用白手套,以免弄髒雙手,才好潔身自愛啊。可是人民的眼睛有時候還是雪亮的,竟能在慧心湧現時看穿這個把戲,而媒體也不會一直受人擺佈。
流水雖然湍急,其實還是有方向的,如果你是順流而下應當不至於背離;只是湍流可能把你帶入險灘,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翻了船。還有,民意如流水的下一句好像是初一、十五不一樣,也就是說順了公意之後卻逆了婆意,那麼應該聽誰的好呢?這恐怕要考驗政治人物的智慧了。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人性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往低處流是因為地心引力,這比較好理解,可是人為甚麼會往高處走呢?人本來就怕黑,高處比較明亮吧,所以這答案或許是人性的光明面,由於趨光性所以很自然的往明亮的高處走。不信的話請試想地獄為何是在地底下,聽說最低還可以到地底十八層呢,想起來就叫人害怕。
孟子告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這一段說明的很清楚明白,因為人性本善嘛;可是,人性真的只有本善嗎?
在菜市場裡討價還價聲此起彼落,在商場裡爾虞我詐時有所聞,這算是仁義禮智裡的哪一項呢?或許人性是計較的,別人不會管我的死活,當然要為自我的利益著想囉。能夠計較得到的當然很好,可是通常是要不到的、不應該要的也要計較,那就有些討人厭了。
我們知道能力不足的人看到別人輝煌騰達可能會忌妒,其實越有能力的人恐怕越會忌妒,因為他會質疑為甚麼機會沒有找上他呢?這種好康的事怎麼讓人捧了去。機會向來是不怎麼公開、公平的,而人類又那麼聰明伶俐,機會錯過了當然很不舒服,所以人性的忌妒應是天經地義的吧。
俗話說:吃在嘴裡還看到碗裡,意指人性是貪婪的。吃不到東西會難過,餓著肚皮更是難過到受不了,所以有機會吃就盡量吃,一不小心就忘了吃相啦。達爾文著名的演化論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性貪婪或許只是求生存的自然反應吧,人性計較、人性忌妒或許也是這樣的生存本能。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穽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人類是社會性的物種,所以必然有社會性的規範,或者說是禮教吧,這大約就是人性本善的由來。人從小就在社會中長大,如果不遵從社會的規範會被修理,遵從則會被獎勵,那麼長大後就自然地、不知不覺的接受了禮教的洗禮啦。所以其實人性就是人性,應包含禮教的約束以及諸多生存的本能。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時間是甚麼

時間是一種萬靈丹,好像可以做為一切的救贖。譬如失戀了,要靠時間來淡忘戀情;譬如失敗了,要靠時間來重新振作;譬如生病了,要靠時間來療癒。時間太神奇了,好像有時間就可以把事情從頭來過;可是有些人明明有的是時間,卻甚麼也做不成,是不是他們擁有的時間是不同種類的,所以功能不太一樣。
對某些人來說,時間是無聊時的宣洩品,所以一無聊起來就要想方設法殺殺時間。如果只是發呆還解決不了無聊的話,就做一些不太有意義的事,甚至是不合情理的事,比如說陰天無聊就打打小孩之類的。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另一套,可以玩玩game、划划手機、看個電影啊甚麼的。殺殺時間其實也還好,就怕做些無聊的事傷了身犯了法還不自知。
對有些人來說,沒時間是一種拒絕的方式,果真如此,那麼有時間的話要不要進來開講、進來坐坐啊。所以這個時候所謂的時間其實與真正的時間是不太有關係的,因為不管是否有時間都會回答「我沒時間」,這種時間已經成為一種邏輯符號,如果你夠聰明的話應該聽得懂的。
工商社會裡繁忙是難免的,所以造成很多人與時間競賽的現象,例如上班趕車須與時間競賽,趕業績、趕報告、趕報表等須與時間競賽,否則就須加班了。與時間競賽很容易產生後遺症,譬如腸胃、肝膽的不堪負荷,譬如過度緊張產生的高血壓、心臟病,譬如用腦過度產生的憂鬱、失眠等,如果不能想辦法舒緩的話,後果令人擔憂的。
時間是度量衡的重要一環,少了時間的話一堆重要的數據、資料就失去意義了。譬如衡量車子的速度、性能需要知道時間,搭車需要時間表還需要知道目前的時刻。更有甚者,如果時間真的消失了,那麼宇宙只剩下宇而沒有宙了,所有生命現象不知道還能剩下甚麼。
同樣是一段時間,歡愉的人覺得時光飛逝,快樂轉眼過;哀傷的人卻覺得守著窗,獨自怎生得黑!或許你會說那是不同的人所以感覺不太一樣,其實就算是同一個人也會有時覺得光陰易逝、有時卻度日如年,所以人們對時間的感覺還挺矛盾的。來段搞笑的,有個叫張三的有一隻壞掉的表,他說你們的好表難得準時,我的壞表一天就可以準時兩次。
其實時間就是時間,人生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擁有那麼一輩子。你可以用來進行豐功偉業的事,你可以用來自我修行以便得道成仙,你也可以甚麼都不做庸碌的過一輩子。有人說時間往前看時會比較難過些,每天都需要努力過日子;往後看就快多了,匆匆已數載,自己何時變老的都不太清楚,只好怪時間把人催促老了。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手工的文創

