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位子

《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是說卸任的人就應該閉嘴了,這是我國固有的倫理觀念,可是卻經常有人犯了這條。譬如說某前領導人都已經卸任幾屆了有時還是忍不住指導了幾句;如果說別人感激你的意見,或許還不打緊,否則就可能逾越立場了。
車票隨時可買,但固定座與自由座卻有很大的差別,一個保證有座位,另一個要看運氣。為了確定屆時有座位需要付出代價,一般人必須趁早預定甚至漏夜排隊,而有辦法的人則運用了人際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特權。特權必然存在,可是不好張揚,在民主時代裡這可是犯忌諱的。
俗話說換位子就換了腦袋,這是因為立場改變的緣故,也算是自然現象,但對個人而言有言行不能一貫的疑慮。所以新聞常常報導某某人在某某職位前的立場與今丕變,熟不知拘泥於往日言論將無以面對目前的位子。
進一步探討,位子即權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意義就是離開位子即失去了權力基礎,當然不好再出意見;有時候亂說話可能嚴重到身敗名裂,就看在位者怎麼詮釋這個事件。講到權力,就是可以命令別人行使他不見得樂意辦的事,所以是既現實又誘人的,所以必然搶破了頭,動輒是要操傢伙使計謀的,就算表面上平靜實則暗潮洶湧、驚心動魄的。
或謂位子即名聲。衛靈公第十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有些人可以沒有權力,卻不能忍受默默無聞,那麼清高的位子就成為他的最愛。譬如某某公益團體的理事長、代言人等,或者總統府顧問之類的,既端得上檯面也合乎其德行,可是沒有實際的權力。
或謂位子即舞台。喜歡表演與掌聲的人最能體會這個層面了,他們或許不計較名與利,但是絕對不甘寂寞。<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孟子借告子的口說出了常人不敢言的天性,但卻遺漏了人愛表現的天性;對某些表現慾強烈的人,拿走他表演用的位子比取了他的性命還要嚴重。
位子不會是長久的,除了歷史定位以外(可是改朝換代時也常改寫歷史)。所以有些功成名就的人的最終意圖就是爭取歷史定位。社會是健忘的,只記得那最起始的,創造了歷史的那一位,好比提起皇帝只有秦始皇最是耳熟能詳的;而提起某個皇朝,通常也只認識開國的那一位。
佛家常說人身只是一具臭皮囊,只有本性才最重要,那麼名利與地位只不過是一個過程,過了就沒了,原不需要爭的;可是現今流行的話語是活在當下,尋求人生的輝煌,那麼凡人如我該如何拿捏呢?阿婆說怎麼才來就要走啦,位子都還沒坐熱呢!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見不賢而內自省

《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段內容當學生的應該很熟悉,而如今身處競爭激烈的年代,各行各業對於競爭對手的表現非常在意,應無見賢不思齊的現象;可是,見不賢而內自省就不怎麼被奉行了,甚至有些人受到教訓了都還可能是麻木不仁的。
說到「有些人受到教訓卻還麻木不仁」,你或許難以相信竟有這麼驢的,可是事實就是如此,譬如天下雜誌說:「延燒近一個月的台大學術論文造假風暴,賠上學術龍頭的名譽,讓台灣在國際臉上無光。學界論文出包並非第一樁,為何學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譬如台灣的食安事件層出不窮,每回相關部門都強調已加強管理,可是事件還是一再發生;再譬如每次颱風來臨都傳出淹水,相關部門也一再加強水患整治,但是水還是繼續給它淹;再譬如…。
或許有人說智者千慮還是免不了出差錯的呀,問題在於先進國家總是懂得亡羊補牢,但不夠進步的國家能補救重要者就不錯了。譬如歐美國家出了大事之後總是修法律、改制度的以免再度犯錯;可是大部分的國家只能做出部分反應,而反應之後不了了之的也很常見。
其實最好還是聽從孔夫子的規勸,見不賢而自動地內自省,這樣可以預防掉很多災難。這個世代號稱是地球村的世代,資訊暢通無阻,可以借鏡於前車之鑑的例子非常多,要懂得自我惕勵。俗話說「頂厝人教囝,下厝囝乖」,像這種鄰居的小孩被修理了,自家的小孩就自知該警惕了,其實也是見不賢而內自省的一種方式;當然最理想的是沒人教訓小孩,小孩自動乖了(因看見別人不好即懂得自我反省)
相對於國家/政府/機構,個人更沒有受挫的本錢,所以最好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才來學習教訓,而是看到別人的不良示範即懂得檢討自身。如果已經受到教訓了也須趕快亡羊補牢,否則傷害將沒完沒了直到痛改前非。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寫作的動力

