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有人說歷史像一道洪流,淘盡了千古風流人物,那麼微不足道的升斗小民又該如何立足於歷史的洪流呢?或許汲汲營營或許謙恭卑下或許只是隨波逐流罷了。
都說中國是個禮教的社會,充滿了習俗與教條,所以人們活在世俗的洪流中。其好處是事事可以找到比照的規矩,可以依樣畫個葫蘆;其壞處是缺乏新義簡直無聊極了。如果你是個溫良恭儉讓的順民,盡可以卑恭屈膝的活著;如果你是個不安於故鄉的浪蕩者,總有說不盡的委屈吧。
年輕人說如果你跟不上流行的話你就落伍了,其實大部分的壯年、老年人應該都算落伍的,這就是所謂的流行的洪流,專屬於年輕人的。事情總有例外,就是有些不甘寂寞的不算年輕的人終日盛裝打扮著,希望能以僅有的精力抓住那流行的尾巴,假裝還算是個年輕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不然。聖人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吾等問于高明之人,當趨吉避凶。”。是的,洪流終究險惡,聰明人應該試著趨吉避凶吧,然而高明之人何在呢?看過泛舟的運動吧,好像只要順流而下然後盡量避開阻擋的石頭就可以了。(其實箇中奧妙還需自我學習與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