維基百科說:「文創即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文創近來頗為流行,到處可以發現其蹤跡;可是你有沒有覺得各處的文創產品差不多是類似的,越來越失去其吸引力了呢?
你有沒有想過商業產品與文創產品的差異在哪裡?文創產品應有甚麼特性呢?商業產品是機器生產的,要生產多大的量,或者多便宜都可以辦得到,只要市場有此需要;商業產品雖然是機器生產的,只要你出得起錢,要多精細美觀就能多精細美觀;所以文創產品應是小量生產的,特色獨具的、充滿人情味的產品,否則就失去意義及市場了。
話說文創是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那麼固有文化是甚麼?個人的創意可以在哪裡展現呢?中國本是個農業社會,差不多兩百年前的所有物品幾乎都是手工製造的,而手工產品本來就是小量生產的,特色獨具的、充滿人情味的;還有個人的創意本來就難以立即商業化,所以只有手工製做最為適合;再說大家在意的獨特性吧,看來也只有手工製做的才能吻合,很難挑到兩件一模一樣的。
或許有人會說手工製作很是費時,而現代的工錢又那麼貴,完成後的價錢豈不嚇死人,其實沒有必要從頭到尾都是純手工啦。現代的商品(原材料)當然幾乎是機器製作的,式樣繁多且價格合理,而製做工具、工法及膠合材料等也都有現代化的作法,所以只有最後的式樣、裁剪、上色、組合等是手工的,至於如何選材、搭配、行銷那就是個人的創意啦;如果可以找個故事當做產品行銷的背景,那就更理想了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低薪的迷思

近來的媒體經常報導台灣薪資水平低落的現象,政府也頻頻呼籲企業加薪而得不到想要的效果。不知從何開始,初入職場者的起薪竟落入22K的魔咒,不過回想起來這好像的確是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了;由於景象堪虞,經常引起專家學者的討論,可是討論歸討論,事後總是不了了之。
話說台灣的經濟奇蹟由電子業擔綱的成分居多,這場低薪魔咒似乎也與電子業的發展脫不了關係。台灣的電子業有一個特色,就是代工的情形很是普遍,剛開始時代工的行情其實還是很不錯的;可是經過一番競爭之後,利潤率越來越低了。原因無它,削價競爭的戲碼此起彼落,買家當然檢軟的吃,而為了搶回市場也只能越喊越低啦。
越來越低的利潤率能怎麼辦呢?為了生存只好把規模做大,反正薄利就多銷嘛。殊不知規模越大就越是依賴訂單,面對買家的骨氣就變得似有若無了,到後來只能任人宰割啦;可是長此以往,這可如何了得啊!都說開源節流,只好設法降低成本啦。原料成本不是喊降就能降的,那麼人力成本呢?砍人薪水的似乎會要人命,不怎麼加薪總可以吧。還有新進人員似是無力計較的,應是個可以施力的方向(,比較惡劣的還有逼退老人的種種辦法)。就這樣,台灣的薪資水平於焉低落囉。
原因或許還是清楚的,可是能怎麼翻轉呢?不做代工可以嗎?其實台商就是缺乏自立品牌的勇氣;也曾有過幾個膽子大的,可是下場好像不怎麼樣,其餘的便更是膽卻了。台商無法自立品牌源於島內市場狹小,小廟養不起大和尚,所以成就的方式只有一種,直接在國際上揚名立萬,成名了再衣錦還鄉;可是還沒脫胎換骨就須投身國際,想起來就有點那個了(這可能考驗政府如何鼓勵之)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當為與不為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意思大概是說那些先知先覺的人如果任智取巧而棄樸失真,便是愚昧的根源了,所以不是大丈夫應有的行徑。這樣的論述在禮教盛行的年代是沒有人質疑的,可是身處工商社會講求功利的現代還可行嗎?
講到先知先覺,最容易聯想到的便是股匯市場,如果說因為察覺到預期的市場反應而投入股匯市,便被視為違反大丈夫應有的行徑,那對投資理財者情何以堪,所以這樣的論述看來已不可行。可是如果所謂的先知先覺是指內線交易的話,那就不只是違反大丈夫的行徑,而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
如果能夠預知商機,那也是難能可貴的,如此大才怎麼可能棄用呢?可是如果所謂的先知先覺是指盜取商業機密的話,那就是違法且被人唾棄的行為了。還有如今的市場流行多半是被大廠創造出來的,難有先知先覺的可能,所以仿冒風氣盛行,這些都不是大丈夫應有的行徑。
所謂先知先覺多半是指預測與判斷能力較常人為高的人而言,未必能夠完全的預測未來。也就是說風險還是存在的,尤其是在高獲利的領域更是高風險,所以一次的錯失可能就敗掉了數次的獲利,或許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愚之始」吧。還有,能先知先覺除了依靠敏銳的判斷,更須取得當政者的信任與保護,否則可能淪為殺身之禍(因為敵方也很想做掉你)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退潮的殺傷力

