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的媒體經常報導台灣薪資水平低落的現象,政府也頻頻呼籲企業加薪而得不到想要的效果。不知從何開始,初入職場者的起薪竟落入22K的魔咒,不過回想起來這好像的確是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了;由於景象堪虞,經常引起專家學者的討論,可是討論歸討論,事後總是不了了之。
話說台灣的經濟奇蹟由電子業擔綱的成分居多,這場低薪魔咒似乎也與電子業的發展脫不了關係。台灣的電子業有一個特色,就是代工的情形很是普遍,剛開始時代工的行情其實還是很不錯的;可是經過一番競爭之後,利潤率越來越低了。原因無它,削價競爭的戲碼此起彼落,買家當然檢軟的吃,而為了搶回市場也只能越喊越低啦。
越來越低的利潤率能怎麼辦呢?為了生存只好把規模做大,反正薄利就多銷嘛。殊不知規模越大就越是依賴訂單,面對買家的骨氣就變得似有若無了,到後來只能任人宰割啦;可是長此以往,這可如何了得啊!都說開源節流,只好設法降低成本啦。原料成本不是喊降就能降的,那麼人力成本呢?砍人薪水的似乎會要人命,不怎麼加薪總可以吧。還有新進人員似是無力計較的,應是個可以施力的方向(,比較惡劣的還有逼退老人的種種辦法)。就這樣,台灣的薪資水平於焉低落囉。
原因或許還是清楚的,可是能怎麼翻轉呢?不做代工可以嗎?其實台商就是缺乏自立品牌的勇氣;也曾有過幾個膽子大的,可是下場好像不怎麼樣,其餘的便更是膽卻了。台商無法自立品牌源於島內市場狹小,小廟養不起大和尚,所以成就的方式只有一種,直接在國際上揚名立萬,成名了再衣錦還鄉;可是還沒脫胎換骨就須投身國際,想起來就有點那個了(這可能考驗政府如何鼓勵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