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個生意人家,只見這些之乎者也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語助詞,因此好說文言文的儒生也被戲稱為專講「之乎者也」的人,其中「乎者也」通常只在文詞的尾巴出現,一看就知道只是個語助詞,而之字卻到處出現,顯得神秘莫測。
到底甚麼是語助詞呢?大概就是本身沒有甚麼意思,只是用來加強語氣、順暢句子的念法等的裝飾用字,多看文言文的就能發現它的存在。語助詞和英文的副詞不同,英文的動詞有時候是虛的,而真正的意思表現在副詞上;但語助詞是真正的配角,除了語氣(疑問、驚嘆等)外不會再有額外的意思了。
如果你翻康熙字典找之字的說明,會看到一堆似懂非懂的文言文,覺得學問很大,可是經過仔細參詳,發現幾乎都是當做語助詞,只能說是古文的習慣用法,差不多可以忽略的。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說:宋太祖曾批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不過古文就該是文謅謅的,怎麼少得了這些呼嚨人的玩藝兒呢!
之字除了當語助詞外,偶而也當代詞或動詞。如果當代詞可以是任何對象,管你是上帝、皇帝、王公貴族,抑或是升斗百姓、販夫走卒,甚至是畜生、植物、無生物、虛擬的東西,一概稱「之」,是有史以來最崇尚平等的字。如果當做動詞,差不多就是「適也,往也。」的意思了,翻成白話文就是「到」的意思。
說到此,你還覺得古文的「之」字很神秘莫測嗎?有時候,弄不懂的事情只是被迷惑了而已,所以弄清楚了誰都可以之乎者也一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