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前提與思辨

維基百科說:「辯論是指對某個議題或主張,以口語為主要方式,為分辨不同立場之正確或優劣而進行的一種爭論方式,唯途中不得出現人身攻擊、誹謗的情況。」。現代人對辯論行為不陌生,很多選舉也藉政見辯論供選舉人認識被選舉人的主張與優劣判斷;可是不同背景的人對辯論內容的見解經常是南轅北轍的,怎麼會這樣呢?不是說道理越辯越明麼?
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看東西必須轉換各種角度才能看清全貌,而辯論之所以各說各話係因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且各執己見不願意改變思考角度,當然成了瞎子摸象而雞同鴨講了。也就是說我們看待事物通常是帶著前提的,前提相去甚遠的當然難以溝通囉。
比如說科學與哲學的思辨好了,ㄧ個注重發現與實驗、ㄧ個注重批判與論證,如果來一場辯論,你說能有結果嗎?兩者的前提不同,方法必然不一樣,連思考模式都難互通的是吧。再比如說生活與理想的思辨好了,ㄧ個必須妥協、ㄧ個貴在堅持,如果也來一場辯論,你說能有結果嗎?佛家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些事情自知就好了,不方便辯論的。
話說沒有前提的思辨彷彿天馬行空無從聚焦,這好比愛迪生說ㄧ次實驗的失敗讓他驗證了試驗對象的不適用,那麼請問試驗對象何止千萬要到何時才能有具體結果呢?就拿電燈的發明為例子好了,試驗對象應該是可以導電的、具有相當的電阻使之發光的、能耐高溫的、…,而這些便是前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