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耍賴

《水滸傳.第一一回》:「你莫胡說!見今壁上寫下名字,你臉上文著金印。如何耍賴的過?」。耍賴通常指不肯負起該負的責任,可是如果證據確鑿不容抵賴的話,那就耍賴不得了。如果拿得出手且責任劃分清楚的何需耍賴呢?會不會是正好手頭不便只好耍賴,抑或是已經耍賴成性了呢?

維基百科說:「尊嚴概念常用於道德、倫理、法學和政治學學說的討論中,用以表明人本固有的價值屬性和擁有受到他人的尊重的權利。」。人必須受到尊重才能自由自在地處身於飽受價值觀束縛的社會,所以人人皆注重尊嚴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可是維護尊嚴的代價頗高,為了尊嚴你必須遵守這個、克制那個,使得自己符合社會的期待,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如果你的對手耍賴,表示他對自身尊嚴的維護即將出現重大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他的耍賴被拆穿了,他的尊嚴或將受到極大的挑戰。就因為這樣,一個心靈正常的人應該是不會耍賴的。也就是說為了尊嚴,他會盡最大的力量去克制耍賴。可是有人立刻跳出來說,在社會上耍賴的好像很常見呀,是這麼回事嗎?

維基百科說:「滾動是一種結合了轉動(多半是針對軸對稱物體)及相對特定表面平移的的運動。實際上,因為接觸面會有微小的變形,仍然會有滑動及能量耗散的情形。不過滾動摩擦力較一般的滑動摩擦力要小很多。」。這是說最初的耍賴是滑動摩擦,阻力頗大;可是一旦滑動了就會慢慢轉成滾動,阻力就變小了;如果正走人生的下坡路的,阻力更小,成了沒有滑動的純滾動了。

自己偶而耍賴表示偶而有些脆弱,維護尊嚴已出了問題;如果經常耍賴的話,那就已然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了。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積案如山

「積案如山」是句成語,形容待處理的案件(公文)極多,堆積得像山一樣多。比如有人舉例說:「由於業務、會議繁多,主管桌上的公文常積案如山。」。文字的形容通常比較誇張些,而這句成語就特別的誇張了,不信的話我們來計算一下,推積成一座山大概要有多少份案件呢?

平均高度約莫一百公尺,範圍一平方公里的常見小山丘(還算不上一座山),就有一億立方公尺的體積了。一般的公文封尺寸大約是三分之一公尺長四分之一公尺寬,如果平均高度以一公分計,一立方公尺的體積就可以容得下一千兩百件案件,也就是說一億立方公尺體積的小山丘就可以容得下一千兩百億件案件了。請問誰有那麼多案件待處理的呀?那些日理萬機的都只能算是小咖了。

英文諺語說今日事今日畢(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意思是「今天能做的事絕不要拖延到明天」。如果你厲行今日事今日畢的話,應該就不會發生積案的事情啦;可是有人立刻跳出來說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當天處理完的呀。是的,很多事情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才得竟功,而且好像需要長時間處理的越是重要;不過重要的事情通常會預排進度,如果你都能如期按表操課的話就不會誤事(積案)了。

總之,積案如山大概都是習慣不良造成的,那些喜歡拖泥帶水的人最可能積案了。王充《論衡》「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如果你因某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偶而耽誤了一些事情,總有機會讓你補救的;如果你已積案如山,恐怕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呀。

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煞有介事

宋·陸九淵《語錄下》:“先生曰:‘某何嘗不教人讀書;不知此后煞有甚事。’”,據說這是成語煞有介事的出處。漢典的解釋:「煞有介事原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指裝模作樣,活像真有那麼一回事似的。」。這年頭講究體面,裝模作樣的人大有人在,就算底氣不是很足的也要想方設法表現得像處身上流社會,彷彿煞有介事一般。

《戰國策.魏策二》:『龐葱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在中國社會裡,三以上為眾,眾人都這麼說了應該是真的呦;就算是「市之無虎明矣」,也是煞有介事的啦。

對演員而言,演甚麼就該像甚麼,否則就不算好演員。而所謂戲劇當然不是真實的,可是不真實的東西怎麼能吸引人呢?所以假戲必須擬真,而且越是弄得煞有介事的才會越賣座。比如說有皇帝的時代已遠,可是宮廷劇正夯,劇裡的皇帝都嘛裝模作樣考據有方的,而群臣也都是執事甚恭;總之,就是要讓觀眾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皇帝尚在的時候呢。

還記得桃花源記裡訴說的世外桃源嗎?那漁人為了以後得以重回桃花源便處處志()之,可是「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樣的橋段,你是否覺得在很多精彩的故事裡重現著呢?該不會所謂的世外桃源、香格里啦等都只是煞有介事的啊!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驚驚袂著等

