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忘年

《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據說這是成語「忘年之交」的出處。通常會成為朋友的大概都是差不多的年紀,因為世代相當、習性類似;但是這是以同類相聚為出發點,心理學上還有心智互補的說法,這「忘年之交」該不會就是某種性質上的互補呢?

這年頭講究學術融合、通才治國,也就是說光成為專業已經不夠了,最好還能成為跨領域的領導階層,那麼「忘年之交」會是個方向嗎?以前的人因為資訊封閉,想找一本經典作品好像找武功祕笈一般,所以需要多交朋友相互切磋;現如今網路發達,只要搜尋的技巧還不錯,千年古籍信手可得,或許可以與老子、孔子、周公等先聖先賢成為忘年之交了。

說到忘年,有人說:「山中無歲月,正好可以忘年。」,不過這是另一種型態的忘年,如果說「忘年之交」是一種加法策略,那麼「山中無歲月,正好可以忘年。」就是減法策略了。人的腦袋瓜就這麼大一個,裝不了太多東西,如果加法策略不管用,興許用得著減法策略喔。

大家都知道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厲害,已經接近無所不能了,可是電腦為何如此厲害呢?專家說電腦的記憶分為RAMROM兩大類,ROM是長久的記憶,而ROM是運算時的記憶,電腦之所以能這麼厲害就在於RAMROM可以快速交換資訊,所以比較沒有腦袋不夠用的問題。現如今網路知識就是我們共有的ROM,所以如果能練就RAMROM快速交換資訊的本事,腦袋只當RAM就不會那麼不夠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