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代是沒有貨幣的,只有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那時候人們的需求與欲望很單純,只圖溫飽而已。那時候也沒有食物保存的好方法,所以交換得來的食物只好當天就吃掉,最多曬乾了也只多吃個幾天吧。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進,由狩獵生活改為務農,可以交換的物品種類變多了,食物保存方法也進步了,開始發覺以物易物的交易不夠用了,因而發明了原始的貨幣。那麼以甚麼當貨幣呢?大都是不易取得而覺得稀有、可長存、有價值的東西吧,譬如漂亮的寶貝、玉石、裝飾用的珠珠等。稀有是甚麼意思呢?就是表示當時的貨幣數量很少,交易規模很有限。
隨著金屬的發現與應用,可以大幅改善生活、可以發展武力(冷兵器時代),成為實用價值極高的新物種,故拿它來當貨幣應是順理成章的。金屬的種類很多,能否經得起考驗而不變質便足以分其高下,所以真金不怕火煉當然是最貴重的,潔白如新的白銀也蠻討喜的,稍微變色的黃銅還能接受,容易生銹的鐵就差了些。還有它們的生產數量好像也正好符合這個原則,而此時交易規模隨著貨幣數量的累積(持續開採)也日漸擴大了,還助長了商業的發展呢。
如果商業夠發達,就會感覺到金屬貨幣其實還是不方便的:首先,分量太重了,我們現在買東西動輒上萬元,如果換成古時候的銀子可得論斤論兩的攜帶,這樣方便嗎?;其次,規模還是不夠,現今國家的年度預算以兆元計,若換成銀子的話數量將極為龐大,更何況跨國企業常富可敵國,世上哪來那麼多銀兩可使呢;最後,安全有顧慮,古時候運銀子須動用保鑣車隊,還是常出現被劫的場面,而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如今如果還在使用銀子,恐怕更容易被劫吧。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紙鈔應運而生。紙鈔係以國家的信用做擔保,理論上數量可無限印製,只要國家的經濟規模相稱就可以相互平衡了;紙鈔比銀子輕得多,攜帶自然方便;運起鈔來也安全許多。試想如果還在使用銀子,商業規模必然受限,所謂的富翁也不會那麼有錢了,所以古時稱百萬富翁而現如今得改稱億萬富豪了。
人是慣不得的,紙鈔已然理想,可還是有人會覺得不夠。既然國家可以動用國家的信用做擔保發行貨幣,那麼個人是否也可以動用個人的信用做擔保呢?重點在於必須有銀行支持你的信用,而銀行支持你的同時也創造了利潤;換句話說,個人係以銀行的信用為基礎的,而銀行則是將本求利的,就這樣進入了所謂的信用消費(塑膠貨幣)的時代。
如今的信用消費在古時候是難以想像的,然而越方便的東西也越危險,君不見卡奴一詞在古時候也是難以想像的,可如今已正式上演了(還挺淒慘的)。話說信用這東西是虛擬的,有銀行支撐便有信用,可是哪天銀行收傘了呢?現如今還流行金融風暴這玩意兒,如果銀行都自身難保了還要照應你的信用嗎?中國人造字真的很神,故所謂的魅力竟是鬼字旁的,小心夜路走多了終會遇見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