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說〝屁滾尿流〞有兩種意思,其一是形容非常驚懼害怕,狼狽不堪。比如水滸傳》第六六回:「要和尚燒得頭燋額爛,麻婆子赶得屁滾尿流。」。其二是形容極度喜悅興奮。比如說《紅樓夢》第二回:「(雨村)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託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封肅喜得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只是這「非常驚懼害怕」與「極度喜悅興奮」的都會屁滾尿流,這算是哪門子的邏輯呢?
「非常驚懼害怕」很容易屁滾尿流這比較容易懂,因為嚇壞了嘛,肚腸一陣緊縮然後就那個啦。不過通常似乎只會嚇出尿來,因為嚇壞肚子不是三言兩語間可以達成的,通常需要醞釀一陣子的說。比如台灣有句俚語說:「暗頭仔吃西瓜,暝尾反症」,那意思是說傍晚吃了西瓜,要到三更半夜才會拉肚子啦。
如果「極度喜悅興奮」也會屁滾尿流,那就不太明白到底是甚麼情況了。話說通常屁在滾的比尿急的還要緊張,怎麼說呢?尿急的還能暫時忍住,屁在滾的話隨時就要爆炸啦,如何忍得住呢?會不會這會兒的屁滾尿流就是在形容這望獵心喜的猴急狀態呢?那的確是難忍的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