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敗北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通常打敗仗的稱為敗北,可是為什麼失敗了的要向北逃呢?還是說這根本與方向無關呢?AI 摘要說:『「敗北」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古時「北」字本義為「背」或「相背」,戰敗方在撤退時通常是背對著敵人的,因此用「背」象徵失敗。』。喔,原來是這樣子的啊。

可是比賽的時候看不見別人的車尾燈這又是何意呢?是說敗北的人已經逃遠了嗎?還要不要追下去呢?其實啊,比賽跟打仗是不一樣的,是用來競速的;看不見別人的車尾燈啊表示別人已經領先很遠很遠了,遠到看不見任何蹤跡囉。這時候啊要嘛乾脆認輸,再不然就要急起直追了呀。

項羽既然未嘗敗北,那麼為何最後還是失敗了在烏江自刎了呢?是年紀大了打不贏了嗎?還是贏太多次已經沒意思了呢?原來他是戰術無敵但戰略卻失敗了。別人躲著他積極地掠奪資源、城池,而他卻為是為了維護那一世的英名;打到後來呀資源耗盡被圍,卻吐了一句「無言再見江東父老」便自刎了,你說可不可惜呢?

打敗了會怎麼樣呢?首先當然要逃命啦;可是敵人正在後面追趕著哪,於是輜重都被丟棄了,甚至是棄甲曳兵了呀。這時候有些人選擇投降了,有些人易服當起老百姓了,只有少數人能堅持自己的理念找地方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的。所以啊,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沒想清楚就找人幹架了,萬一被打敗了該怎麼辦呢?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嚼舌根

咦!嚼舌根?那是在嚼甚麼呢?口香糖嗎?可是嚼了大半天也沒看見吐渣,應該不是吧。那麼是反芻囉,可是人只有一個胃,應該是反芻不了的。那麼會不會是聊八卦呢?就是那種小道消息啊、緋聞啊、道人是非啊甚麼的呢?愛嚼舌根的趙大姑、錢大娘、孫大叔、李大爺們回應道:「你終於答對啦,要不要一起來嚼呢?人多的話嚼起來比較有味道的喔。」。

可是熟悉身體組織的生物老師說:「不對喔,舌根長在牙齒之內,根本就嚼不著的呀!」。趙大姑、錢大娘、孫大叔、李大爺們回答道:「嚼舌根只是個比喻,主要是嚼口水啦;這樣一邊可以消遣,一邊還可以幫助口腔衛生的喔,是不是很有趣的呢?」。生物老師不屑的說,妳們這群長舌的人,最好被口水嗆到啦,噁心死了。」。

國文老師也忍不住了,罵道:「你們這群人只會論東家長西家短的,為什麼不說說你們自己的呢?你們的故事難道就不精彩了嗎?還是不夠光彩了呢?」。趙大姑們回道:「你不懂啦,說別人的比較有意思,而且不在場也比較不會有衝突的啊。」。國文老師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東漢 崔瑗 在《座右銘》說:「勿道人之短,勿說己之長。」,你們的書都讀到哪你去了呀。』。

AI 摘要說:『「無聊」指的是精神空虛、鬱悶,或是指無趣、沒有意義的言語舉止。』。這群喜歡嚼舌根的人只是無聊而已啦,如果社會上有的是賺錢的機會,這些人就不會沒事幹嚼起舌根來了呀。不信的話,你看越是發達上進的社會裡賺錢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時間浪費在嚼舌根呢。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信不信由你

「信不信由你」這句話應該常聽到吧,有些人甚至變成他們的口頭禪了;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說詞呢?是想加強甚麼感覺呢?有人說講神秘的故事時可以深化那種氣場,尤其是那恐怖的鬼故事。有人說那是提醒你用理智判斷接下來的談話,這可是很重要的訊息喔。也有人說那只是單純的一句口頭禪而已啦,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囉。

說是信不信由你,好像是很尊重你自己的判斷;其實那是把問題丟給你了,如果誤信了,那可是你自己的問題喔。如果疑心病頗重的,那麼問題就更大了。他怎麼會這麼講呢?是在提醒我甚麼呢?還是在覬覦什麼?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被賊惦記。」這下子事情大條了,該怎麼辦呢?

相信嘛,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呢?進行攤牌嗎?會不會太冒險了。可是機會通常稍縱即逝,那不就那個了嗎?不行,還是再仔細的想一想吧,不是說事緩則圓的嗎?但是,這確實是最好的時機呀,就這麼錯過了嗎?唉呀!真是急死人了,我該找誰討論呢?可是這種好康的不是越少人知道才好的嗎?

不相信嘛,不就沒事了。可是如果就是真的呢?那豈不辜負了這位有心人士了。如果將來被證實就是真的,那該會是怎麼捶頭頓足般的後悔呢?明明都已經被告知了還不知道把握,有這麼傻的嗎?唉呀!頭痛死了,人生的抉擇就是這麼難的嗎?不如不要聽到好了。可是這真的是個好機會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