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負擔與成長


人類始終懷有一個能抵抗重力,飛上青天的夢想,但是當太空人上了太空享受無重力狀態時,卻發現沒有重力的負擔將造成一連串的問題,包括骨質流失、體重減輕、肌肉萎縮、貧血等,以至於回到地球後需要接受一段復建以便重新適應地球上的重力負擔。

身體的反應是很直接的,有負擔才有承受負擔的需要,也才有相對應的新陳代謝;換作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也有類似的道理;譬如讀書,頭腦越用越發達;又譬如就業,接受新工作是另一段歷練成長的開端。

負擔是成長的動力,一個單身漢只需要掙得一口飯吃便全家飽,其責任遠不及負擔一家生計者,因此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從結果證明,單身漢的成就往往不如已成家的人;負擔會形成責任,會驅使人成長。

負擔總有其限度,教育學者羅倫斯.彼得發表的『彼得定律』指出:「在一個組織體系裡,所有成員都有晉升至超乎其能勝任職務的傾向」,一語道破了負擔的有限性及人性的有限理性,近代更常發生『過勞死』的社會現象,說明了負擔不只有限且極危險!

根據個人經驗,負擔多半也是辛苦的,負擔越大越是辛苦,但是近來又有『甜蜜負擔』的說法,當你因為家庭因為兒女而甘於承擔時,內心自然多了一份溫暖與勇氣,足以面對辛勞,反正負擔總是免不了的,成長總是有需要的,就欣然以對吧!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那些學校沒教的本事



現代人接受學校教育的時間相當長,以大學畢業為例應有十六年,約占據人生精華的三分之一;但是你相信嗎?學校卻只能教你學問而不能教你本事。

相信大家都聽過求學與就業存在差距,事實上這差距比想像還要大,譬如製造業批評學非所用、研發業批評創造力未有啟發、服務業批評熱誠不足,文教業批評素養不佳;大家都期待在社會上立足能有真本事,花了如此長的歲月養成卻沒有學到本事,叫社會新鮮人如何面對,怪不得他們找工作成為一大難題!

為什麼學校只能教你學問而不能教你本事,因為學校教育是反芻而不是思考;你是否覺得老師總是給你一些課業要你熟記,考試時背得出來就能得高分,否則就得低分;數理科看來好像需要理解,其實還是要你孰記解題技巧,甚少有出題要你發表看法、想法、作法的,研究所的專題研究或許才有思考空間!

因為學校教育是相處而不是經營;學校固然有群育,重點只在群體內如何相處,如何建立健康的互動,但是社會是競爭的,你會的別人都會,如何出人頭地?在商業社會裡如不能習得一些經營的手法,如何面世,君不見當上老總的少有專業的工程人員,工學院辛勤的學子們實宜三思!

因為學校教育是跟隨而不是趕上;報章媒體上常聞業界批評學校教育與現實脫節,趕不上時代的需要,究其根源與教授素質有關,試問只管教書的教授如何取得領先的學識?而過時的教授又如何教出引領風潮的學生?

因為學校教育是常識而不是知識;挑燈夜戰的學子們,有些幸運者可以得到父母的提點,這固然值得慶幸,但是背後卻隱藏著一個不爭的事實:上一輩所學的仍可適用於這一輩,兩輩間的教育模式與內容其實進步不多;換句話講,學得的只是已知的常識而不是未知的知識。

那麼,本事是什麼呢?本事是處世態度如熱情、真誠、細心、決心、渴望;熱情就是執著於自我的理想而不妥協,是盡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真誠是把別人託付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而且不求回報;細心是注重細節與條理,就是古人所說的防微杜漸,讓事情朝著該有的方向發展;決心是凡事想通了便做成它,是貫徹的毅力;渴望是迫切的盼望,是追求理想的原動力。

本事是經營技巧如行銷、引導、攏絡;行銷是讓別人心甘情願的買帳,讓別人覺得這筆交易是物有所值的;引導是讓別人信任為途徑熟悉者,兼具專家與前輩的性質;攏絡是投其所好,使別人感覺受用而樂於效力。

本事是人格特質如創造力、感染力、說服力;創造力是不因循於既有的思維,樂於嘗試、聯想而發現新事物;感染力是引領風潮的魅力,傳播感覺與熱誠;說服力是令人折服,信其所言、所行。

為了升學,當學生很忙,幾乎廢寢而忘食,但是忙要忙得有代價,尤其是在大學階段,已無升學壓力,如何在學習之餘同時獲取本事非常重要,務必省思在處世態度、經營技巧、人格特質方面有所領悟,砥礪場所也不限於課堂,可以是參與專案、社團或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