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過來人的現身說法


有時候為了賦予說服性,常聽到某些活動安排了過來人的現身說法,以加強與會者的身歷其境感受。這樣的安排當然是善意的,可是這樣真的會有成效嗎?如果有的話,那麼需要清楚效果的重點與意義;如果沒有的話,就不需多此一舉了,徒增過來人的痛苦回憶。

有些學者研究後指出,溝通的效果是由聽者決定的。意思是說溝通的目的是希望聽者接受忠告,所以效果當然決定於聽者是否聽得進去。可是,《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于時也。”,也就是說聽者需有類似的經驗才能有所感受,否則只是對牛彈琴,陷於落花雖有意而流水卻無情的境地。

甚麼是過來人呢?大概就是指有過慘痛經驗的人,譬如說曾經吸過毒、混過幫派、坐過牢的,有朝一日痛改前非的人;也有可能是指患過病痛的人,譬如說得過絕症卻應對得法痊癒了的人;或者說是辛苦奮鬥終於成功的人。那麼過來人要說甚麼法給誰聽呢?應該是說出成功的經驗給同道後進參酌的吧,所以過來人與聽者必屬同道中人才有得說法、也才會有所感應,或者說聽者即是將要過坎而仍未全過的人。如果這樣的組合出了差錯就真的是對牛說法了。

現今快速變動的社會難以累積依然管用的經驗,所以過來人與聽者的組合已難對應得上。譬如說父母親總是不忘對孩子們說法吧,訴說他的讀書經驗、社會奮鬥法則等,可是上輩子人的經驗已難應用於下輩子身上,於是代溝成焉、父命不再。如果明白了這層道理,就不會硬ㄠ著兒女強說教了。

還有,過來人說法的真義不在於過坎的技巧,畢竟每個人要過的坎總會有些不一樣的,強記著招式可能正好害了人。譬如說到汽車教練場學駕駛吧,教練會教你很多招式以便應付考試,可是過了關拿到駕照以後照樣難以上路吧,可見得經驗方面還是需要各自去累積。我覺得過來人說法的真義在於心境的調適與理念的堅持,這種傳承無需挑選對象。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矛盾


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之。」以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這是中國最早立論的矛盾說,對後世的是非觀影響深遠。大約與此同時,西方的理則學也開始萌芽,可見得辨正之術乃文明之所需;可是歷經兩千年的浸淫與試煉之後,人們的思緒已不再矛盾了嗎?

我們或許會用「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來揶揄某人言行的前後不一致,可是「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真的錯誤了嗎?試想當部長與當總統維持在一貫的處事觀點與政治高度合理嗎?所以換了位子就必須換腦袋好像才是正常的呀,可是針對個人而言,其前後的言行豈不是矛盾了啊。

誠信是為人處事的根本原則,可是你我有沒有曾經說過善意的謊言、或者聽到別人善意的謊言呢?謊言即是謊言,為何分為善意與惡意,這樣的分別對待是否矛盾了呢?有時候,沒有使用善意的謊言反而是殘忍的、不知變通的,那麼誠信原則該置於何處呢?

科學越昌明,越是發現更多無法解釋的現象,有時甚至因而推論出新的原理,譬如:人類的起源、宇宙發生論、外星文明等。如果說現代的理論是對的,那麼過往的理論必定是錯的,可是將來會不會再發現新理論而再次推翻了現代的理論呢?那麼現代的理論已經正確了嗎?

發現矛盾固然是檢驗真理的利器,但清官尚且難斷家務事,更何況要論斷這混亂的世道;幸好文明是多面相的,邏輯上無法交代的事物還可以借助宗教、信仰的慰藉;人際的衝突也可以依賴親情、友情的安撫;而善惡的判斷還有個人的良知作為最後的把關。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經驗談


大學應屆畢業生被稱為社會新鮮人,他們即將面臨就業的考驗。此時,他們最大的困擾是工作經驗的問題,既是社會新鮮人,何來工作經驗呢?可是八成以上的工作都是要求要有相當的工作經驗的;這些當主管的怎麼就忘記當初自己也曾是社會新鮮人,也是沒有工作經驗的,那麼今日的主管們當時又是如何獲取經驗的呢?

經驗可能是一種難以衡量的能力,當我們要求需要具備某領域幾年的工作經驗時,有些人可能還沒有達到足夠的年資,但是因為認真理解、學習,其工作能力可能優於年資雖充分卻精於混水摸魚的人。於是,有些具規模的公司可能不相信外來的經驗,寧可從頭訓練他們的新人;他們徵人的條件是責任心、工作熱誠、企圖心、可塑性、合群性以及基礎能力等。

可是商人多半是圖近利的,所以他們不願意花太多成本在訓練新人以及儲備幹部的課題上。最理想的狀況是生意到手了再去找到需要的人手,這樣的話就不必養太多正式人員,搞大人事成本了。於是派遣制度應命而生,人力派遣公司充斥在市面上,隨時要多少人手就有多少人手;人手是應有盡有,但怎麼確保其工作能力呢?最簡單的認定辦法就是工作經驗,至於這招是否管用就留給專案經理們去善後吧,於是工作經驗成了用人的唯一門檻。

如果經驗不適合用來衡量個人的能力,那麼經驗應該是甚麼呢?簡單來說,經驗就是個人學習的歷程。如果說一般人花一年可以學成的事物,某甲花半年便學會了,而某乙花了兩年才學會;是不是表示某甲只有半年經驗,而某乙卻有兩年經驗呢?這下子該清楚其中的矛盾了吧。

對於新的事物而言,經驗是創新的結果吧,參與創新的人很自然的便擁有了經驗。那麼甚麼叫做創新呢?這應是針對主角的個人經驗而言的,比如說某甲已做過的事,再做一回就不叫創新,但對還沒做過的某乙卻仍是創新。所以第一流人才創造經驗,第二流人才學習經驗,第三流的人依樣畫出了不太像的葫蘆,而不入流的人則完全不肯去嘗試。

《論語‧雍也第六》:『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地自限)。」』。如果是一個已有經驗才敢作為的人,那麼他便和冉求的習性一般了。須知個人的能力應是沒有限度的,古今所有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皆因他們勇於嘗試眾人皆曰無知、無措的事,因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問子何苦吝於給自己成就偉大事業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