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經驗談


大學應屆畢業生被稱為社會新鮮人,他們即將面臨就業的考驗。此時,他們最大的困擾是工作經驗的問題,既是社會新鮮人,何來工作經驗呢?可是八成以上的工作都是要求要有相當的工作經驗的;這些當主管的怎麼就忘記當初自己也曾是社會新鮮人,也是沒有工作經驗的,那麼今日的主管們當時又是如何獲取經驗的呢?

經驗可能是一種難以衡量的能力,當我們要求需要具備某領域幾年的工作經驗時,有些人可能還沒有達到足夠的年資,但是因為認真理解、學習,其工作能力可能優於年資雖充分卻精於混水摸魚的人。於是,有些具規模的公司可能不相信外來的經驗,寧可從頭訓練他們的新人;他們徵人的條件是責任心、工作熱誠、企圖心、可塑性、合群性以及基礎能力等。

可是商人多半是圖近利的,所以他們不願意花太多成本在訓練新人以及儲備幹部的課題上。最理想的狀況是生意到手了再去找到需要的人手,這樣的話就不必養太多正式人員,搞大人事成本了。於是派遣制度應命而生,人力派遣公司充斥在市面上,隨時要多少人手就有多少人手;人手是應有盡有,但怎麼確保其工作能力呢?最簡單的認定辦法就是工作經驗,至於這招是否管用就留給專案經理們去善後吧,於是工作經驗成了用人的唯一門檻。

如果經驗不適合用來衡量個人的能力,那麼經驗應該是甚麼呢?簡單來說,經驗就是個人學習的歷程。如果說一般人花一年可以學成的事物,某甲花半年便學會了,而某乙花了兩年才學會;是不是表示某甲只有半年經驗,而某乙卻有兩年經驗呢?這下子該清楚其中的矛盾了吧。

對於新的事物而言,經驗是創新的結果吧,參與創新的人很自然的便擁有了經驗。那麼甚麼叫做創新呢?這應是針對主角的個人經驗而言的,比如說某甲已做過的事,再做一回就不叫創新,但對還沒做過的某乙卻仍是創新。所以第一流人才創造經驗,第二流人才學習經驗,第三流的人依樣畫出了不太像的葫蘆,而不入流的人則完全不肯去嘗試。

《論語‧雍也第六》:『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地自限)。」』。如果是一個已有經驗才敢作為的人,那麼他便和冉求的習性一般了。須知個人的能力應是沒有限度的,古今所有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皆因他們勇於嘗試眾人皆曰無知、無措的事,因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問子何苦吝於給自己成就偉大事業的機會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