維基百科說:「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陽和月球的萬有引力(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漲落現象」。因為潮汐的引力來自太陽和月球的萬有引力,它是固定的,所以潮汐的曲線始終是鐘形的,左右對稱的,看起來就像是湖面的水波的樣子。
市場的流行也被稱為漲退潮,可是市場上反應的是群眾的心理,漲上來時慢慢堆疊,退却時卻是崩跌的。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沙灘上的海浪,浪頭常是翻越而下的,與平靜湖面的水波完全不同。由於退潮是崩跌的、恐慌性的殺盤,格外地具有驚人的殺傷力
譬如股市好了,它是市場的縮影,漲時驚驚漲,展現蠶食鯨吞的本事,但總是要分幾回漲上一陣子的,有人稱之為波段上漲;可是崩跌時是不會有波段的,如果沒有跌停板的限制的話,一天之內便完成了;通常跌深了會有人進去搶反彈,搶完了又會再次崩跌,稱為右肩傷害。
為甚麼要特別提出退潮的殺傷力呢?因為企業經營都怕意外,尤其是恐慌性的殺盤,它是沒有理性的。那麼該怎麼避免呢?其實分析漲價的合理性就知道了,如果反應利多漲價是合理的,漲了一倍還不停歇心底就不怎麼踏實了;如果再翻一倍呢,離崩盤應該不遠了吧。所以聰明謹慎的應捨棄最後的利益,見好就收以免淪為最後一棒。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再睡一會兒

正在作著那個熟悉的,找不著衣服穿的夢,鬧鐘響了。窗外的北風低吼著,感覺出被窩外的空氣似乎凍著了,這麼冷的天還是再多睡一會兒吧。另一個夢又來找我了,被窩裡的夢總是特別香甜的,迷糊中的這一天果然又遲到了。
這個場景熟悉不過了,比較奇怪的是為甚麼老是出現在北風低吼的日子裡,是不是北風裡有一股魔力,還是根本就住著一位魔神仔啊。祂帶著我們吃香的、喝辣的、玩好玩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我們多睡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如果你的意志堅強些,一咕嚕的爬了起來,再去洗把臉,這個北風裡的魔神仔就拿你沒輒了。事情就是這樣的,懶人的再休息一會兒也是這樣就能治好的可是世界上就是有那麼多理由可以被懶人運用,怎麼辦呢?
都說墮落總是愉快的,充滿了吸引力,那麼再睡一會兒算得上是一種墮落嗎?沒那麼嚴重吧!其實它好像就是墮落的敲門磚,再走進去的話你就墮落了。每回都再多睡一會兒表示你已經開始懶了,那麼你說變懶了之後會怎麼樣呢?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維基百科說:「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是馬克思在其1875年出版著作《哥達綱領批判》提出之口號。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此種狀態會於已發展的共產社會,物質生產力極大化之後發生。」。提起馬克思主義或許有些人會很反感,其實馬克思主義也是社會主義的一種,只是手段過於激烈,使人難以接受;而這「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論調或能認同吧。
話說分工合作是成熟工商社會的產銷模式,那麼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看來也是很自然的社會現象,所以這其實在資本主義世界裡也是普遍存在著。有時候分工實在太細了,甚至於使工作變得很單調,令人漸漸弄不清自我存在的價值,其實每份工作都是必要的,否則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早已淘汰了它。
隨著專業化的發展趨勢,個人的技術能力也越來越狹窄。狹窄其實也代表一種高度風險:萬一行業的技術發生斷層式的發展,將突然演變成個人的技術破產,成為無一技之長的窘境;然而技術的斷層式發展好像也越來越頻繁,否則跟不上產業的快速進步,這尤其以資訊科技業為最,所以學習能力變得格外重要。
隨著地球村的發展模式,產業分工已然國際化,使得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態勢只會越來越明顯,而單打獨鬥的時代已不復見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愈發重要,而不合群的只能自生自滅了。對習慣於獨善其身的,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或許是一種無奈,那麼你就想說是已經昇華為兼善天下了。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造神

