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給孩子創造學習環境

西漢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當耳熟能詳,堪為給予孩子創造學習環境的典範;可是現代的教育制度、環境與古代早已大不相同,這樣的典範還有參考價值嗎?

在古時候,士農工商以士為貴,可是現如今所謂的賤商已然強出頭了;更有甚者,近來還興起所謂的學歷無用論,更別提那最像儒家的中文系早已失去固有的光環了,如果還時興甚麼揖讓進退的話,恐怕連求職都有困難的,不然你看那滿街的流浪教師就知道時不我予了;那麼徙居學宮之旁還有前途麼?反倒是舍市旁的或可提早熟悉商場的文化哦。

社會結構改變太多,孟母的方法當然不管用了,就算搬到台灣大學對面好了,依然進不了台灣大學的窄門;但是孟母三遷的精神依然長存著,比如說為了讓孩子讀到國中、國小的好學校,當紅學區的房價據說漲得相當離譜,但前仆後繼的父母依然不絕於途。現代教育體系已相當完備,在哪裡受教育理論上差距不大,重點在於讀書風氣相差甚多,如果全校差不多都是放牛班的其升學率如何?乃想當然耳呀。

這年頭強調適性教育,因為常規教育未必適合每個人的特質,那麼給孩子創造學習環境該如何調適呢?如果強教的總是學不成,改為自己有興趣的應該就沒問題的吧,所以呀當務之急是找出孩子的真正學習興趣,如果有興趣又能玩出名堂,就可以忽略無趣的常規教育了。近代的研究說學齡前的環境形塑人格頗深,而孟子的思路較孔子活撥了許多,會不會是受了早期居住環境的影響,因而少了那些腐儒的酸味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