好像一般人都不喜歡寫作,我想可能是源於小時候被逼著寫作文,因而產生了反抗的心理及後遺症,這就像小孩被逼迫著彈鋼琴後的反彈行為一般。寫作其實是很好的情緒抒發管道,可以把壓抑在心底的話透過文字排遣出來,而不必擔憂交談對象的種種立即的不適反應。那麼,如何恢復寫作的熱情呢?
雖然被迫的事情會造成反感與抗拒,可是有些人就是天生喜歡寫作的,他們或許喜觀塗鴉般的亂寫,可就是不喜歡正經八百的作文。這樣的人內心有一股寫作的衝動,只是不喜歡被框住的感覺而已,其實寫作沒有題材或文體的限制的,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開始寫了,熱情它就爆發了。
你有沒有發覺,靈感來了如果沒有把它寫出來其實也怪難受的,那麼為甚麼要憋著呢?或許有人說靈感不是想來就來的,或許過了許久才來這麼一回;其實這患了想當然耳的毛病,如果把它寫下來了,說不定還會引發下一個靈感呢。有時候靈感就像西藏人喜歡轉的法輪,轉了一圈之後下一個靈感便來了。
很多事情是在無聊的時候產生的,那為何不能是寫作呢?有時候在無聊的狀況下隨意寫些東西,然後再添點甚麼,然後再修改潤飾一番,它就算是個作品了,有誰規定叫做作品的一定要有甚麼規格與品質呢?真看不爽的話,大不了再來一篇便是了;《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不就是這麼說的嗎?哪有人天生就是個行家的。
《 增廣賢文 》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一心想要寫個好作品的還真是個挑戰,因為無法保持平常心反而影響了創作的靈感;就像患了便秘的人越是無法方便一般,只要飲食健康後便秘自然好了,所以保持健康的寫作心態,是不患靈感不來的。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學會支配時間

不知道是誰提出了「忙」、「茫」、「盲」的概念,貼切地形容了現代人的生活?好像一開始是李宗盛寫的「忙與盲」,後來演變成「忙、茫、盲」;不論是哪一種好像都恰巧描寫了人生的冏狀。你可以說是從窮忙到茫然再到盲目,也可說是三者一起氾濫成災,其實要解決這些問題只需要一種手段:那就是學會支配時間。
如果你的時間很充裕,還會覺得整天窮忙嗎?也就是說你一天的工作可以分成兩、三天來做的話,你應該可以從容不迫了吧。所以問題出在工作效率不佳而不一定是工作份量太多。譬如說你工作時經常性的分心發呆或者看電視、滑手機,譬如說工作方法不良導致常做白工,譬如說利潤率太糟糕,必須以量取勝等。如果克服了效率的問題,也就是說學會了如何支配時間,你就會覺得時間變多了。
如果你的時間很充裕,還會覺得人生茫然嗎?。也就是說別人一天的工作你可以分成兩、三天來做的話,你應該有勇氣去奮鬥人生而不再茫然了吧。所以問題還是出在工作效率不佳。
如果你的時間很充裕,還會覺得人生盲目嗎?。也就是說別人若有一天的時間去規劃人生而你就有兩、三天來做規劃,你應該更能認清人生目標而不再盲目了吧。所以問題依然是出在工作效率不佳。
《論語季氏》: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天生知道如何支配時間的是天才,世上好像難有如何支配時間的課程好上,既然已經受困了就好好思考如何突圍,總不至於就這麼甘心當個下民吧。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既然還活著就用心地給它轉一轉吧。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責任

