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是如果是己所欲的呢?其實個人的喜惡標準差異頗大,己所欲的或許正是別人厭惡的東西,而己所不欲的說不定還有人喜歡著呢,最好改成「人所不欲,勿施於人。」比較不會出問題吧。
中國人的禮教向來是規範性的,告訴你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大概都是負面表列的規矩多,那麼正面的事情應該是些甚麼呢?或許禮教影響了人格的培育,使中國人內向的居多吧。如今禮教已遠,崇尚自由開放,是否該改變人際關係與接人待物的觀念呢?
人與人相處難免有施與受的機會,有人把這樣的機會視為負擔,有的人則視為機緣,差距這麼大該如何看待呢?如果你很高興分享你的寶貴經驗,卻被人拒絕了,是不是很洩氣呢?或者如果你企求別人的賞識,卻不被認同,是不是很忿懣呢?佛家常說隨緣,或許比較能夠平心靜氣,別人好像沒有義務配合你的。
清·鄭燮《菩薩蠻·留春》:「留春不住由春去,春歸畢竟歸何處。明歲早些來,煙花待剪裁。 雪消春又到,春到人偏老。切莫怨東風,東風正怨儂。」。春天總是會來的,而春天到了必定繁花似錦,在這樣的季節就不必拘謹於煩人的世俗與禮教了,覺得能盡興的便施,而能高興的便受了,除非有違法或違心之虞,管他那些有的跟沒有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