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無心出岫

陶潛的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陶淵明的這句話有些特別,雲無心以出岫是無意識的,但是鳥倦飛而知還卻可能是有意識的,至少對陶淵明而言「歸去來兮」當然是有意識的行為。那麼原本無意識的舉動,為何演變成為有意識的行為呢?
都說幼兒的心靈應該是最純潔的,就像那無心出岫的雲朵,可是活著活著怎麼就活出了不見底的心機來了呢?是因為社會像個大染缸嗎?可是如果ㄧ群幼兒同時長大,就算沒有外來的渲染,可能照樣可以醞釀出數不清的心機來的,不然社會上最早的心機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古龍的《午夜蘭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浪跡江湖原本以為是自由而瀟灑的,可是最後卻演變成為身不由己,那會是怎麼樣的無奈呢?江湖上那麼多的恩怨情仇,是利益爭奪還是情感糾葛的結果呢?抑或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就像那江湖上傳說的人性原本醜陋。
有人覺得當代人太壞了,便說人心不古;其實根據歷史的描述,人心最古了。天底下甚麼見不得人的故事,其實老早就發生過了,所以才有人會說日光之下無新事的。人為甚麼變壞了?或許是因為有心吧。雲之所以出岫或許只因其無心,當它的心思出現了,或許就出不了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