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6.力


中文關於力的用詞特別多,隨便就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努力:這是小學生必學的用詞,努力讀書以便將來成大功、立大業,報效國家
@毅力:這也是小學生必學的用詞,用以激勵意志,常聞的故事如愚公移山、王曦之勤練字用完一缸水等
@筆力:形容作家的功力,寫一篇好文章常比出一身蠻力管用
@念力:宗教界的特殊力量,如以念力祈福
@行動力:付諸行動的執行能力
@創造力:創造、發明的能力
@影響力:產生影響的能力
@領導力:造成風潮的能力
@苦力:以勞力賺取生活費用的人
@力透紙背:形容書法家的筆力蒼勁
@綿薄之力:謙稱所能貢獻的力量或東西微不足道

力也是很好的副詞,比如說
@力拔山兮:形容楚霸王項羽的蓋世氣概,為千古傳訟妙句,言簡而意賅。
@力勸:通常出現於政治活動如勸進或勸退,結局不明,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
@力敵:通常出現於各種型式的對抗如戰爭或比賽,結局不明,可能終於克服/失敗或和局
@力拼:通常出現於球類比賽的新聞,但結局通常不佳,如力拼九局仍不敵x隊,雖敗猶榮

在物理學中,力(Force,物理上的簡寫:F)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施行或牽引的作用。在語言上可分為具象的“力氣(具備作用)”、“出力(產生作用)”或形而上的能力、意志力。大體來說,可以發揮作用的都可以稱為力,而可以使得上作用的人就成為有力人士;既然可以發揮作用的都可以稱為力,當心因為不努力導致能力退化、意志力薄弱而力不從心,終將成為無力人士。

為什麼中文關於力的用詞特別多,是不是因為這關乎人類謀生的原始本能,也關乎進化活動的關鍵行為,需要這麼多用詞才足以描述、傳達這些行為;或者是力本身是抽象的,所以需要更多語彙來表達,使它具象;或者是用些抽象的東西更好描述其他抽象的事物。語言的發展素有相互堆疊的現象,只要好用,因果關係不一定需要追究。


力的用詞這麼多,表示這是人類行為的重點,想要成就人生目標就必須講究的重要課題,一旦遇上困難時就要思考遇上何種阻力,如何借力使力才能脫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