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叮囑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但我這時適值沒有照相了;他便叮囑我將來照了寄給他。”。所謂叮囑就是交代、囑咐或囑托的意思。通常用於長輩對晚輩的指導,偶而也用於熟識的好友間。比如說子女將要到遠地求學,父母耐心地叮囑著關於日常生活、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等該注意的原則與細節。

講到叮囑,最貼切的形容:彷彿想要傾囊相授一般,可是講者雖很有心但聽者未必欣然接受,那麼成效如何呢?這年頭親子間最醒目的問題是代溝,可是做父母的都說很用心的啊,怎麼會這樣呢?俗話說「話不投機三句多」,何況是再三的叮囑呢?問題或許出於單向溝通吧,父母不停地叮囑著,不管內容是否切中了兒女的胃口,或者是否切中問題的核心了。

也許還有一種情形,當老闆的總是不放心夥計們的經驗是否老到,當然要時時叮囑著囉;於是員工們熟悉於聽命行事,基本上維持在某種可以接受的水平。那麼請問這樣的領導模式理想嗎?日常或許不會犯上什麼大錯,但是員工們的創意被剝奪了,成為難以成長創新的企業文化,一旦環境快速轉變時就要被埋沒了。

三國時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孔明揮淚斬馬謖」:據說孔明當年頗為賞識馬謖的才幹,尤其是兵法方面,但當馬謖領軍出戰第一次北伐的關鍵戰役「街亭之戰」時卻立馬砸鍋了。更氣人的是臨行前孔明還特別叮囑「街亭無險可守,須當街扎寨」,怕有疏漏還派了老將王平當副將輔佐,怎奈馬謖還是自作聰明地選了街亭旁的孤山駐守,終被敵人圍困缺水飲用而潰敗了。

如果你的叮囑讓人感到受用,不妨多叮囑些;不過好話不要講太多遍以免失去了新鮮感;但是如果發覺不是那麼回事的話,那麼這些沒用的叮囑還要繼續演下去嗎?宜三思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