維基百科說:「《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封神傳》、《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是一部中國神魔小說,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朝代轉換時需要安撫戰死的群英,需要強調新朝廷的正當性,所以安排一些儀式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商周時期的故事為甚麼隔了千年以後才成書呢?這是個甚麼樣的背景與氛圍呢?
話說中國的民間信仰裡道教與佛教常是不分的,而所謂神明應是屬於道教的。道教的神祇很多,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後天的,如果某人的政績或事蹟受到人們推崇,就有可能被奉為後天的神祇,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民間信仰。封神榜裡的神明看起來早有傳聞,只是在明朝時才被人整理為當時流行的演義形式罷了。如果不信的話,黃曆是從戰國時期便有了,且多半是朝廷發行的,而裡面有所謂的值年太歲,應可在封神榜裡找到。
神有兩種,一種是單純的民間推崇,另一種是更加上朝廷的敕封。單純的民間推崇還不夠權威,如果能加上朝廷的敕封那就萬民皆擁戴了。那麼朝廷為甚麼要敕封神明呢?說穿了還是為了統治的需要,因為可以表達重視民間的信仰以加強社會安定的力量;此外也是教忠教孝的大好題材,那麼到底該忠於誰呢?當然也是朝廷嘛。
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同樣道理,社會各界既能造神亦能滅神。現代的造神更為進化了,仍在世的也會被眾人擁戴或自行塑造為某某神。可是須知神明有庇佑眾生的重責大任,如果沒有達成大家的需要,早晚會被遺棄的啦。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做該做的事

有人說:「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從做人應積極進取的角度看,既然有該做的事而不去做當然是不應當的,因而造成個人發展的困境也是自取的,所以可以斷定是不智的,那麼反其道而行或可稱為智慧吧;至於不該做的事不是違背道德的便是違法的,仍然執意要去做那樣的事,除了笨以外就是壞透了。
有人說:「先做該做而能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個人的能力與資源有限,先做該做的事是盡本份,考量能做的事再去動手是顧本事,行有餘力再去做想做的事才不至於擴張過度,所以都言之成理;問題出在甚麼才是該做的事,通常起衝突的雙方都不會自覺是在做不該做的事吧,那麼到底孰是孰非了呢?。
《孟子.公孫丑》上篇:「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無論先聖先賢談起該做的事不是「雖千萬人,吾往矣」,便是「義不反顧」,可是所持的立場究竟是個人義理、民族大義,還是順天之道呢?恐怕是公說公有理而婆說婆有理吧。
價值觀是演變的,正義有時候也是演變的,很多事情難免各自的立場迥異或者昨是而今非;例如皇帝叫做天子,既然已是天子怎麼還會有朝代更迭呢?人民又該效忠誰呢?還有現代的民主在過去應是大逆不道吧。所以該做的事當然要去做,可是做之前宜多想想到底該不該做,以誰的名義去做呢?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苦盡甘來

有人說人們對一杯茶的最高讚譽,莫過於回甘生津,苦盡甘來。正因為如此,所以常見的茶飲料廣告詞便是「回甘就像現泡」,可是茶葉本是苦的為甚麼能回甘呢?有一派學者說回甘是一種在苦味衝擊下的口腔錯覺,那麼回甘後的生津現象該如何解釋呢?難不成也是錯覺嗎?
教育百科說:「苦盡甘來是艱難困苦的境遇已經結束,而將逐步進入佳境的意思。」。這看起來與味覺一點關係也沒有嘛,反而是否極泰來的意思;中文就是這樣,明明是在說味覺方面的事,其實與味覺不見得有關,難怪外國朋友會說學中文實在太難了。
其實生活的苦比味覺的苦還要難受得多,那麼如何才能降低或去除這些苦澀味呢?在宗教上有教人把希望放諸來生的,在倫理上有訴諸子孫後輩發達的,其實來生如何應難以臆測的,而子孫的幸福也不會回朔己身,所以想要苦盡甘來的最好是活在當下就能立即兌現的方法。
現代人工作忙碌但卻不易有成就,想要即刻發達是很困難的,怎麼有立即兌現之道呢?其實上帝工作了六天而在第七天休息已然給出答案,意思是說工作需要休息,而這第七天的休息就是短暫的苦盡甘來;現在是周休二日,比上帝安排的還多出一倍,應該很幸福了吧,所以應該好好的安排如何享受這周末時日;你說每周有苦有甘的人生是不是也還蠻不錯的呢?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三顧茅廬

