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如何看待事物


今年學測作文以蘇迪勒颱風時暴紅的「歪腰郵筒」入題,要考生闡述看法、感想或評論。出題活潑,鼓勵高中生觀察社會後反思。在封建時代裡思想是被控制的,進入民主時代當然要有個人思想啦只是被箝制了這麼久的思維該如何解放呢?

《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如果讀書以後只會引用別人的觀點,那麼讀書還有何意義呢?尤其是已從封建時代進入民主時代,如果還是缺乏自我的觀點,那麼何苦去爭這個自由呢?聽說還是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方才換來自由的,不是嗎?

所以在民意高張的年代人人可以有看法,也就是說人人皆有反思的能力,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可是仔細想想,好像也不完全是那麼一回事,怎麼說呢?據說匯集民意是政黨的主要功能,但是政黨發達以後往往回過頭來控制著民意,也就是說政黨必須是多元化的、競爭的,才能真正尊重民意、匯集民意。

民主時代裡人人有權發表個人的看法,但無法保證都能獲得正面的回應說穿了,就是個人的看法通常只能影響到自己而已,這樣的話還要強調個人的看法嗎?如果想要當個獨立自主的人,自我意識絕對是必要的,它表彰個人思想、品味與格調。

因為個人的看法通常只能影響到自己而已,所以自利起見最好保持正面的看法,以維持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也就是說自己當然要對自己好一點,盡量維持樂觀的、進取的、光明的觀點,以免墜入灰暗的、悲觀的、不健康的人生。或許這就是佛家常說的心地光明則人生光明吧。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星月交輝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行走三市,競放花燈。”。以上是明朝文人對滿月時的夜空的描述,今日的光害極為嚴重,已難辨別其真偽不過我更相信曹操所說的月明星稀,因那時更沒有光害,其說法較能使人信服。

在古代的認知裡,月亮是與太陽並立的巨大天體,故以太陰稱之。但在現代,我們已清楚知道月亮只是地球的衛星太陽不過是銀河系裡的一顆恆星而已而那滿天星斗除了太陽的(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以外,至少是銀河系裡的恆星,甚至是另一個銀河系或者是星雲也就是說月亮對比於任何一顆星星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只不過因為距離地球近,反射的太陽光芒卻能掩蓋住任何星光。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於人類社會世界上有數十億人口,但主宰社會資源的其實只是那一撮少數者。譬如說世界上有眾多的國家,而強國就那幾個,卻支配著世界局勢再譬如說窮人滿坑滿谷,而富翁就那幾個,卻支配著大部分財富又譬如說小企業滿坑滿谷,而跨國企業就那幾個,卻支配著大部分事業版圖。

為甚麼會這樣呢?其實因為引導社會改革的也只是那一撮少數者而已。譬如說科技昌盛,全世界都享受著科技成果,但尖端高科技永遠由強國引導著再譬如說商業發達,全世界都享受著便利的商品,但通路與流行永遠由跨國企業引領著又譬如說民主自由已成為普世價值,其實人民只有搖旗吶喊的份兒,而立法權利永遠在幾個主要政黨間交替著。

世間就是這樣,新月時或許是星月交輝的,月亮慢慢變胖變大時是星月爭輝的,待到滿月時那就月明星稀啦。所以混沌未明時,機會是開放的改朝換代時,機會是群雄並起的待到天下一統時,那就唯我獨尊啦。對人而言,月亮雖然未必很大,但是因為距離的關係,影響卻是最直接的。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到鄉下走走


現代人大都集中在都市裡討生活,好處是工作機會多、生活機能便利可是,都市裡總是烏煙瘴氣、吵雜不休的,經過一段時日後便使人身心疲憊,失去了該有的朝氣,怎麼辦呢?有人說都市裡有很多藝文活動可以陶冶心性啊,可是這好像隔靴搔癢、望梅止渴,不能真正的洗滌身心呀!

