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依循舊例的故事


有句俗話說:「新例不設,舊例不滅。」;可是舊例在未成立之前,必以新例的姿態呈現。如果新例不設,又何來舊例呢?可見得這句話存在著邏輯問題。或許我們可以解釋說,新例不設係指新例不輕易設立(或須得到當局者的認可),而舊例不滅係指舊例將被奉行不悖。

傳統社會裡,習俗往往被認真對待而不輕易改變的。可是隨著時空的演變,現今卻流行改變的文化,上至政府、下至企業,無不強調改變的重要,並視為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那麼我們如何看待依循舊例這回事呢?

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一:“頗聞翰林草制,皆撿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診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從這段記載可以發現,古人對於依循舊例這回事並非完全認同的,覺得總是缺乏了新意;這與現今流行的改變的文化卻有些暗合;此外,古老的政治智慧“易經”也有意倡導窮通達變的思想改造,所以現世存活著的人實不應食古而不化吧。

這年頭很流行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說穿了其實也是依循舊例,好讓大家執行相同的處置。如果這些SOP內容妥當,大家遵守了可以維持相同的處理效果;可是如果這些SOP內容不理想,那不就表示大夥全離了譜嗎?所以SOP並非天條,也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時時檢討改進以維持其功效。

《後漢書·皇甫規傳》注引《孔子家語》:“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套用孔子的邏輯:夫庶務者舟也,SOP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觀念的轉變


人類文明的歷史其實不長,大約就是幾千年吧,可是就這幾千年已經足夠文明的思想變遷了;譬如說在原始部落裡,應皆屬於母系社會的體系,但是一旦發展出強勢文明時卻不約而同的演變成父系社會,這有什麼道理存在呢?而近代文明又不約而同的發展起女權運動,這又隱藏著什麼道理呢?

中土文明屬於世界幾大文明之一,有幸成為龍的傳人,可以就近觀察、發覺中土文明的思想演變,體會文明變遷的意涵:遠在封建的春秋時期,思想是開放的,也就是所謂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可是到了皇帝一統天下的時代為了方便統治,只能定於一尊。所以秦始皇選擇了法家、漢高祖選擇了道家,而到了漢武帝終於發現了可以長治久安的儒家(徹底的統治),從此儒家壟斷了歷朝歷代的思想教育,成就了中國的禮教社會。

法國大革命以後迎來了世界化的民主浪潮,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也跟著沒了,那麼沒了皇帝的思想教育應成為什麼呢?善於鬪爭的毛澤東選擇了文化大革命,實行了大破大立的手法,希望快速翻修古老的思想體系。毛澤東之後的鄧小平提出了「管他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的著名的改革主張,所以往後的思想體系便是海納百川的實用主義。

中國歷經浩劫重新出發,中國以外的世界同樣經歷徹頭徹尾的改變:民主思想提升了,由君主主權演變為人民主權再演變為社會權。有時候,社會的進步就是這樣的,觀念影響了邏輯,觀念改變了做法。只要觀念正確了,思想便開通了,真理便跟著浮現了。譬如說永續發展的觀念讓我們愛護地球、重視環保。又譬如說注重科學的觀念讓我們從地球中心論->太陽中心論->銀河系中心論->宇宙爆炸論->…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貼標籤的時代


以前,曾聽過機關新來的副首長因為身材矮小因而被警衛阻擋於大門口,直到秀出身分證件才得進入。也曾聽說開賓士車的人通常不會被大門警衛質問即可進入,其實他可能才是真正的陌生人等。早在魏晉南北朝即施行所謂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220)命其制定的制度。這些制度都是根據世俗(或皇意)在某士族貼上上等社會的標籤所建立的。

話說中國社會習慣於貼人標籤,好的如書香門第、名流士族、殷實商賈等,壞的如流民、下流社會、賤民等。這些標籤可能是順口而出,可能是共同口碑,但是都沒有嚴謹的認定標準,或是國家的認證。也就是說善於博取名聲的人就可能成為大善人、大賢士,而從三姑六婆口中就能產生不肖子孫、紈褲子弟。

這些標籤對當事人有什麼影響呢?據說有個小學老師讓班上同學給自己立下志願,長大之後這些志願果然造就了一群成功者;還有菜園裡的名言:「那些經常被稱讚的作物通常會長得比較茂盛。」;當然也有人因為被認定為沒用的人而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如果是個在意他人所貼標籤的人,應想辦法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讓人貼上可使自己高興的標籤。譬如偶而幫助別人可能得到熱心助人的標籤,再譬如偶而資助益舉可能得到熱心公益的標籤,又譬如偶而認真讀了幾天書可能得到努力上進的標籤。