維基百科說:「責任制(system of job responsibility)存在於固定月薪的崗位上,原本是不需受固定上下班時間限制,完成自己負責的工作後即可下班,不需打卡記錄出勤時間的工作責任制度。」。維基百科又說:「責任制引進台灣後,部分僱主為尋求最大利潤,也開始使用該制度規避加班費,形成『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奇特現象。」。
維基百科還說:「責任(liability)可以分為法律責任和道義責任,亦可指個人或組織的責任。通常是指因為某種規範或當事人間約定,而發生使當事人負有某種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就是因為這一層關係讓人有藉口把責任與義務綁在一塊,在法律的解釋上如果你有義務而不善盡義務,即「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就會被判定為過失,因而須負起相關的法律責任。
道光皇帝曾在聖旨中訓令漕運總督:「漕運總督約束水手,是其專責,其漕船經過地方各督撫,亦屬責無旁貸,著不分畛域,一體通飭所屬。」。所謂「責無旁貸」的意思就是說自己應盡的責任,沒有理由推卸。也就是說如果天塌下來了你須頂著、地崩裂了你須塞著。話說也沒有領多少薪水,竟要扛著那麼大的干係嗎?其實只要繼續領這份薪水就有那麼大的干係;反過來說你的最大責任不應超過你往後的薪水,否則就虧大了。
一般來說,因為有價值才會引起別人的利用,既然那麼多老闆們都同時看上了「責任」的價值,可見得它是值得的。人生在世,能被承認有價值的事物其實並不多,既然大家都這麼看得起它,是不是證明你也該維護著它?雖然心不甘情不願的(明知是被利用的),再不重視僅有的這一點點,那不就是破產了嗎!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英雄只怕病來磨

羅貫中《隋唐兩朝志傳·第八十二回》帝曰:「叔寶,國之棟樑。倘有不虞,廢朕股肱矣。朕當親往視之。」。唐朝開國大將秦瓊武功蓋世,是了不起的英雄好漢,可是英雄只怕病來磨,流下了兩則有名的故事。秦瓊剛出道時只是個當差的小嘍囉,因染病於途只得賣馬求醫,成為「英雄落難」的背景故事,而第二次染重病時更慘,竟一命嗚呼了。
常見的廣告詞還有一則:「鐵打的身體禁不起三日的下痢」,你一定還有印象吧,可見得英雄當真是怕病來磨的,怪不得所有的英雄最後通通蒙主寵召了。英雄們鐵打的身體都禁不住病魔了,更何況我輩此等破身子,所以平時必須注意保養身體並保持良好飲食、運動習慣,以免被病魔有機可乘了。
病有兩種,一種是身體上的,另一種當然是心理上的啦,譬如懶病、狂狷與心病了。其中狂狷或許還是比較好醫治的了;張學良93歲時寫了一首風趣的詩:“自古英雄多好色,好色未必皆英雄。吾輩雖非英雄漢,唯有好色似英雄。 ";狂狷的病有時候不是真的有病,可能只是一時興起…,待熱潮退了病就好起來了。
懶病不好醫,因為他已無心振作了,所以是挺嚴重的病;偏偏懶病最容易患上了,譬如早上天冷,賴在床上不肯起床,直到不管是否天冷都有心賴在床上,他就是得了懶病了。懶病難醫在於再患率極高,所以跟戒菸差不多難;也就是明明已經戒掉了,卻禁不起任何誘惑,而藉口是最常見的誘因,既常見又很致命。
心病難測,雖然他是有心的,卻不知是哪種心,所以可能是貪心、痴心、忌妒心還是怨恨心;所謂「心病需要心藥醫」,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找出病因,那麼「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病因找著了總有方法可想的,就像山路總是被…走出來的一樣,心病只要轉了念就有救了。
不管是染了何病,有病就該求醫的;不過,患了病的有時候不知道自己有病啊,所以身旁的親朋好友居於關心應該適時提點他。可是有一種人,連一個親友都沒有,偏偏這種人是最容易患病而不自知的,那能怎麼辦呢?只有求老天爺憐憫他,指派一個貴人給他了。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一念之間

摩訶止觀》說到十乘觀法的「第一觀不思議境」的內容:「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若按此說法,則一念之間三千諸法同時具足。也就是說一念之間即可能發生三千種想像,以此闡明意念的廣袤。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一念之間的概念說道:「天下無難易之事,只問有心無心之人;天下無善惡之事,只問好心壞心之人;天下無成敗之事,只問得心失心之人;天下無苦樂之事,只問煩心平心之人。」。以此看來,心是念的樞紐,有怎樣的心思就能產生怎樣的念頭,而這個念頭就會趨使你去做你想做的事(無論難易、善惡、成敗、苦樂)
話說張少帥曾經做過兩件驚人的事,其一率領東北軍投誠國民政府,其二實行西安兵諫;不知道張少帥值此一念之間閃過了哪些念頭,而這兩個一念之間深深影響了近代中國的命運。《孟子梁惠王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試想,文王這一怒應該也是在一念之間的吧。
你我皆凡人,凡人的一念之間不足以影響歷史,但卻足以影響終生禍福。譬如選擇大學系所時,你起了甚麼念頭;又譬如選擇職業時,你起了甚麼念頭;再譬如選擇終身伴侶時,你又起了甚麼念頭;或許在決定的念頭之前,你已閃過了無數個念頭,但決定時只在於最後的那個一念之間。以上都是正面的念頭,有時候因為一時的衝動就鑄下了終生的悔恨,所以應該謹慎那一念之間的驚人念力。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火車之旅

