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產生大變革,各種不同思想流派、著作學說,相繼出現的百家爭鳴到現代,上得了檯面的學說只剩下法家、儒家與道家了。有人說歷史是最好的試煉,這麼看來,那麼歷經了兩千多年的試煉之後的法家、儒家與道家學說應是碩果僅存的正統學說囉。
有人說這些只是中國的固有學說,未必適合現今的世界潮流;其實呢,放眼中外的情形好像也是差不多的。不信的話,你看現如今所謂的民主國家所實行的法治社會,與法家的「律法之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仍然是相通的。雖然法家的那些法條已然不適用於現今社會,但法家強調的「法治取代人治」的精神依然是法治社會的不二法門;至於法條的內容那是需要與時代、地域、人種習俗共同演化而非僵化守舊的吧。
西方的政治思想經過長期的演化,不外乎大有為與小而美兩種模式,那麼與中國的儒家與道家思想相較又如何呢?儒家講求禮法的規範,凡事不分鉅細靡遺率皆訂定行事準則,這與大有為政府所實施的各項措施是不是似曾相似的呢?道家講求無為而治,能不干預的便不要干預,任由社會自行進化,而這與小而美政府的行事作風是不是也是如有雷同的呢?
其實中西方的人性在很多方面仍是相通的,只是不同的民族與文化而已。既然同為人類,人性當然也是大同小異的囉;基於此,發展出類似的學說好像也是挺自然的嘛。不然的話,你看法家、儒家與道家學說的經典論述被有心人翻譯成西方語言之後啊,依然被西方有識之士追捧的呦。相對的,西方的法治學說、大有為與小而美的政治學說在中國也是相當受人歡迎的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