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可見自古以來求學便被認為是增長知識、開啟智慧的不二法門;可是光靠讀書就能通透人生的智慧嗎?那麼古人所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究係何指呢?《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又是講些甚麼樣的道裡呢?
從時間的推移來看,人的感覺因年齡而改變,譬如小時候愛吃甜食,可是年紀大了以後卻愛吃鹹的,甚至排斥甜食;人的思想因年齡而改變,譬如少年時期的強說愁吧,到了晚年卻變成了強說不愁;人的修養也因年齡而改變,譬如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那麼我們從小求得的學問、規範,會不會因為年齡的成長逐漸不能適應成年以後的需要呢?
從空間的遞移來看,人的視覺因位置而改變,譬如山的形狀橫看成嶺側看卻成了峰;人的判斷因位置而改變,譬如從自身的利益衡量得失,以及從眾人的處境衡量的公益,總是那麼不同;人的立場也因位置而改變,所以才有邁爾斯定律的「職位決定立場」理論;那麼我們從小求得的學問、規範,會不會因為衡量角度的改變逐漸不能適應成就以後的需要呢?
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則人轉。辦法必須追隨目標的位移方向才能到達彼岸,思想必須追隨情境的改變才能適應時局。世界上的道理從來就沒有絕對的,那麼甚麼才是此時需要的呢?跟隨心靈的感覺或許會是不變的策略,因為這樣才能發現真正的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