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三顧茅廬

維基百科:「三顧茅廬或三顧草廬是指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三顧茅廬應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章節,這章節一方面展現了劉備求賢若渴窘境,另一方面表達出劉備的用人誠意。
都說劉備善於用人或者善於攏絡人心,所以眾皆曰劉備仁義,那麼劉備會三顧茅廬以禮賢下士就不出人意表了;只是諸葛亮在當時尚無驚人事蹟,怎麼彰顯其經世大才呢?於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或許諸葛亮本來就已心向劉備了,不然如「隆中對」此等大計豈是能脫口而出的即興作品,必然是籌謀多時的了。
重大的約定通常是兩廂情願的,此時的劉備雖然沒有甚麼資源,但身受獻帝重託且賢名在外,代表著漢室中興的希望,所以擁有名份;諸葛亮的「隆中對」令劉備大為折服,無疑是驚世的才幹。對諸葛亮而言,劉備提供了出世的絕佳舞台,對劉備而言,諸葛亮正是不世出的智囊,所以成就了這段三顧茅廬的佳話。
劉備的仁義或許不是做作的,所以用人不疑。譬如過江娶親可是冒著身家危險的,仍是遵從諸葛亮的計謀;而其拜弟關、張卻不是如此信服,所以常跟諸葛亮鬧著意見,甚至於兵諫的場面都搬上了說。可是後來劉備稱帝了以後,對諸葛亮好像沒有那麼信任了,所以才鬧出御駕親征並釀成兵敗夷陵的悲劇;人啊,好像是成就了以後便容易忘了初衷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