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輯略.卷七.總訓門人》:「而今都只在那皮毛上領會,盡不曾抓著癢處。」,意思是找不到學問的重點或問題的癥結所在。朱子是八百多年前的儒學宗師,而抓不著癢處的通病至今仍隨處可見,可見得這個抓不著癢處的頑疾至少困擾了讀書人八百年以上,是個難以根治的宿疾。
為甚麼抓不著癢處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癢處在背上嘛,是自己難以搆著的地方。那麼背上的癢處能怎麼辦呢?古人早已發明了「不求人」的器具,讓發癢的人可以自助。不過「不求人」我也曾經用過,其實效果差強人意,還不如找個人幫忙抓個痛快。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提起這個與抓著癢處有何關聯呢?答案在於人有盲點,總是看不見自己(背上)的錯誤的,這好比在背上的癢處需要靠別人抓一般,所以「以人為鏡」當然可以知得失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