自從開車以後就很少搭火車了,偶而來趟火車之旅好像還蠻有意思的,可以把小時求學的種種回憶給找了回來。譬如鐵路旁的稻田、菜園,永遠是那麼溫馨而熟悉的;譬如張牙舞爪的高壓電塔群,無論你行駛多快始終抓得住你;譬如偶而瞥見的三合院(好像彰化縣的比較多),黑色的瓦配上紅色的牆,勾起你淡淡的懷念與憂傷。
火車的座位與行進方向有正向的、反向的、側座的,可以看到的景色因此有了很大的差別。如果是正向的座位,所有的風景皆是迎面而來的,好比人生的未來,面對著不可知的、又或許好像可以預測的種種(如果你熟悉這段路程/人生)。有人說面對未來是一種正面的人生方向,必須勇敢與堅強;所以此時你好像是一位勇者只有戮力以赴;其實你正在旅行,只需輕鬆地看看風景就好了。
如果是反向的座位呢?看到的風景是向後逝去的,好比人生的的過往漸漸地消失、淡忘。此時你可以自比是一位作家,正在緬懷著歷史、訴說著故事,而精采的片段正在你眼前翻動著,只要如實地寫出來便可以了。
如果是側座的座位呢?看到的風景面是最寬廣的,包含迎面而來的以及向後逝去的。這好比你是一位先知,可以通曉過去的、未來的變化,這些變化自動地在你眼前演示著。
有人說一趟旅程就是一段人生的縮影,所以人生或許是正向的,或許是反向的,也可能是側座的;也就是說你時而當一位勇者,時而當一位作家,抑或是一位先知;這也是表示人生的角色持續在變換中,從懵懂的小孩,到衝動的青年,到勇於擔當的壯年,再到沒有退路的中年,最後到了睿智的老年,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路是由人走出來的

魯迅的《故鄉》中的“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把希望比喻為地上的路,本來沒有的也可以走出路來。那麼是不是只要努力,任何事情就像希望一樣可以被人走出來呢?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我們一般引用「事在人為」都是勸說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功,可是按照馮夢龍的原意恐怕是相反的,還要看努力的是怎樣的事情,否則會徒勞無功的;對比於「路是由人走出來的」,相信也是要看走出怎樣的路吧,譬如說想跨過一條河流是走不出路來的,看來得造個橋才可行。
高速公路的修築向來是遇山鑿洞、遇水架橋的,因為把路修得又直又平了才能高速行駛嘛;可是一般的路就沒有這麼要求了,以至於峰迴路轉、九彎十八拐的;可見得凡事皆須考量效益,才不至於虛擲了資源。也就是說想捕魚弄張網就行了,不需要把整個河水、湖水都放乾了的。
效率好不好或許只是多賺少賺的問題,可是如果走的是歹路的話,就可能搭上一條小命了。報紙的社會版經常報導某人因為借了高利貸導致債台高築翻不得身,或者迷上毒品、賭博以至於挺而走險犯上搶劫的罪行,那麼找死的路也是由人走出來的了。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尋覓靈感

《三國志·魏志》卷二一〈王粲傳〉曹植誄仲宣:「強記洽聞,幽讚微言;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這是曹植形容王仲宣思路通暢的哀誄文章,若按此標準則閒雜人等的文思只能用搜盡苦腸來形容了,那麼何處可以覓得寫作的靈感呢?
儒家崇尚入世的觀念,那麼與治世有關的靈感就要在人群社會裡尋找。也就是說書寫為人處事作品的應該常到學校、社團、協會裡參與活動,了解近來討論的議題或者潛在的問題並熟悉那裡的氛圍,腦筋就會跟著這些議題、問題轉動,那麼要寫些甚麼樣的題目就會自然湧現了。
道家崇尚出世的意念,那麼遺世而獨立的靈感就要在洞天福地裡尋找。也就是說想要表彰空靈的、頓悟的作品,需要多吸收天地靈氣與日月精華,才能內化為自身的修為成為獨特的風骨,如此寫出來的作品才能帶著一股仙氣,才好與同好砥礪與交流。
其實歷代遺留了數不盡的佳作,如果你是喜歡循人足跡的可以在書本裡尋找靈感,也就是說多看書啦。還好近來網路極為發達,滑一滑筆電、手機就可以網遊書海了。最妙的是只要憶起隻字片言就可以搜尋出完整文章了,所以靈感就在搜尋與理解中滑出來了。
都說文思泉湧,靈感如雨後春筍般不擇地而發,看起來靈感好像與水總是脫不了干係的,那麼或許山澗水旁就可以找到你要的靈感了。話說經世濟民首重水利,與水為伴總是比較明白水的性格與利用吧;都說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其實無論如何龍是離不開水的;而歷代遺留的佳作裡,與水有關的佳句、妙解也是多不勝數的,能繼承得了這些差不多就夠了。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道德與法律

