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箇中滋味

宋·向子諺《西江月·紹興丁巳,遍走浙東諸郡……》:「居士何如學士,翰林休笑薌林。個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箇中滋味算是常用的成語,箇中指其中,滋味或許作甘苦談吧,箇中滋味通常指切身體會所得來的甘苦談。箇中滋味常接著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其實與其說是不足似乎不太貼切,而是難與不相干的外人分享啦。

箇中滋味為何難與不相干的外人分享呢?通常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其中甘苦就算是說了你也無從體會;不過如果細究之,實與個人習性與喜好攸關。俗話說飛蛾撲火,你說那飛蛾怎麼就那麼笨呢?沒辦法呀,撲火本就是飛蛾的本性,跟其他物種實在難以溝通說明的啊。

比如說有人好名,為了出風頭可以幹出旁人難懂的事,那就是箇中滋味難與不相干的外人分享了。再比如說有人好利,為了求利甚麼手段也可無所不用其極,這跟將本求利的人是說不通的。又比如說有人好勝,常不計重本,只要能贏就會高興,至於贏得什麼似乎不怎麼重要,試問你懂得其中奧妙麼?

孔子的名言「食色性也」,既是本性那就難講道理了,所以俗話才說「是牛,牽到北京還是牛。」的嘛。《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有了這句好像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率性而為了;可是道理真的是這樣講的嗎?有人說「率性而為」有時候其實是「任性而為」;不過如何認定好像是拿結果來說項,成了便是「率性而為」,而敗了自然是「任性而為」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