教育百科說:「〝驚驚袂著等〞的意思是凡事猶豫不決,必然坐失良機。」。〝驚驚袂著等〞算是常用的台語,台灣人應該不會陌生,也不至於搞錯意思,可是其他人聽得懂嗎?〝驚驚〞或指不夠篤定,〝袂〞通常指不會(台語的借用語),可是這〝著等〞究竟何意呀?該不會是指〝等得著〞吧;而這「不夠篤定的不會等得著」好像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了呀。其實〝著〞指得到,而〝等〞指等第或者名次,所以合起來是「不夠篤定的不會得到名次」啦。

不夠篤定的可能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新手駕駛請多包涵」,其二是「未必有勝算的觀望者(老手)」。新手嘛當然是信心不足的啦,而〝驚驚袂著等〞一詞通常用在競爭或競賽的場合,你想啊,信心不足的新手會有勝算嗎?有時候心驚驚到連手腳都不怎麼聽使喚了,表現怎麼會好呢?當然得不著名次啦。

如果換成老手,應該沒問題了吧!如果有人志在必得,而某人只是玩票性質,相對於別人的處心積慮與萬全準備怎麼能有機會呢?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如果不是熟能生巧的,上了台後腦袋便可能裝了糨糊了,只能虛應一應故事罷了,爭名次的事就再說吧。退一步想,或許此時狀況不佳,可是如果把心態打開放手一搏的話,或許還有些機會呢。

優秀的運動選手說參加世界級競賽須保持最佳狀態,體能在最佳狀態,心態也是在最佳狀態,這樣的人因為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心情當然夠篤定的啦。「球畢竟是圓的,結果很難預料。」這樣的說法也不令人意外,不過好像能得名的總是一些老面孔吧,他們為何總是能得名呢?其實箇中道理大家好像已經有些心知肚明的囉。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一元槌槌

懂台語的人當然知道甚麼是「一元槌槌」了,可是不懂的呢?一元(讀音為一塊)當然就是指那一塊錢的硬幣囉,可是如果你真的把那一塊錢的硬幣拿去槌一槌的話,可能就要犯上毀損國幣罪了。其實一元只是諧音,指的是那長得那麼大咧咧的一個人,而槌槌也是諧音,指愚魯不堪的樣子,合起來就是指那傻大個兒一個啦。可是台語怎麼偏多諧音呢?其實沒辦法,因為原本對應的文字已然佚失,只好找個發音大略接近的充當了,不是故意的啦。

如果你遇上一個「一元槌槌」的人,經過一番測試以後果然證實他確實是「一元槌槌」的,那麼你算是遇上表裡如一的人了。這樣的人通常是爹爹不疼、姥姥也不愛的,據說只有老天爺還算照顧,美其名曰「一枝草一點露」。幸好「一元槌槌」的人天性不愛計較,只知踏實地過活,而且好像也不至於餓死,因為通常體力還蠻好的。

如果你遇上一個「一元槌槌」的人,經過一番測試以後發現原來是個扮豬吃老虎的;這樣的人你要特別留心,別被他的外表給糊弄了。你想啊,一個喜歡裝著「一元槌槌」的人,應該是心懷叵測的吧,不然整天辛苦地裝著「一元槌槌」的樣子何苦來哉呢?這人該不會就是甚麼敵方的間諜之類的吧。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聖人如孔子都難免犯了以貌取人的疏失,何況常人乎?以貌取人的後果可能是錯用了人或者對人失去了應有的戒心;可是如果能以平常心(沒有偏見地)待人,原不該有差別待遇的,當然也就少犯這種錯誤啦。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痛快

宋.楊萬里〈沈虞卿秘監招遊西湖〉詩:「能為蓬萊老仙伯,一杯痛快吸湖山。」。教育百科說痛快有「心情舒暢」及「做事或為人爽快,不拖泥帶水。」兩種意思。痛快應該是包含痛、快兩種感受吧,快很容易解釋,一看便懂;可是心情舒暢或者為人爽快地怎麼會是痛呢?痛從何來呀?

張三說:「樂極生悲,痛是快的後遺症,這痛是超前部署的啦。」。這話說起來好像有些道理,比如說痛快暢飲吧,喝的時候固然痛快,喝多了就知道後果啦,像這種事問原住民朋友或許最有感觸的了。可是,這超前部署好像是近來某黨創用的手法呀,怎麼千年以前的古人就已經知道或者也愛用這手法了呢?還是說某黨根本就是抄襲古人的。

李四說:「原文可能是暢快,不知怎麼的就傳成痛快了。」。是的,文字用久了容易變遷,至於如何變遷、何時變遷的往往已無可考了。比如說「空穴來風」原指有空穴,就有風吹來(語出《文選.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可是後來卻演變成流言乘隙而入了。

中文的語法本來就有很多令人不解的用法,比如說「除(免除某職)」與「真除(實授某職)」的意思竟然是完全相反的;反正這麼多年來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痛快的用法了,就痛痛快快地繼續痛快下去吧。只是,痛是快的後遺症好像也頗有道理的,望君善自珍重呦。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抓狂

教育百科說:「抓狂是閩南方言。指一時失去理智,做出失常的行為。」。百度百科說:「抓狂是一种情绪波動,表現為因某事而瘋狂,瘋癲,非常憤怒而又無處發洩,因而感到憋倔。」。話說凡是人的皆有情緒,但有些人的EQ頗高,難得見到他抓狂的窘境;而有些情緒失控的人卻三不五時的抓狂,使關心的人不知所措,那麼請問你有過抓狂的經驗麼?

