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說:「思想可以指一般想法,或是在思考當中對各想法所作的組織。雖然思想是人類的基本活動,但對於思想是什麼構成,以及思想的產生方式,尚沒有一致的看法。簡單來說,思想可以視為自發的或是有意向的思考行為之產物或結果。」。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就是說人的思想多半還是有私心的,這種看法符合「有意向的思考行為」的論點。
維基百科還說:『三民主義,又稱「孫文學說」、「國父思想」、「總理遺教」,是由中華民國國父及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提出,為國民黨的基本黨綱,在中華民國憲法前言以「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稱呼,並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這段話使我想到一個問題:究竟是思想先還是主義先呢?若依照維基百科的說法,『三民主義,又稱「國父思想」,兩者是一體的』;不過我總覺得,人應該是先有思想,然後發揚光大才成為主義的,思想可以是個人的(比如說國父是最先想到這類問題的人),但主義好像已經屬於(國民黨)群體的。
《國語·周語下》:“眾志成城;眾口鑠金。”,或許就因為這樣,當人們的心思都弄到一塊兒時,便能團結一志了;這是從主義到行為的蛻變,一旦成了氣候,便莫之能禦了,中外歷史上著名的人民革命好像都是這麼來的。比如說近代的武昌起義、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等都是顯著的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