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淺移默化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為了保持嗅覺的敏銳,我們的鼻子會刻意忽略掉久聞的味道;可是我們的心性沒有這種自行忽略的特性,反而多了淺移默化的特質,所以孟母刻意三遷就是為了這個緣故。
在歷史上,唐朝有文成公主下嫁西藏的故事。政治上的和親當然有其作用,可是我們在意的是這個事件的效果,據說文成公主成功的把唐朝的文化帶入了西藏,使藏民在淺移默化中受其教化,而藏民為了感恩還特別建廟祭祀。歷朝被貶的文人,也偶有在下放的落後地區施行教化的故事,而鄉民也多立廟祭祀以回報之。
通常一個村落或者一個民族會有共同的習性,但這是如何產生的呢?《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也就是說民俗是約定俗成的,問題是誰有權力做成這些約定呢,難不成從古代便有村民代表這種民主制度了嗎?所以看來還是淺移默化(同化作用)造成的吧。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消滅,害除福湊矣。”。為了鼓勵某項政策,或許會把成效誇大些,讓人難以信服;可是政策的宣導具有淺移默化的功效,如果為政者是親民愛物、大眾信服的好官,那麼淺移默化的功效將更為彰顯,或許所謂的「杜漸防萌」就能達到「害除福湊」的地步也說不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