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甚麼氣候下就吹甚麼風


依據中央氣象局的氣象簡介:在我們居住的台灣,天氣和氣候主要受季風影響。夏天吹西南季風,冬天吹東北季風,因而造成各地區不同的氣候。也就是說台灣在夏天的氣候下盛行西南季風,而在冬天的氣候下盛行東北季風;這是否意味著氣候與季風兩者間是相互對應、相互造就的。

這樣的因果關聯也常發生於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氛圍中。譬如說民主的社會崇尚言論自由,那麼言論自由也會是民主社會的催化劑;又譬如說經濟發達促成人民的消費,那麼人民消費也會是經濟發達的動力;再譬如說民粹治理造成政策的短視,那麼政策的短視也會是激化民粹治理的源頭。

既然是互為因果,似乎就存在著方向掌握的竅門,也就是所謂的正向循環與負向循環。譬如說:經濟發達了,人民漸漸富有了,消費也跟著大方了,於是市場活絡了,經濟將更為發達,這是正向循環;反過來說,經濟蕭條了,人民漸漸貧窮了,消費也跟著萎縮了,於是市場凍結了,經濟將更為蕭條,這是負向循環;所以說只要維持著前進方向不變,便會有正向循環或者是負向循環的發生。

現代社會經常有意見相左的雙方相互堅持對抗的問題,以致於發生政策推求困頓而社會停擺的現象。如果從因果循環的邏輯去推斷,或能理出正確的方向,也就是說追求的是果,便從因的方向下手,而追求的是因,便從果的方向下手。譬如說:為了增進人民的財富就從經濟發達著手,而為了經濟發達就從藏富於民著手;如果兩端皆使不上力時便須依靠外加的力量才能解套,譬如增加國家建設以擴大內需或者擴大進出口貿易等。

或許有人會問:夏天吹西南季風,冬天吹東北季風那是很明顯的現象,那麼春天與秋天呢?話說春天是從冬天過渡到夏天,所以初春帶有冬天的性質而晚春則帶有夏天的意味了;至於春天的正中間那就有些混沌不明了,只能說是一會兒似冬一會兒似夏吧,為了迎合未來建議把它當成夏天看。

有人說現代的治理越來越困難,其實事務的本質應是不變的,總是離不開那因果循環的道理,只要能理清來龍去脈,應能找出正確的方向的。諸葛武侯為甚麼能在赤壁之戰裡借得到東風呢?應該是他理解甚麼氣候下就吹甚麼風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