百度百科還說:「抓狂用於形容由於某種潛在的不知名的原因所引起,然後急劇變化和膨脹的,引起情緒的極大不穩定和浮躁,間接導致動作的無法控制,同時心中的感情或者想法無法表達出來或者被人理解和知道,上述種種所產生的一種類精神狀態現象。」。百度百科點出抓狂者必有原因,據說這原因一旦重現了就會再度抓狂,而且通常是屢試不爽的哦。

失去理智時,通常容易做出失常的行為,也就是說這個人正處於危險的狀態下,或者說是這個人的罩門露出了。如果你有敵人或對手,應該就是最想知道你的罩門的人了,只要戳中了這罩門,你還能抵抗麼?如此重要的事情,請問你有醒悟了嗎?下次抓狂時務必要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並致力找出解方,以免被有心人利用上了。

古希臘作家Herodotus的名言:「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 mad.),如果這真的就是上帝的手段的話,身為凡人的當然務必要小心了。據說是唐太宗對付突厥時說過的話:「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看來唐太宗也精於此道的啊。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功力

唐.白居易〈卯時酒〉詩:「佛法贊醍醐,仙方誇沆瀣。未如卯時酒,神速功力倍。」。所謂卯時酒指早上5點至7點喝的酒,會這麼喝酒的多半是個酒鬼,一大早已喝得不省人事了。可是為什麼卯時酒會神速功力倍呢?這大概只是酒鬼喜歡說的鬼話,是用來練成酒鬼的功力的。

講到功力,印象中是從武俠小說看來的,而且最常看到的是一甲子的功力。為什麼說是一甲子的功力呢?一甲子指六十年,差不多是一個人能練成功力的極限。至於故事情節中也常提到的,某武林奇俠在臨終前把一甲子的功力傳輸給主角之類的,應該只是小說編排的情節吧,畢生的功力怎麼可能像戶頭裡的存款一樣傳輸給別人呢?

俗話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意思是說功法可以教,但功力只能是自己練出來的。這好比我們讀書,課本都是學校老師給的,但功課需要自己回家每天做方能有所進展的。文選劉琨重贈盧諶詩:「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當你可以練出可以繞指柔的鋼,才表示你已具備了傲人的功力。

《通俗編》:「宋鄭思省百二十圖詩有一題云:『驪山老姥磨鐵杵,欲作繡針圖。』今俗語云:『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即本于此。」。上述這句俗話應該都聽說過吧,尤其是從喜歡勸諫人的口中脫口而出;其實這個故事與愚公移山頗為類似,都有誤人之嫌;功夫(功力)練的是巧勁而非蠻力,欲作繡針的話找個適當的鐵釘或鐵線即可,多磨上幾回或許對功力更有幫助些。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幸福

西風東漸,現代的孩子大概都是看著西方的童話故事長大的。還記得著名的白雪公主故事裡最重要的結局嗎?白雪公主和英俊的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Snow White and the handsome prince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都說孩童時期正是人格的重要塑造期,而所謂的幸福概念或許就是從這樣的童話故事中誕生的。

依據聯合國發布的2021年《世界幸福報告》說,在全球95個國家當中,芬蘭連續第四年名列榜首了。因此,據說芬蘭流行著一句話,那就是「在芬蘭出生就像贏得了大獎」;可是芬蘭憑什麼最幸福呢?據芬蘭當地人說芬蘭的天氣「每天都像倫敦最糟糕的天氣」呀!或許這是西方的價值觀吧,北歐國家的所得最高,社會福利最健全,而國家安全據說也是無虞的。

在此之前,不丹、尼泊爾都曾經被稱為最幸福的國家;不丹、尼泊爾都很貧窮,為什麼還會覺得幸福呢?據說不丹和尼泊爾的人民擁有世界上最甜美的笑容,只要曾經遊歷拜訪過的人都能深刻的感受到並且會被渲染,彷彿進入了傳說中的香格里拉,或者是佛祖允諾的國度之類的。

什麼才是幸福總是眾說紛紜,那麼幸福到底應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如果是客觀的,所謂「幸福的人」其實過得相當辛苦,他必須努力維持著上等社會該有的生活水平,還必須滿足上等社會的種種價值束縛;如果是主觀的,或許會比較容易些,老人家所說的知足常樂或許就可以了。所以有人說:「中低水平的國家,在生活中的小確幸便能感到大大的滿足,不需要為了追求名牌而口袋空空,也不需要比較別人為什麼能吃上五星級大餐,可以沒有比較、沒有忌妒地過著自己的日子就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