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吃苦

維基百科說:「草莓族,最早是用來形容約民國50年(1961年)以後出生的世代,後來也用於民國70年(1981年)以後的世代;廣義來說則泛指所有抗壓性低的族群。」。草莓族一詞為甚麼是出現於民國50年以後呢?因為二次大戰後的嬰兒潮出生的小孩多半是吃過苦的,50年以後出生的小孩因家庭已較富裕而少吃苦,故抗壓性比較不足。70年以後的世代正好是台灣錢淹腳目的經濟爆發期,孩子沒慣壞的就算很好了,哪捨得讓他們吃苦呢?抗壓性普遍低落的現象當然就很自然地發生了。
如今,70年以後的世代已經當家了,在職場中的歷練已經讓他們嚐遍苦頭了,也練就了一定的抗壓性;可是,草莓族的小孩有吃過苦嗎?你想小時候沒吃過苦頭的草莓族會怎麼對待小孩呢?雖然台灣的經濟情況每況愈下,但是慣小孩的風氣已然養成,而且3C產品氾濫成災,小孩子普遍上癮,其獨立性格更難養成了。
為甚麼吃苦可以產生抗壓性呢?吃苦當然是所謂的藍瘦香菇(難受想哭)了,沒有人會喜歡的,可是為了達到目的你就必須承受這苦,那麼苦都敢嚐了怎麼會沒有抗壓性呢?換句話說能吃更多苦的就有更多的抗壓性,能吃更苦的就有更強的抗壓性。
俗話說把吃苦當作吃補,生理上吃苦當然不會是吃補,可是心理上卻真的有那麼一回事,不信的話回想一下《孟子·告子下》中的ㄧ段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