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沉澱與宣洩


人生說長不長可是也不太短,足夠發生很多事情,因此有太多事情要記憶,但是腦容量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記著,那麼那些容不下的、不想記憶的往事該怎麼辦?近來心理醫師的生意越來越好,表示社會上有更多人出現心理症狀需要照顧;我們都知道血管堵塞會有嚴重的後果,那麼記憶爆量是否就是心理問題變多的原因?人的心是肉做的,受不了了會怎樣呢?
情緒需要出口,對於那些不想記憶的事情,看起來宣洩是最好的安排。譬如說愛情結束了,能夠大哭一場的比較能夠忘掉那些不堪的回憶。而那些連哭都哭不出來的恐怕需要很長的恢復期,才足以消化滿腔的悲憤;再譬如說事情搞砸了,想得開的人認為只是這一回合的失敗,大吃一頓、出去散散心就可以當作一個句點,那麼明天就是下一回合的起點。可是想不開的人會為此反芻好一陣子,以至於找不到下一個回合的起點。
腦容量有限,那麼那些容不下的記憶,只好隨著時間沉澱。譬如說前一餐吃了些甚麼美味、昨晚睡得香不香、有沒有得到稱讚等,其實說穿了就是幸福的印記,把幸福的感覺記住就可以了;再譬如說前一刻被上級主管洗臉了、事情處理的有夠糟、被當面抓包有夠尷尬,其實說穿了就是挫折的印記,把挫折的感覺記住就可以了;夏蟲不可語冰,過完了冬天,不就有嚴冬的種種經歷了嘛。
宣洩能記取教訓嗎?如果你是那種需要沉痛的打擊才能記取教訓的人,動輒少了胳臂斷了腿,甚至掉了腦袋才有感受,那麼記取了教訓又有何用呢?想得清楚的人明白教訓的意義,清楚機會與命運的分野,那麼如何收拾情緒重啟契機就已經是教訓了。
沉澱能產生智慧嗎?如果不該忘掉的大原則大方向你遺忘了,反而是那些細微末節還記得很清楚,那樣會有甚麼智慧留下呢?你已心知而肚明了吧;禪宗說智慧是一種頓悟,有慧根的人經歷了事情自然會有一閃而應的靈感生出來,那便是智慧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