維基百科:「三顧茅廬或三顧草廬是指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三顧茅廬應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章節,這章節一方面展現了劉備求賢若渴窘境,另一方面表達出劉備的用人誠意。
都說劉備善於用人或者善於攏絡人心,所以眾皆曰劉備仁義,那麼劉備會三顧茅廬以禮賢下士就不出人意表了;只是諸葛亮在當時尚無驚人事蹟,怎麼彰顯其經世大才呢?於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或許諸葛亮本來就已心向劉備了,不然如「隆中對」此等大計豈是能脫口而出的即興作品,必然是籌謀多時的了。
重大的約定通常是兩廂情願的,此時的劉備雖然沒有甚麼資源,但身受獻帝重託且賢名在外,代表著漢室中興的希望,所以擁有名份;諸葛亮的「隆中對」令劉備大為折服,無疑是驚世的才幹。對諸葛亮而言,劉備提供了出世的絕佳舞台,對劉備而言,諸葛亮正是不世出的智囊,所以成就了這段三顧茅廬的佳話。
劉備的仁義或許不是做作的,所以用人不疑。譬如過江娶親可是冒著身家危險的,仍是遵從諸葛亮的計謀;而其拜弟關、張卻不是如此信服,所以常跟諸葛亮鬧著意見,甚至於兵諫的場面都搬上了說。可是後來劉備稱帝了以後,對諸葛亮好像沒有那麼信任了,所以才鬧出御駕親征並釀成兵敗夷陵的悲劇;人啊,好像是成就了以後便容易忘了初衷的。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男女平權與相互尊重

《禮記·效特性》:“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這是古時候有關男女關係的早期記載,在父權時代下的解釋當然與如今自由平等的氛圍大異其趣,自從民主時代來臨以後女權運動即方興未艾、日漸茁壯,到如今更是高喊男女平權;可是男女平權真的可以落實嗎?
維基百科說:「性別平等(英語:gender equality sex equality),又稱男女平等、性別平權、性別平等主義,主要是主張女性和男性兩性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家庭中應受到平等對待,而不應該基於性別而歧視某一方。」。爭平等已是普世價值,被歧視者的抗爭當然能夠理解,可是男女在生理與心理上的不對等總是在上帝造人時已然設下,能如何化解呢?
別的事情我們或許不夠熟悉,男女的區別我們應該分得很清楚的,男性的強壯與女性的溫柔都屬上帝的傑作,不是人為可以干擾的。譬如說國防很重要,當然要求強壯的男丁去當兵,如果因為平權的主張所以主張男女各半,這還像話嗎?譬如說孩子的哺育需要母愛的溫潤,如果因為平權的主張所以主張男性也應哺育一半時間,請問這效果你可滿意否?
不能有歧視的心態與行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也是比較合理的,可是強烈要求平權,要求機會、權利義務均等卻是不理智的。譬如說婦女上大夜班有安全顧慮,譬如說體力負荷大的工作不適合女性也是工作安排上的必要考量,不方便事事抗爭的。講求權利義務是西方人帶入的思想,而東方人向來注重和諧,我覺得改成相互尊重或許會比較理想些。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抓著癢處

《朱子語類輯略.卷七.總訓門人》:「而今都只在那皮毛上領會,盡不曾抓著癢處。」,意思是找不到學問的重點或問題的癥結所在。朱子是八百多年前的儒學宗師,而抓不著癢處的通病至今仍隨處可見,可見得這個抓不著癢處的頑疾至少困擾了讀書人八百年以上,是個難以根治的宿疾。
為甚麼抓不著癢處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癢處在背上嘛,是自己難以搆著的地方。那麼背上的癢處能怎麼辦呢?古人早已發明了「不求人」的器具,讓發癢的人可以自助。不過「不求人」我也曾經用過,其實效果差強人意,還不如找個人幫忙抓個痛快。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提起這個與抓著癢處有何關聯呢?答案在於人有盲點,總是看不見自己(背上)的錯誤的,這好比在背上的癢處需要靠別人抓一般,所以「以人為鏡當然可以知得失囉。
有時候找人抓癢的還會怪別人抓得不夠好,所以找人幫忙還需要有雅量;別人又不是你,怎麼知道你哪裡癢,還有抓的力道恰不恰當呢?這也好比以人為鏡」更需要有容人的雅量,所以歷史上才有著名的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如果聽不進別人勸的話,就算是有良友能幫你看見問題也無能為力了。

