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因地制宜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意即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譬如台灣有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等,他們的風俗習慣差異當然是存在的,如果當地的政府不能掌握這些因素便會鬧出問題來。
《孫臏兵法·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這是指「地利」為成功的充分條件之一,如果不能具備,雖然成功免不了遺留後患。譬如三國時曹操帶領北方的兵馬難下],卻因為水土不服無法攻克東吳,便是受了長江天險的限制。反過來說,東吳能敵曹操,便是充分發揮其地利條件。
《晏子春秋·雜下之十》:“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這是指沒有選對地域而產生的質變。譬如台灣有日本、義大利、法國等料理,樣子看來與原有的料理可能差不多,設實際的風味已然改變;或許有人抱怨不夠道地,可是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迎合本地人的口味吧。
讀過地方自治法的應該知道,地方自治法的精神即在(中央與地方)均權以及因地制宜,可見得這是民主法治的趨勢與原則。全球化風潮應是當今最勢不可擋的吧,即便如此也須顧及在地化,才能迎合當地的地利,否則雖勝有殃。這從跨國企業的經營模式不難看出其端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