如果能夠看淡他人所貼標籤的人,那麼他或許在意自己給自己貼上的標籤。譬如韓信忍胯下之辱,可是他深知自己的志向,終成歷史聞名的大將軍;再譬如愛迪生從小被認定是個自閉症者,可是他深知自己的志向,終成歷史聞名的大發明家;又譬如周處被認定為三害之一,在他明白了真相之後,毅然除了三害,成為小學教材。

如果標榜四大皆空的人,那麼他或許是給自己貼上了四大皆空的標籤,真正四大皆空的人心中應無任何標籤。誠如金剛經所言:「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搬遷始覺行李多


〈六祖慧能‧無相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前些日子,女兒從大學畢業,幫她搬遷回家時才驚覺其行李多不勝數;遠超過一趟車的負載能量;看來六祖的境界與能耐實非一般凡人可以效法的。

記得十年前的那一次搬家,足足載滿了兩大卡車,有些東西直到現在仍原封不動的藏在家裡的某個角落,再無從收拾起。細數這些行李,應無價值驚人的骨董,亦無忘了行使的資產,概為陳年舊案,以及些許往事的回憶,或者甚麼都不足論了,那麼這些呆掉了的行李是如何產生的呢?

英明的人們在處理事務時,總會留下處理過程中的資料。在派上用場的當時如獲至寶,但使用過後即價值喪失而淪落於某卷夾;如果當時順手填上註記並進行分類,日後或可再供查詢,可惜無心收拾或無暇整理或無歸檔之良習,致使陳案日積月累,而相似的搜尋卻一再上演,怪不得常覺得這些資料有點面熟

日常用的工具、碗盤廚具、用品等也有類似的境遇,臨到需用時不斷地思索曾在某處看見過它,但是歷經煩惱的腦袋已怎樣都想不起來了,直覺是記性差了誤以為它的存在只是很久以前的使用記憶罷了,只好跑一趟再買個新的囉;其實它真的存在於某個角落裡,正埋怨著主人的冷落與歲月的蹉跎,一直到老去;如果,我們的用品皆分門別類且時常歸位,就不再有這等遺憾了。

〈神秀‧無相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雖然神秀的作品已然脫俗,卻被六祖慧能超凡的頓悟硬生生的給比了下去,以至於丟了接續衣缽的機會;可是對於世俗中的凡夫俗子,其實神秀才是可資效法的對象,從行李的堆積事件來看,似可明白其苦心。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獨處的時候


《禮記·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獨處時容易不聞不見,所以修道的君子更是需要自我警惕吧;可是今日的禮教已不講究,那麼今人的獨處將有什麼心情,會持什麼樣的心態呢?

或許有人獨處時覺得自由了,可以全心全意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者一償宿願把多年沒空閒完成的心事給做了;西方諺語: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可見得西方人還是比較崇尚自由的,把缺席視為心靈的解放呢;但我們把它翻成“小別勝新婚”,似乎是別有一番用意吧。

或許有人獨處時覺得孤單了,習慣的嬉鬧頓時沒了,失落感也油然而生。平日居住的空間常感狹窄,如今卻覺得空曠了。人氣一沒了那些陰暗角落裡的歹祟便自然地擴散了,尤其到了黑夜更是甚囂塵上,陰氣森森的。再配上幾聲怪鳥的夜啼,可嚇人了,引得心底的疑鬼幽幽的發作了起來,唉!天怎生得黑?

或許有人獨處時偏覺得可以妄為了,做壞事就怕別人瞧見了,不是嗎?難得的獨處那豈不表示沒有旁人了嗎?屆此神鬼不知的空檔,那不就是最好那個了嗎,嘿嘿嘿

總之,中庸認為獨處的時候是比較危險的,沒有前輩的提攜、同儕的切磋、後輩的挑戰,總是比較容易疏漏一些應注意之處,因此需要格外謹慎的;可是那些剛愎自用的人即便未獨處,如果不聞規勸,那麼與獨處又有何異呢?自我封閉是否等同與世隔絕而永遠自我獨處呢?中庸倡導的君子慎獨不知是否也有包含這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