維基百科說:「社會規範可以被基本的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法律。」。社會當然需要規範,否則那麼多人聚居在一起,一會兒就亂成一團了。這其中風俗習慣以及宗教信仰多半與道德並行不悖的,否則會被視為傷風敗俗或者邪端異教,是不容於公眾的;可是道德與法律的出入就很大,需要認真辨別。
說到道德,一般人大概都懂也大概能識別,只是樂不樂意遵守而已;可是說到法律,大概只有法律專業人員清楚,其中還要細分刑法、民法、行政法、商業法、國際法…,所以就算是專業也未必全懂,更何況是平民百姓了,都是一知半解而已。所以老百姓多是以道德的概念來看待法律,可能犯了法還未必知道是為了甚麼。
概括來說,道德是先聖先賢傳下來的,具有一定的善惡辨識度;法律是立法委員訂定的,難免具有政治、人權、理念及各種意識色彩。譬如解嚴以前的結夥強盜罪是要判死刑的,現在殺掉一人好像還不至於判死刑;譬如現在改採一罪一罰的原則,一再犯同樣的罪就能累積很多刑期以防止累犯,而修法以前只當慣犯量刑。修法不過是幾十年內的演變,差異就可以很大;可是道德的演變是很緩慢的,幾十年來根本看不出有甚麼變化。
道德的好處是很容易讓人判別是否理虧,道德的壞處是沒有執行的公權力;所以崇尚道德的雙方可以很快辨明權責,而不講道德的人須經法院三審定讞才肯認帳。幸虧國人大部分還是講道理的,省去了不少解決紛爭的精力與時間,如果凡事都要經司法判決才能行事,那麼這個社會大概難以快速進步了,而窮人更是(請不起律師而)難以翻身。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感恩的心

老師說別人幫你忙就要說「謝謝」,因此我們經常在說「謝謝」,說得太多感覺已經有點像是客套話了。那如果換成「感謝」如何?「感」字似乎是指一樣的心情,因此說「感謝」比較能取得同理心吧。其實我覺得換成「感恩」可能更好,《三國志·吳志·駱統傳》說:“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所以換成「感恩」應該更有意思些。
說「感恩」當然就是要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誠意,所以需要慎選使用的場合,才不至於像「謝謝」淪落到成為客套話的下場。譬如跟人說借過,然後再補一句「感恩」,這樣就太假了;譬如說請人幫了個大忙,卻只說是「感謝」似乎還不太夠,所以就要「感恩」啦。
有時候行為也會內化成為個人的性格,懂得說「感恩」的人其內心世界也會因為心存感激而不自大。譬如基督教徒、佛教徒…經常要禱告,要感謝很多人、事、物的因緣聚合,那麼其內心是溫暖的、充實的,也將因此而得到更多關懷與祝福;如果你是個主宰者,那麼會喜歡感恩的人還是不知感恩的呢?
《大學》告誡我們要「誠於中,形於外。」,這是一門修心養性的工夫,心裡有甚麼就會影響他的行為並決定他的處境。所以常懷感恩的心才能得到更多關懷,心地也會更加明朗開放,人生的路就更光明了。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展現同理心

