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言上不寬大包容臣下,則不能居聖位。」。坦白說,看到這一段時有點被嚇到;這漢書的作者竟然敢說:「居於上位的皇帝,不能寬大為懷,包容臣下的諫言,則不可以居於聖主的位置。」。你知道在古代批評皇帝的罪過是要被抄家滅族的,幸好這漢書乃東漢朝廷的史書,而史學家的批評通常是會被赦免的;不過由此可見得古代的皇帝並非是那麼絕對的專制,仍須有容得下諫言的雅量,不然好像就別幹了呀。
既然連當了皇帝的都要有容人的雅量了,那麼一般人怎麼好沒有容人的雅量呢?話雖沒錯,可是做起來還是有難度的。比如說遇上很嗆的人,打一照面就被搶了一頓先,心裡當然不好受啦,於是脾氣也跟著上來了。再比如說遇上反應很遲鈍的人,盧了半天還在那裏耗著,誰有那閒工夫啊?就因為是沒有那麼容易做到的,所以才叫做雅量的嘛,就練一練待人處事的耐性囉。
也有人說我嘛都有容忍別人的無禮與批評的啦。是的,針對那些無禮與批評你最好是容忍啦,這好比在路上遇到一條狂吠的狗,難道你要趴下來與牠對吠然後對咬著嗎?當然只好容忍啦。可是總不能默默忍受著好像是默認了一般,該理清楚對錯還是有必要的,再不辯白的話,那就誤會大了呀。
其實容人的雅量並非等於容忍,其間的差別在於是否具備充分反擊的能力。也就是說不具實力的人通常只能容忍,而那些有能力處置的人卻不處置的話,那就是在發揮容人的雅量了。至於為何要發揮容人的雅量呢?可能是他覺得你是個難得的人才,或者覺得你的立場有些道理,或者單純地不想再多生事端。遇上這樣的人,或許就是你可以結交的對象,因為他的胸懷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