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什麼是英雄主義?按照《辭海》的解釋,就是“主動為完成具有重大意義的任務而表現出來的英勇、頑強和自我犧牲氣概和行為”。」。如果你是個男人,多少有點想當英雄的念頭吧。蘇洵《權書·心術》:“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昂藏七尺的大丈夫,應該是這種形象吧。
戲劇裡最多英雄了,無論是歷史大劇還是武俠小說,世界總是圍著英雄們打轉的。說的誇張些,時代就是被英雄創造的,因為不世出的英雄誕生了,才有豐功偉業可以成就。比如說成吉思汗創造了震古爍今的龐大帝國,再比如說張三豐創建了太極,成為中華武術的正宗。
日常裡也有很多英雄,只是這些英雄大多是因為在某個重大事件裡被犧牲了,才被人們尊稱為英雄的。也就是說這些英雄是被時代創造的,時代越混亂就有越多的英雄誕生了。事件發生前,被注定的英雄們原是沒沒無聞的、安居樂業的,可是事件發生了,他們只好被推上舞台發光發熱了,好比那蠟燭一般。
(元代)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覺得這個斷腸人有點英雄人物的意象,因為頑強和自我犧牲,終於搞到傷心斷腸的份上了。元曲的描述風格是很貼切的,古道西風瘦馬好比征戰後的淒涼心境,日且西下,邊關上的英雄已老,能不斷腸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