故事的結局

說故事通常須有個結局,否則成了沒說完的故事,可是結局必然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嗎?那可說不定,因為很多故事是發展出來的,連寫的人都不知道結局會是甚麼。曾經說過所謂故事是說給人聽的,所以故事是發展出來的並不奇怪,且因為觀眾向來都是最大,需要顧到觀眾的胃口。
在影音及通訊發達的環境下,說故事者與觀眾的互動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需要觀眾的回饋,才好維護好不容易照顧起來的收視率;可是拍電影的能怎麼辦呢?總不至於拍成MOD吧!於是有聰明者在故事的尾巴留個橋段,以便出個續集,那麼結局當然是在續集裡囉,請再買票進場吧。這樣的安排效果蠻好的,跟著學的自然多了。
有些人根據故事的結局把故事分類為喜劇、悲劇,或者搞笑劇。幸好故事的結局是可以拿捏的,否則編劇須承擔弄錯方向的重責大任,那會是多麼的傷腦筋啊。也幸好故事是發展出來的,其結局可以是慢慢的摸清觀眾的情緒之後再來安排,也就是說大家喜歡喜劇嘛,收場就來個大家歡喜的結局;也可以壯烈的犧牲以賺取觀眾的眼淚,反正也是應觀眾想要的;當然也可以是搞笑的啦,如果觀眾反應的話。
通常玩政治的人最喜歡說故事了,而政治需要口碑,所以政治的故事必然是發展出來的,選民想要甚麼就一定會給甚麼。政治故事需要選民支持,所以留個橋段以便安排續局也是想當然的。可是萬一拍足了胸膛把結局給定型了之後,民意卻如流水般硬生生的漂走了那可怎麼辦呢?別擔心,反正政治人物都是足智多謀的,再次拍拍胸膛又可以再想出個新結局來的;或者後繼上台的也能編出個新版本新結局來,所以政治的故事好像總是說不完的了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話題

自從民主開放而民意高張以後,原本平靜的社會便多出了很多讓人應接不暇的話題。譬如熟男、熟女們聊八卦的豐富題材,譬如新聞節目的重要標題,譬如名嘴們賴以吃飯的炒作手法,譬如男女約會的聊天內容,譬如…,好像話題少了人生便不怎麼精采了。
可是,話題那麼多會有甚麼作用呢?有時候本來沒事的,經過某些人的刻意攛綴之後便能挑起事端來了。譬如健康的話題,沒有人不在意健康的,有人說多喝牛奶可以幫助成長發育、補鈣,有人卻說牛奶根本不適合人類食用,容易滋生很多副作用;那麼該如何取捨呢?最後好像仍是莫衷一是,想喝的人照喝不誤,不喝的人卻深信不疑,那麼真理究竟是甚麼呢?
話題有時候是有心人故意設計的,譬如所謂政策的風向球,可能是用來探查人民反應的,如果反應還能接受那就推行啦;如果群情激憤,那就再研究或者進行某些調整。再譬如政黨活動也會製造些話題來聚集民意,如果反應熱烈那就是真議題了,如果沒有多少人在意那就當做沒有那回事了。
話題往往是社會行動的催化劑,以負面的作用來說本來沒事的可能變成有事,以正面的作用來說有事的可能得以獲得解決,所以是很重要的政治工具。通常執政黨用來凝聚共識以便推行政策,而反對黨用來製造輿論以便監督政府;那麼老百姓該如何呢?熱情過後也該認真想想自己的前途與利益吧。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順其自然