這時候,就會想起以前還沒集中在都市裡的鄉下日子了那雞犬相聞、開心問候的人情味,那青山綠野、蟲鳴鳥叫的清新大地想著想著便化為一縷幽夢,出現在煩悶的午夜夢迴中。其實鄉下不就在不遠處嘛,雖然不是自己小時玩耍的舊地,但必是某人的故鄉啊就權充是旅人的暫棲故鄉,找個冬日餘暉的溫暖日子去訪視它吧。

冬日裡最顯眼的便是那掛滿橙紅果實的橘子園了,這時候椪柑應已採收入庫了,剩下的是桶柑、海梨與柳丁等。橘子園多半沒人看守,出了矮籬垂手可得的碩大鮮紅的果實還挺誘人的,還好台灣人蠻有道德,少有人偷摘的任由那飽滿的果實吸收著日月精華,恬然成就其豐富的滋味。

冬日裡最內斂的是藏在泥土裡的蘿蔔了,我們很難從植株的外表一眼看穿底下的成就有多可觀,就好像我們看不穿人們頭髮下的學問有多少一般也許越是內斂越有滋味吧,那蘿蔔在回鍋之後方才顯出溫潤滋補的口感而曝曬過的蘿蔔乾更是越陳越香,據說用那數十年的黝黑的老菜脯燉煮放山雞的口感會令人終生難忘的。

冬日裡最感人的是遍佈各地的在地料理了,不論是原住民的、台式的、客家的或者是眷村口味,都能抓住眾人的味蕾、溫暖遊子的胸懷。譬如原住民的竹筒飯、小米酒以及烤山豬等譬如台式的滷肉飯、麵線糊、筒仔米糕、鮮肉羹等譬如客家的薑絲大腸、客家湯圓、客家小炒等譬如眷村的牛肉麵、嗆鍋麵以及各種道地麵食不能再數下去了,否則口水會掉一地的,總之到鄉下走走就能嚐盡各方美食了。

我們手髒了、身體髒了就需洗手、洗澡,而在都市裡悶壞了當然就需要到鄉下走走以便洗滌身心啦,還好鄉下總是那麼平易近人的。漢書·卷三十·藝文志:「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癒於野乎?」暫不談那些高論,好像也只有到鄉下走走才能體會出那濃郁的人情味、在地文化以及各方美味了。

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容錯


還記得上程式語言課程時花了很多時間於程式除錯,一個簡單不過的程式就要除錯好幾回,有些同學甚至於用完了全部的測試額度還做不出個結果來不就是個語言嘛,為什麼電腦語言就這麼難搞呢?這和人類的語言又有何不同?

話說程式語言的除錯,不外乎文法、邏輯、需求錯誤這幾種。文法錯誤應是對該語言的文法不熟悉的緣故吧,多寫幾回就該滾瓜爛熟啦。其實不然,就算是程式高手,新寫的程式從來沒有一次就過關的邏輯錯誤應是對該事物的法則不熟悉的緣故吧,多寫幾回就該滾瓜爛熟啦。其實不然,就算是該作業的老鳥,新寫的作業也是從來沒有一次就過關的需求錯誤應是對該業務的作業需求不熟悉的緣故吧,多寫幾回就該滾瓜爛熟啦。其實不然,就算是該業務的權威,新寫的系統也是從來沒有一次就過關的!

資訊系統畢竟是人造的東西,充斥著機械化的僵硬,也就是說一不二的性格。雖然資訊系統係用來解決人類社會的作業需求,但是只要有丁點衝突,他便迷惑了、罷工了,所以必須不斷的除錯雖然很多人試著去改變資訊系統這種僵硬的性格,也就是模仿人類社會容錯的特質,但是發現想要發展擬人化的智慧非常的不容易,不是一蹴可及的。

人類的語言可以省略(無論主詞、動詞、受詞皆可能省略)、可以借用(一般用詞覺得不夠好時借用其他更合適的用詞),還可以使用典故,所以變化十分豐富,適用於任何情境。更重要的,這種容錯的態度還鼓勵大家創造新詞,也就是說人類的語言是活的,會與時俱長的,所以資訊系統的語言永遠追不上人類的語言。

其實容錯的態度還包含文化、思想方面的差異,也只有尊重他人文化、思想上的差異才能達成相互溝通的需要,以創造融合的社會。依據上述針對資訊系統的觀察,不難發現不能容錯的社會將造成溝通上的困難,所有的事物皆因不能相容而需要花費更多寶貴的時間、精力於相互溝通所以想當個成功者,容錯的態度當然是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