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率性

《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句話據說是中庸的精髓,中庸為四書之一,而四書是宋朝以來科考的標的以及儒家的最重要經典。有人解釋這句話說:『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簡單的說,率性就是依循天性的所感而行。

《紅樓夢》第一五回:「太太因大小事見奶奶妥貼,率性都推給奶奶了。」。這裡的率性不是依循天性,而是索性、乾脆的意思。無獨有偶,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六.黃觀福》:「或食柏葉,飲水自給,不嗜五穀。父母憐之,聽其率性任意。」。這裡的率性與上一段差不多,是隨著本性,放任而行的意思。同樣叫做率性,中庸裡說的怎麼跟其他的言論差了這麼多呢?

索性、放任的一般說法就是任性,可是順著本性與任性好像只有一線之隔,但評價卻兩極,那麼這中間的區別在哪裡呢?說到本性,自古有兩派說法爭持不下,具代表性的嘛,孟子主張性善而旬子主張性惡。此二者皆是可稱子稱聖的人物,自然不是那麼胡謅杜撰的,而且以言之有物看來都不像是假的,那麼會不會是本性裡果真住著性善與性惡兩位呢?

現代遺傳學常有顯性與隱性之分說,通常顯性者衝動外露而隱性者含蓄內斂。如果本性裡果真住著性善與性惡兩位,或許那性惡的便是顯性而性善的便是隱性了。這意思或許是說如果不假思索的話,顯露出來的會是性惡的一面,即俗稱的任性;如果深思熟慮的話,顯露出來的就會是性善的一面,中庸裡稱道的那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