維基百科說:「順其自然(英語:let it be),也稱順應自然,即道家的「無為」思想。大多數人的理解是:當做一件困難的事情時,找不出好的解決辦法,就隨它去,讓這件事情順其自然,反而會成功。」。順其自然的效果有時候還蠻好的,有時候卻很糟,所以運用的時機很重要,只有時機對了才有效用。
維基百科也說:「漢朝的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治世,漢初,社會經濟薄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文景之治為甚麼那麼成功呢?重點在於顧及戰亂久了的社會需要安定、休養以恢復生機,可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如果漢武帝繼續黃老治術的話可能就葬送了大漢的輝煌機會,更可能淪為匈奴的屬國 (後來宋朝的不振便有這種味道)
與黃老治術相對的正是法家思想,那個促成秦朝統一全國並翻轉封建制度的法寶;那麼你說黃老治術與法家思想何者優越呢?治理專家說領導與管理是必須交互運用的左右手策略,缺一不可而且不能誤用的,用錯了比不用還遭。說到治理,曾經出現過小而美與大有為政府的思辨,其實都有成功的實例,可是都經不起久用,這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好像差不多。
其實「順其自然」的重點不在於自不自然,而在於順不順。如果正順暢著,何妨任其自然發展;可是如果已然不順了還任其自然發展那就糟糕了。比如說整理院子好了,百花扶疏時幹嘛多事,可是長亂了還能不剪剪嗎!再比如說教養小孩好了,揠苗助長當然非良策,可是放任不管好像也很容易出事的啊。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莫名其妙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陬邑官親》:“及進西瓜湯,飲蘭雪茶,莫名其妙。”。所謂「莫名其妙」是覺得很妙但難以形容其妙處的意思。「名」是「形容」的意思,這與論語《泰伯(十九)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的用法類似。今人常把「莫名其妙」延伸成「莫明其妙」,這大概是知其妙但不知其所以妙的意思吧,語意上還算是說得通的。
可是有些人覺得某人不可理喻時,竟也能以「莫名其妙」稱之,這就推論不出甚麼道理來了。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褐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既不可理喻自是不想理會他應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如何能與「妙」扯上關係呢?說是「不妙」或許還比較對味吧。妙應是指美好的想親近的,難道有人想親近不可理喻者乎?
中國字有時候很難說得清的,譬如被罷職的叫做「除」,可是從代理到被認命正職卻也叫「真除」(亦簡稱「除」),那麼到底是除還是不除了呢?文字是用來溝通的,如果使用者不覺得渾沌難明,好像就沒有甚麼大問題了,所以這種邏輯不清的狀況竟也盛行千年而無任何修正,真是奇哉怪哉!
如果你要罵人不可理喻時,堅持要用「莫名其妙」,那被罵的人應該也是聽得懂的(確切知道你正在罵他),所以並不違背溝通的功能;只是用字遣詞通常也反映出個人的文學修養,如果別人真是不可理喻而你卻是引喻失義的,看來半斤與八兩應是無甚分別的喔,切記。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不務正業?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古時候的讀書人被視為從事正業而且自視甚高,因為士為百業之首然而如今的讀書人有立志於服務業的,有成為商人的夥計的這些人在古時候都算是不務正業,可是若以現今的眼光看,仍然是不務正業的嗎?
現今已是繁盛的工商社會,社會型態已由士農工商發展到商業獨大的局面。從前的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已淪落到學位無用論的地步,滿街的博、碩士正急於找尋合適的工作呢。所謂正業在科舉時代的定義很清楚,可是到如今已無科舉了,應以何為尊呢?大家應該不反對是商業吧只是商業的型態複雜,那些曾經被形容為雕蟲小技的行當如今都已鹹魚翻身成為當紅的文創業了,那麼文創業算是正業了嗎?
【例子】:在那時候他們是被罵為不務正業的青年,但沒人知道當時的社會已無青年們可務的正業。(郭沫若《少年時代 我的童年》)。以上資料是查詢「不務正業」這個成語時在成語詞典上找到的,郭沫若的言行我不清楚,只是覺得這樣的說法未免過於偏頗青年們抱怨時代環境不佳的苦悶可以理解,可是不能就這麼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了吧,難道各行各業皆已不適合務正業了嗎?郭沫若所說的當時到底是指哪時啊?
都說民主時代的民意高張,其中最大的是從客觀到主觀的意識演變。譬如以往所謂的正業是客觀的世俗的看法,就算是你對於某些不是主流的行業有著崇高的理想,已然磨練出不俗的成就,仍然是大夥眼中的不務正業如今只要是能做出成就、口碑來的,管他是甚麼行業,都可以自認為是正業了,而那些捧你場的主顧客也都是已然認同你了。

