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說:「射後不理(Fire-and-forget)狹義的解釋就是能夠滿足射後不理條件的武器本身需要具備導引系統,未能滿足這個前提的武器系統也就不在考慮之列。」。為什麼要發展射後不理的武器呢?如果戰機需要導引發射的武器直至命中目標,那就需延遲脫離戰場,如此一來被擊落的機率就大增了。
戰機的射後不理是為了安全因素,日常生活裡也有很多事後不理的例子,其目的大概是為了方便吧。比如說常見的免洗餐具,使用一次後便丟棄了,免去了洗滌的麻煩。再比如更常用的衛生紙、廚房紙巾、餐桌紙巾等,也都是用完即丟的。我曾開玩笑說衛生紙是挖礦(鼻涕、耳屎之類的)的許可證,少了它的話,挖起礦來就麻煩了;或許有人說可以用棉花棒啊,其實棉花棒也是一種事後不理的用品啦。這麼多事後不理的東西如何善後呢?它們都成了(只管丟棄)事後不理的垃圾了。
事後不理太方便了,那麼可否沿用至其他事物呢?比如說新聞偶而會提到的企業用人,被利用完了慘遭汰除之類的;或者是所謂的一夜情,隔天就當作不認識了。俗話說給你方便當作隨便,事後不理其實是有諸多後遺症的,都會垃圾多到難以處理便是顯著的例子,而氾濫的社交製造了諸多社會問題應該也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