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胸有成竹

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文言文似乎不太好懂,有人翻譯其意思大概是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

讀過書的應該知道「胸有成竹」的成語吧,後用「胸有成竹」比喻處事之有定見。可是據說世上的竹子種類還蠻多的,維基百科說:「竹,又稱竹子,是竹亞科植物的通稱,屬於禾本目禾本科,可分為3族、約123屬,是禾本科中唯一具有喬木形態的類群,如熱帶型的簕竹族與溫帶型的青籬竹族,但也包括低矮的草本竹類黍竺族。」。那麼你說胸中有簕竹族或者青籬竹族的形象,可以用來描寫草本竹類黍竺族嗎?這好比胸中雖有麻竹的形象,好像不怎麼方便據以畫出唐竹的樣子的吧。

記得小時候的國文老師教導我們使用「胸有成竹」成語的時候,好像也是鼓勵我們做事情先要有「胸有成竹」的定見,方能說什麼像是什麼,而畫瓢呢也總有葫蘆的樣子的。可是長大後,理工科的教授們卻告誡我等須實事求是,不能樣子像的就可以了,那麼哉似乎有些過於籠統的喔。比如說人有兩隻腳,但不是有兩隻腳的就算是個人喔。再比如說人類雖為靈長目的一員,但人科與猿科畢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呦,而猿與猴當然也是不盡相同的啦。

在古代,想培養「胸有成竹」的能力亦屬不易,而蘇軾所稱「胸有成竹」的人算得上畫竹的賢達了吧。可是在多變的知識爆炸的現代,「胸有成竹」的人只能畫出心中熟悉的那種竹子而已,恐不能滿足眾人的胃口呦。更何況一個畫家總不能老畫那竹子的畫作,而沒有其他的作品吧;不然的話,日子恐怕不怎麼好過了。在知識爆炸的世代裡,好像遇上甚麼便要能學習甚麼,而學會甚麼便要能運用甚麼,斷不可拘泥於成規,才算得上豁達與灑脫的現代人。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何處是故鄉

如果你還是處於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那麼毫無疑問地,你的居住地便是你的出生地囉,也就是你這輩子唯一的家鄉了。可是一直住在家鄉的人還會強調自己的故鄉嗎?好像不會的,是吧。其實那些懷念故鄉的人好像是那種老早就離鄉背井的人,在他鄉辛苦地打拼著,然後在某個午夜夢迴時突然懷念起那個難以忘懷的故鄉。

維基百科說:「家鄉是一個文化地理學上一個民族集團世代流傳且富含文化意義的概念。作為一個常用名詞,它一般隱含著那個個人的籍貫、戶口所在地、或者成長地點的意思,亦可指自己的家庭定居地以及自己視為家的地方。」。請注意,這裡所描述的是家鄉而不是故鄉,那些滿口故鄉的人應是那種離鄉背井,不知道將要流浪到何處的人啦。而幸福的留在家鄉的人沒必要把家鄉說成是故鄉啦,那是多麼的不吉利呀,不是希望家鄉永遠不會變成故鄉的嗎?

既然是正在流浪,如果曾經流浪到某個幸福的所在,那麼會不會認定那個幸福的所在是另一個有別於出生地的故鄉呢?比如說配偶的故鄉吧,當你流落至此有幸認識了配偶,也有幸認識了此地的溫馨與溫暖。再比如說某個山清水秀、風和日麗的他鄉,你驚訝於此處的濃厚人情、醇厚風情與可口美味的美食,怎麼竟然與故鄉的種種彷彿有些相似。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歌頌著故鄉的美好,也就是說這世上多的是會被人記取為美好的所在;既如此,為何不能把別人的美好故鄉(家鄉)試著當作自己的故鄉呢?於是人們的第二、第三、第N個故鄉便紛紛出現囉。如今的工商社會裡,外出打拼似乎已經成為天命,而一直留戀在家鄉的或許會被認為是不夠出息的;那麼就勇敢地踏出遠行的步伐吧,直到他鄉成了第N個故鄉。

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何苦來哉

據說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上帝是相同且唯一的一位神明,可是上帝的這些子民們為何始終爭鬥不休呢?是上帝的啟示不夠明瞭,還是人們的私心在作祟呢?比如說十字軍東征的聖城耶路撒冷也是回教徒西征的聖城,於是紛紛攻占聖城然後各自蓋上聖殿,並且各自供奉著心目中的上帝;可是上帝明明是相同且唯一的呀,那麼上帝怎麼不現身表明呢?

好像每回戰爭的雙方都說他們是與正義同在的,那麼既然都是與正義同在,究竟為何還要開戰呢?難道說他們所謂的正義竟然是迥異的,也就是說對正義的解釋竟然是對立且難於苟同的嗎?如果是的話,何不把這些不同正義主張的人集合在一起好好地辯論一場爭個高下呢?再不濟的話就讓這些人幹一架好了,何必各自裹脅一大堆不相干的人一起跟著受難呢?

聽說世上的民族似乎都稱自己是熱愛和平的,那麼為何總是刀兵相向的呢?難道他們熱愛的和平竟然也是不一樣的解釋嗎?維基百科說:「和平通常指沒有戰爭或沒有其它敵視他人行為的狀態,也用來形容人的不激動或安靜。和平一般會解讀為沒有敵意及報復,誠摯的想要化解衝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或國際關係學等。」。那麼你說這般的和平怎麼能有不同的解釋呢?

撇開這些難搞的戰爭不談,人們為何明知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過胖、垃圾食品等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甚鉅,為何不能愛惜自我的寶貴性命呢?都說有些累死人的工作是賣肝來著,雖能享受高薪仍應拒之,深怕壞了自己的性命;可是熬夜享樂的人卻大有人在,難道不知熬夜享樂不但是高消費且同樣是賣肝的行為,卻樂此而不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