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消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國家是統一了但在生活習俗各方面其實還是分歧的,於是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來彌合不同人群之間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矛盾並借以追求國家的長治久安。“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固然是統一的基礎,但若從經濟的觀點看,統一度量衡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
如果商業行為在各個地區須面對不同的度量衡標準,那是很難適應的。比如說在菜市場裡買菜,如果有人用台斤標價、有人用公斤標價,買的人須經過換算才能知道誰賣的比較便宜,而除了價錢以外還需要比較品質,你說會不會太麻煩了呢?所以通常批發的市場只以公斤計價,而零售的市場只以台斤計價。
中國在公元兩百年前即統一了度量衡,那麼世界各地呢?1875年5月20日,17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署米制公約,建立公制體系。該公約產生了國際度量衡大會、國際度量衡委員會和國際度量衡局三個組織。也就是說國際統一的度量衡比起中國晚了超過兩千年,由此你可以稍微領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先進與偉大了。
不過畢竟兩千年時差的科學能力差距不可同日而語,現今的度量衡標準係以科學為依據的。維基百科說:「2018年11月16日的第26屆國際度量衡大會通過了公斤的新定義,將以往透過測量得知的普朗克常量定為一標準值(6.626 070 15 × 10-34 kg•m2•s-1),使質量單位(公斤)和長度單位(公尺)、時間單位(秒)關聯,即透過普朗克-愛因斯坦關係式將光子的能量與它的頻率聯繫起來。」。
市場上的交易其實沒有複雜到需要透過普朗克-愛因斯坦關係式才能定調,不過精密的半導體或太空科技等就有此需要了,作為國際度量衡標準須能適用於所有的領域,也就是說必須是與時俱進的才能滿足各方面的需要,說不定若干年之後的國際度量衡標準又須重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