維基百科指出「同理心是做換位思考、神入或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今日「同理心」已經成為溝通的理想模式,得到大眾的認同,可是同理心該如何展現呢?
首先,應該展現認知的同理心。也就是你在收集情報時需以對方的角度進行收集與解讀,以便了解對方的立場。如有必要,還需以對方的角度製作報表,讓對方也清楚你的處事態度與他是有共識的。產生認知的同理心的好處還包括增加雙方認知的相似度以減少不必要的誤解與溝通。
其次,應該展現情感的同理心。也就是讓對方知道你是已經深入體會他的心情的,這是建立互信的好方法,讓對方講出心裡真正的想法。建立情感的同理心的方法可以使用認同的語法例如明白、理解、就該是這樣的等。如果方便的話,還可加上一些肢體動作如拍拍肩膀、握握手,如有必要甚至來個擁抱等,而注視著對方應是最基本的。
可是,也不能只是一味討好對方,這樣就喪失了反省的立場了。也就是說凡事都有相對面,所以你還必須擔任忠告的腳色。只是,要給別人忠告需在取得信任時才可為之,否則容易產生反效果。總之,你必須讓對方相信你是為了幫助他才這麼做的。
同理心可以增加共識,放棄形式上的僵化對抗,減少不必要的摩擦,還可以更加深度地合作。可是,如果雙方是屬於意識形態上的對抗的,那就難辦了,因為互相用有色的眼光看待對方是看不到真心誠意的,更別談有同理心可言了;所以必先放下意識形態才有其他空間可用。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不被取代的工作

隨著人工智慧打敗了南韓圍棋棋王的消息曝光之後,全球引起了一場大騷動,而且後勢難以停歇。說真的,圍棋不比象棋或西洋棋,所有的招式都可以具象地儲存起來;如果圍棋都可以克服的話,那代表人工智慧已有大智慧可言了,如何進化只剩下時間因素而已。那麼這會有何重大影響呢?表示如果有需要,甚麼工作都有可能被取代了。
會被取代的工作,首推可以自動化的工作,這樣的工作還談不上真正需要人工智慧,精細點的機器人就行了,所以目前已有很多自動化的工廠,越來越難看到人影了(連修機台的事都可以用上機器人)。事實上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工作被取代的情事就已然發生了,只是新的工作也一直被開發出來,人只要肯學還不至於失業,所以也就不被嚴重議論。
工業化最強調利潤,所以凡是最具價值的工作應該就是最想取代的工作;以往受限於技術的可行性,只能做到適合大量自動化的工作,如果人工智慧確實進化了,那麼下一波就是取代最具價值的工作了吧。譬如所謂的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都是很具價值的工作,會被取代似乎已是在數難逃了。更有甚者,研發人員、經營人員、甚至CEO更有價值吧,如果人工智慧真能有此大本事,為何不呢?
到那時,甚麼是不被取代的工作呢?看來只有那些不甚具價值但又需技巧、天份而不利於複製的工作,那就是藝術工作了(有人說廚藝也是一門藝術,說不定也可以逃過這一劫)。可是藝術工作很多都是死後才成名才具有價值的,那會不會被取代呢?我最好奇的是親職工作是否也會被取代?如果是的話,那麼人性的價值還剩下甚麼呢?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秋天怎麼不見了

記得十一月底的天氣還是很熱,暑氣逼人的,可是一轉眼已經快要到了「大雪」的節氣了,這豈不是早已進入冬季的時序了嗎?那麼秋天跑到哪裡去了呢!那說好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怎麼辦?難道就這麼不秋收了嗎?任由一地的金黃埋沒在冬雪裡。
秋天會不見需要兩種因素:首先夏天變長了,其次冬天來早了。氣象局說今年秋天偏暖而報載日本東京的初雪比往年早了四十天,就這樣秋天真的被擠掉了,虧我還是最喜歡秋天的說,沒了秋天味道都不對了。
如果從今以後秋天都不見了,那怎麼對得起詩人,多少佳句是在天涼好個秋的氛圍裡吟哦出來的,多少情懷只能在金風送爽時醞釀。果如此,詩人更要搜盡愁腸了,因為始終找不出許多愁來;找不到愁該如何寫詩呢?要瞎掰嗎,還是任其穿幫?
如果從今以後秋天都不見了,那怎麼對得起古人,當我們讀到古人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裡如何緬懷先人(過重陽節)、如何創造偉大功績的(通常在秋天裡征戰),可是孩子們會說哪來的秋高氣爽啊,為甚麼我們都體會不到呢?是不是歷史都在騙人?
如果從今以後秋天都不見了,那怎麼對得起農人,農人從父輩得來的種植經驗被推翻了,自己往年的種植體驗也都不靈了。農人說經驗可以重新累積,可是那要歷經很多年、很多代的試煉才說得準的,明年該怎麼種植我已經不知道了呀!胡亂種一通嗎?
看來黃曆應該要改編了,因為二十四節氣已經移了位,不再具有參考價值了。可是黃曆是古人的心血結晶,而古人都是務農的;今人已不重視農業久矣,該找誰去改編呢?難道就這麼不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