理所當然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理所當然」好像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只要自認為合乎情理的事情就認為是不容懷疑、是理所當然的,或自認為應該得到的待遇也認為對方理所當然該付出的;可是原創者文中子(王通)的意思是指無需辯論的事才會是理當然耳的事,也就是說「理所當然」不應被當作口頭禪。
從思辨的角度看,無需辯論係指各方皆有所共識而不再有任何爭議,所以才是理所當然的。反過來說,有任何爭議的事情就不會是理所當然的。譬如每天都有日出、日落,所有地球村的人們都認同這個現象,它自然是理所當然的;譬如說子女認為應該得到父母的關愛,可是如果子女的行為讓父母感到心寒,那麼父母的關愛就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啦。
從法律的角度看,民法總則第一條便說:「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法律是立法委員決議後提請總統公布的,從來沒有法律獲得全體立法委員的認同,它只能是一時的定論,未必是理所當然的。習慣是約定俗成的東西,只要社會是進步的就有人會去挑戰它(譬如最近鬧很兇的同性婚姻話題),所以也不是理所當然的。至於法理,爭辯從來就是進行式,不檢討如何長進呢!
從社會運動的角度看,好像沒有一件事情會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就無該項社會運動的發生。社會運動大都是政治性的,必須以妥協落幕,在還沒有取得共識前,本就需要辯論、說服去尋求共識;或許有人說全面的共識是辦不到的,所以才說社會運動裡沒有理所當然這件事,只有各退一步相互包容的找出都還能接受的大同與小異。
沒有共識該怎麼辦?通常大概只有兩條路:繼續協調或者暫時放下而先行合作。尋求共識還要講究誰才是應當參與者,才不會扯進來一堆不相干的人讓事情更加複雜。譬如近來常出現的所謂的地緣政治,如果攀不上地緣關係的也要來橫插一腿的話,那麼或許可以說他是理所當然的值得懷疑的混水摸魚者。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如果

偶而會聽到「如果可以再年輕一回,我當如何如何,絕不再錯過…。」,好像如果生命可以重來,便能愛惜一切而不會再浪費生命;其實如果生命真的可以重來,恐怕結果未必能好多少,這就像重考的學生,成功率未必能夠提升多少一般(很多人越考越差)
事情的發展當然不能重來,否則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當淪落殆盡。譬如婚姻如果可以重來,那麼原配要向誰訴說委屈呢?譬如人生如果能夠重來,相關的人事要如何面對呢?還有人生如果能夠重來,那麼還有甚麼是值得珍惜的呢?
從事生產的人應該清楚所謂的破壞檢驗通常是不會全面施行的,而被拿來破壞檢驗的就是準備要折損的,也就是說犧牲小我以成就整體的品管。這樣的品管有一個前提,就是所有的產品的品質應當差不多,抽樣試試就能掌握大局了。人生畢竟是極為獨特的,不能把別人的境遇視為自己應有的境遇,自我的人生只限於自己品嚐。
就因為人生是不可能重來的,所以才會是最寶貴的。君不見世上的寶物都是很容易損壞的嗎?所以持有者必然戒慎恐懼的,否則只有後悔的份。就因為這個緣故,沒有戒慎過活的人是對不起生命的,容易掉入別人的陷阱,或者受到自然的折損;也就是說熱愛生命然後才有福報。
《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就忘了有「如果可以重來」這回事吧,反正這是難以辦到的,不如腳踏實地的認真生活;如果命中注定你將完成某些事,那麼將來還有機會讓你去完成它;如果你的機會已然不再,那麼還可以把握其他的機會呀,只要你還健在。

識人之明

工商繁榮的社會講求專業分工,因此如何用人越來越重要,否則所謂的校長兼撞鐘的工作形態只能把自己給累死,因此找個可用之人成為一門顯學。話說中國社會是個流行算命的社會,也就是觀看人的相貌就可以知道它的根底,那麼是否已經存在精明的識人之術了呢?
用人最怕用到品性有問題的人,尤以金錢與權力攸關的工作為最,否則失去的恐怕比得到的還要多。關於品行這方面請教孔夫子或許比找算命師有用,《論語‧為政第二》: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問題是這個方法需要較長時間的相處才能確認,變通的辦法是昕人先給他金錢與權力較無關的工作,待相信這個人才給他金錢與權力攸關的工作。
這年頭除了畢業證書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能力憑證,有些人不見得很會做事卻很會考試,如果單憑這些證書來用人可能會很失望,所以這些證書只能當作參考。為了識別真正的工作能力,藉著試用期進行能力考驗或許是必要的,能不能幹活以眼見為憑。此外,憑著有多少年工作經驗來選人也是有問題的,試想同一份工作有人一年就學會,他只得到一年工作經驗;另一個人花了二、三年才弄通,卻已有二、三年工作經驗;這樣的計算方式會有意義嗎?
話說隔行如隔山,懂得專業的人才能識得專業的人才,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當主管就官大學問大了,還是要找來夠專業的人來當主考官,才能幫你找出適用的人才。不用擔心夠專業的人要如何識別,所謂的顧問公司很多,只要花錢找可靠的顧問公司幫忙甄選就行了;等到已經有了第一批可靠的專業人才,往後讓他們找同類人才就方便了(不同類的還是要找顧問公司甄選)
相傳曾國藩有相人之能,曾寫道:「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其實用人還要看即將從事的工作,譬如粗重的工作要看體格與耐力,協調的工作要看態度與口才,計畫的工作要看周全性與創意性;而談到正直性與團隊合作卻是甚麼工作皆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