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說:「〝首〞字有下列意思:1.頭、腦袋。例如:叩首、昂首闊步、搔首弄姿。2.領袖、帶頭的人。例如:元首、罪魁禍首、群龍無首。3.開頭部分。例如:歲首、篇首。4.最先的、第一的。例如:首次、首富、首席代表。5.出頭。例如:自首。6.量詞。計算詩、詞、歌曲等的單位。例如:兩首歌、一首小詩。」。〝首〞字的意思不是指腦袋就是領袖之類的極重要元素,所以呢把自己拱出來的就叫做自首啦,這麼運用應是頗容易理解的;可是計算單位居然也叫作首,比如說一首歌、曲或一首詩、詞,請問這是甚麼樣的編排呢?
有人說因為歌、曲或詩、詞常用來模擬人間的各種情境,是擬人化的,所以可以用〝首〞字來當作計算單位的喔。比如說農村曲描寫農民的刻苦與勤勞,彷彿古早的農村景象再現。再比如說唐
杜牧 的七言絕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讀了之後有沒有進入詩人的晚唐春光呢?
有人說因為歌、曲或詩、詞常用來昇華個人的心聲,注入了著作者的心靈寄託與濃厚情感,聽了(讀了)好比著作者的分身再現,所以也可以用〝首〞字來當作計算單位喔。比如唐代詩人孟郊所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果你正好是北漂或者南漂的遊子,作何感想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